APP下载

幼儿园习惯养成教育路径例析

2020-09-27侯亮省高仙梅魏美艳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习惯幼儿园

侯亮省 高仙梅 魏美艳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身体发育、习惯养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养成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其养成教育机制、策略、途径等因素。实践证明,只有系统地规划养成教育的路径,让养成教育成为幼儿在园生活的基本内容,让幼儿在文明、健康、和谐的养成教育生态环境中健康成长,他们才可能自然地、自主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優化育人环境,为习惯养成创造文化生态

中班刚开学时,我们班新来了一位叫皓轩的插班生。有一天早上,他在观察鱼缸里的鱼时,随手就把鱼缸端起来往桌子上放,致远看到了,急忙跑过去对他说:“快点放下来,太危险了。老师说过,它是玻璃制品,容易碰碎,不让小朋友随便乱动。”教师也紧接着告诉他:“浩轩,你想观察小鱼吗?可是不能随便乱动鱼缸,太危险了。”他笑着点点头。还有一次,他在卫生间洗手时,把水开得很大,这时哲远看见了,和他说:“快把水龙头拧小一点,老师讲过我们要节约用水。”看到这几幕,我们发现在环境创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于是就和幼儿一起优化班级活动室的环境,在各区域张贴区域规则图片、标志等,让幼儿在不经意间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皓轩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遵守规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基础,可以通过教师、同伴的提醒而实施,也可以用图文的方式去提示,总之要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优化活动室的空间布置和幼儿园的公共区域,如在走廊、过道、楼梯等张贴养成教育儿歌和故事图片,让幼儿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正确的生活卫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安全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提高幼儿安全自护能力,使幼儿知礼仪、爱礼仪、行礼仪。

二、纳入教学计划,为习惯养成提供制度保障

盥洗活动中,教师发现浩天将小手在水龙头下晃一下就跑了,手几乎没湿。于是,在饭前谈话活动中,教师就和幼儿一起探讨绘本故事《我和细菌大作战》,分析细菌如何潜伏在人的身体,如果不打败细菌,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浩天也说:“我们会生病。”教师说:“对呀,如果小手洗不干净,吃东西时细菌就跑到肚子里,肚子就会疼痛。”“小朋友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做?”“认真洗手、吃干净的食物,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幼儿各抒己见,分享着自己的生活小妙招。同时,我们班开展了“卫生好宝宝”21天打卡活动,家长每天分享孩子洗脸、刷牙、洗手等视频,制作成了成长小档案。为了提高卫生习惯培养的趣味性,我们将相应的洗手歌、刷牙歌、卫生好宝宝等儿歌纳入教学计划。后来,浩天每次洗手的时候,都能认认真真地边说儿歌边洗手,他还高兴地告诉教师:“原来洗手是件好有意思的事情啊!”

教学计划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制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约束性。我园将养成教育分为生活卫生、文明礼仪、安全行为和学习习惯四方面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做到学期有目标、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次次有记录,根据教育教学计划设计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等领域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比如:语言活动“我会游戏”中,教师通过儿歌“不打闹,互谦让,要友好,活动后,会整理,团结友爱兴致高”,引导幼儿懂得游戏活动规则,学会整理,养成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通过科学活动“新鲜的空气”,引导幼儿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节约资源等。健康活动“活动室里的秘密”,教师与幼儿一起发现活动室什么物品有危险,并讨论如何规避风险,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规范安全行为。

三、渗透一日常规,为习惯养成培育肥沃土壤

区域活动时,简沫在建构区拿着积木拼搭自己喜欢的房子、火车等。一会儿可岩也来了,拿起积木准备搭,简沫立刻说:“不能搭,这些积木是我的。” 教师轻轻地告诉她:“简沬,幼儿园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学会分享,你可以拥有很好的朋友。”她听了点点头,开心地和可岩一起搭起了火车。过了一会儿,区域活动要结束了,教师说:“小朋友们,下面我们要整理好自己的活动材料,去上厕所了。”简沬扔下积木拿着板凳就准备走,教师说:“简沬,不要急,要先把玩具收拾好,放回盒子里,才能干另一件事。”她点点头。如厕时间到了,筒沫直冲卫生间,看见依诺在排队等待,她推开依诺想往前走,教师轻轻地拍拍她的小肩膀,说:“不能插队,要排好队,学会等待。”她听了,走到了依诺的后面,静静地等待着。

