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有准备的环境下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

2020-09-27卜艳艳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8期
关键词:书写幼儿园幼儿

卜艳艳

众所周知,幼小衔接是让幼儿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适应,这个适应包含幼儿的时间观念、规则意识、专注力、耐力以及前书写准备等。其中,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础能力,幼儿园教师可以在一日生活中,通过多种活动间接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生活打下基础。

案例描述:

蒙大三班的萱萱小朋友,在美术活动中拿工具的手总是发抖,头跟着手一起动,老师提醒纠正,但萱萱还是习惯用自己的方法,画起来比较吃力,经常跟老师说自己手累。家长也特别心急,害怕孩子上小学后,书写方面会比较吃力,在家里免不了催促和指责。慢慢地萱萱对美术活动越来越不感兴趣,参加区域活动时更是抵触了。

案例分析: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语言领域对阅读与书写准备的教育建议,我们可以将书写准备理解为幼儿用笔或者其他书写替代物,通过感知、涂画、涂写、模拟运用文字或符号等形式,用图形和文字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及构建前书写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可以是在成人引导下进行的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当然幼儿的书写肯定不是拿起笔来就能写,《指南》中语言领域的一项目标是让幼儿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那么成人的支持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从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开始,将练习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包括锻炼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科学系统的进行身体肌肉协调练习,灵活地控制手指,练习拇指、食指与中指配合和手腕动作的协调性等。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幼儿支持,科学地引导幼儿,用包容的态度关注、鼓励幼儿,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案例对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写的兴趣,培养前书写技能。教师可以把训练融入一日生活中,在有准备的环境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书写的兴趣。

1.在小班就开始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可经常做一些手指操,在活动区域中投放能锻炼幼儿小手肌肉的材料,如:五指抓豆豆,三指抓核桃、两指捏牙签,一指摁钉子,还能进行舀、倒、塞、拧、转等动作练习。同时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在涂果果、点连线、找朋友的游戏中尝试不同的握笔练习,让幼儿不怕纸不怕笔,当然我们的“笔”一定是短而粗的蜡棒。

2.进入中班就可以加强发展幼儿手腕动作,户外活动中可以让幼儿玩一些拉力器、扔沙包、推小车、吊单杠等器械,锻炼幼儿的大肌肉发展。同时在日常活动中,发展手眼协调,如加入穿珠子、系鞋带、剪贴等活动。中班下学期可以投放一些物体、图形、标记等,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能顺利过度到辨认字形。在美术活动开展的同时,选择笔尖稍细的水彩笔,提升幼儿手的控制力度,参与简单的临摹游戏,掌握一些简单的经验。生活活动中,可以开始学着整理自己的床铺和衣服,在提高自理能力的同时,手的灵巧性也得到了发展。

3.到了大班以后,可以在活动角投放各种书写工具,如铅笔、毛笔、粉笔、书写本、宣纸、不同的字卡模型,让幼儿在使用不同工具的同时,体验书写带给他们的快乐。教师要顺势引导,培养幼儿对书写的兴趣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如:书写时正确的坐姿;眼睛和书保持适当的距离;眼睛随手,由左而右的习惯。通过线描画等不同方式,提升幼儿的知识经验和书写技能,一支笔,一张纸,都能成为绘画工具。起初,幼儿往往把线条画得歪歪扭扭,并在那根线条上多次重复,结果就会导致画一根线条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这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幼儿,帮助幼儿。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因手指力量弱而握笔很低,力量会失去平衡,因此在开始阶段,我们不妨在午餐时让幼儿学习使用筷子进餐,不仅发展幼儿的手腕动作,无形中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手指的灵活性。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都希望幼儿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做好幼小衔接,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产生向往。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时刻关注幼儿,了解幼儿,读懂幼儿,给予幼兒适当的帮助,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技能,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主感(我爱)、掌控感(我能)、成就感(我做)和胜任感(我棒)。愿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迎接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猜你喜欢

书写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书写要点(十)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养成书写好习惯
爱“上”幼儿园
书写春天的“草”
想念幼儿园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