对于幼儿来说,教育需要浸润,需要时刻关注。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从来园活动、区域活动、教育教学、户外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离园活动等环节自然地提出行为规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来离园时,幼儿要向教师和同伴问好、道别,不小心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没关系”,借物时要说“请”和“谢谢”等礼貌用语;活动中要学会倾听、举手回答问题、有良好的坐姿,懂得要轻声交流,不打扰别人,遵守游戏规则等;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推不挤;喝水时要排队接水、不洒水、不吐水,根据自己的需求喝多少接多少;用餐时学会感恩,不挑食、不偏食,安静进餐等。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让养成教育生活化、趣味化。

四、开展主题活动,提升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子译是个腼腆的小男生,原来见人比较害羞,在“大手牵小手,文明伴我行”主题活动中,他先在校园小广播大胆展示自己,然后在班级礼仪活动时热情地和叔叔阿姨打招呼,并且通过家园努力,光荣地当选为护旗手。子译还通过大班幼儿和中小班幼儿结对子活动,和中小班弟弟妹妹分享着他的小妙招,互帮互助共成长。家长也说孩子现在变化特别大,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习惯养成不是一日之功,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习惯养成需要重复和强化,也需要认知的改变。为此,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习惯的有效途径。如:在开展“大手牵小手,文明伴我行”文明周主题活动时,园内通过悬挂条幅、播放宣传片等,营造浓厚的文明礼仪氛围,激发幼儿与家长的参与欲望。其次,家长和教师将幼儿一周的活动情况用表格和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对比活动前后幼儿的点滴变化与成长,让幼儿在发现自我进步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开展“文明小使者”“卫生好宝宝”“礼仪小标兵”和“文明家长”等评选活动,让养成教育成为一种新时尚,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一系列活动的推进,幼儿、家长、教师都在活动中提升了自己。

五、教师榜样示范,让习惯养成有依据、有标准

博予喜欢看书,所以每天早上的来园活动都是看书。有一天,凌薇跑來告诉教师:“老师,博予拿了好几本书。” 教师走到博予跟前观察她,原来她看完书就把书放到自己旁边,然后再去拿另一本书,一段时间后,她旁边就放了三四本书。教师没有直接提醒她,而是拿了一个板凳在她身边坐下,先拿了一本书,静静地看完,然后把书重新放回书架上,再拿一本书阅读。博予看见了教师的行为,站起来默默地把其余的书放回书架上。

模仿是习惯养成的主要学习方式。俗话说:“老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教师的榜样示范可以对幼儿起到良好行为的导向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勤洗澡、勤理发、不留指甲,站姿、坐姿、走路姿势正确,言谈举止文明,这样,幼儿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学习。

六、家园形成合力,让习惯养成形成长效机制

墨言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比较好动,总是在活动室跑来跑去,活动、吃饭时也不例外。他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照看孩子,而爷爷奶奶又比较溺爱他,每天带着他四处玩,平时在家里也很难安静,爸爸妈妈十分头疼。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教师每天就多关注墨言,活动的时候坐在他旁边,当他想起来跑动的时候就及时提醒他。刚开始墨言不习惯,会哭、会闹,教师始终温和地鼓励和引导,请他继续坐到位置上参与活动。中午吃饭的时候教师也会坐他边上,和小朋友们共进午餐。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管理,发现墨言的进步越来越大,每天早上来园和下午离园时,教师都会和他妈妈交流他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表现,提醒她怎样在家高效地陪伴孩子。经过一年的时间,墨言能够在活动中认真、专注地完成任务,遵守规则,能够独立进餐,不再到处乱跑,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在形成。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幼儿园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养成教育目标及内容,提出家庭教育指导建议,让家长规范自身行为、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和幼儿一起与礼仪牵手,走文明之路,用自己的言行给幼儿创造文明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要积极配合幼儿园,促使幼儿在家中的良好习惯养成,避免出现“一个孩子两个样”的情况。每月组织一次家长沙龙,让家长们在交流中碰撞,在分享中提升,大家可以资源共享,学习好的育儿经验,助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以上六条路径建构了我园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习惯养成教育系统,其中环境优化是背景,教学计划是制度保障,家园活动保证了习惯养成的可持续性,而一日生活常规、主题活动及师表行为是习惯养成的基本载体,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幼儿园养成教育的主导作用,多途径、多角度对幼儿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习惯幼儿园
初中生体质健康实施运动干预的实践研究
习惯
上课好习惯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好习惯
爱“上”幼儿园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
想念幼儿园
新课标对教学计划灵活性的要求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