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______在一起

2020-09-27刘清亭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授病人

题目

人们往往因为共同的追求而相伴相守,和同学在一起收获理解,师生们在一起共同奋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为坚定的信仰而不屈不挠;两弹元勋邓稼先为祖国的未来而不计较个人得失;《鱼我所欲也》说,胸中有大义的人因选择道义而不接受嗟来之食……请你以“和在一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

题解

该作文题中“在一起”的对象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可以对人,也可以对事或物,这种选择首先是一种共同的追求,继而需要为之呵护与坚守;同时,我们可以从选择的对象身上汲取力量,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定成熟,或做起事来更加坚决果断、义无反顾。

学生例文

和司马迁在一起

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初三宋昱博

时光流转,白云苍狗,我化身为一名小小的狱卒,回到司马迁生活的年代。

我艰难地走在窄窄的过道中,潮湿的空气中充斥着霉味与火烛的呛人味道,让我喘不上气来。终于走到了走廊的尽头,走进那个昏暗狭小的房间,我十分紧张,因为我知道,那里面,关押着一个不俗的灵魂。

我轻声说:“司马子长大人,我给您送饭来了……”很久,他声音颤抖地回答:“哦,谢谢你,先放在那里吧。”我轻轻地将盛着饭菜的餐具放在黛青色的石阶上,紧挨着昨日的剩饭。“大人,您为何不认罪,认罪免遭小人诬陷,还不致让您的身子受苦。”

“唉,我又何尝不知?”他紧锁眉头,断断续续地说。皎洁的月光挤进狭小的牢窗,昏暗的牢房有了一点儿光亮,但这光亮似乎照不进他深邃的心底。紧皱的眉头中,刻满焦虑、茫然、彷徨,却又从心底流露出坚毅。他蹒跚着走近牢窗,脚镣的撞击声令人心碎。他伸出枯干如柴的手,理了理乱蓬蓬的胡须,解不开一丝愁绪。他长叹一声:“李陵确是回不来了……可,我身为史官,当秉笔直书,为忠臣良将彰其忠心,记其功绩……”说到此刻,那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他挺直身,从窗口仰望苍穹,面向黑色的天幕呢喃。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高大的身躯傲立于天地间;这一刻,小小牢房里的烛火似乎比未央宫中的灯火更加璀璨。“你走吧,此事万不能牵连你。我,心意已决。”我的眼里噙满泪水,为他的侠肝义胆和一腔热血。

“司马迁,你想好了没?!”一声断喝。他望了望东方的鱼肚白,轻声说:“走吧。”然后毅然站起身。晨曦淌进牢房,刺破黑暗,黑色的脚镣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我的目光追随着这个男人,这个不向权势低头的男人,这个一心只愿著成史册照彻尘寰的史官。和他在一起的这一刻,我的心中多了一份骨气,也明白了什么是君子的脊梁。

走出牢房,此刻晴空万里,阳光正好。

教师点评

小作者运用想象,从熟悉的历史事件中选材,化身一个善良的小角色走近历史名人司马迁,了解他的心理活动,感受他的不朽灵魂,从而让自己对史学家司马迁产生了新的认识,发自心底地表达崇敬之情,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有了质的飞跃。

(刘清亭)

和先生在一起

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初三张明

指导教师刘清亭

曲曲折折的小巷,东倒西歪的砖墙,是我近些年的回忆。

6岁的我被妈妈拖进那条年代久远的小巷,巷子很深很深,只有一位微微驼背的老人站在尽头,等着我们这些前来学画的小孩子。我们走进院子,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高大的槐树,流水潺潺的小池塘,红砖黛瓦的四合院,在幼小的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我的世界变得宽广起来。

很神奇,顽皮的我们在先生的画室里乖乖的,端坐桌案前经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可能是先生身上那种岁月沉淀下来的淡泊与沉稳镇住了我,我竟收起孩童那浮躁的心,一步步跟着先生从生宣上生涩的牵牛花,画到熟绢上惟妙惟肖的八哥鸟。先生手把手教我白描,使我那只提着笔颤抖的手渐渐游刃有余;先生会飞速地晕染着我画废了的山茶,使它脱胎换骨,几乎臻于完美;当我用浓墨描出遒劲的树枝,先生的微笑便是无声的褒奖。画中有情、有暖。

我与先生在这间朴拙的画室中度过了好几年,我自认是先生最得意的学生。

12岁那年暑假,先生收到了台湾齐白石画展的邀约,他可以携一位学生同往参展。五位学生他该如何抉择?当然是比赛!

先生把一盆养在院里的牡丹拿进画室。不用多说,考题便是工笔牡丹了。

我信心十足地提起笔,看来这次同去的学生非我莫属了!外面的知了歌声动听,院子里飘进槐花的阵阵香气。我一气呵成完成了画作。太阳依旧高高地挂在天空,阳光灿烂极了。

结果令我大失所望:我落選了。一个平时木讷、少言寡语、总爱靠着窗子的男生得了第一名。我不甘心地留在画室,等所有同学走了,先生站起身,让我帮忙将那盆牡丹抱回院子。我一言不发地将这盆牡丹放在花架上。他微笑着说,以后你来给这盆牡丹浇水。我张了张嘴,将溜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好。”我说。

寒来暑往,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我走进熟悉的小四合院,正要拿起水壶浇水,却惊讶地叫了出来。只见,灿烂的阳光慷慨地泼洒在牡丹红彤彤的花瓣上,使花瓣有明有暗,层次分明。

原来是阴影!一年前,我画的牡丹花过于饱满,张扬又炫耀的胭脂红吞噬了每片花瓣的活力。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先生我惊人的发现。

先生却笑而不语,刹那间,我明白了他的用意。

今年,先生过世了。陪伴我数年的先生,亦师亦友。他教会我国画的笔法与技巧;也教会我,不能画死,用心观察。中国的国画,便是万物皆自然,画亦需要自然。

每当拿起画笔,我都会想到那条小巷,想到我和先生在一起的那些时光。

教师点评

作者选材于自己学习绘画的经历,真情实感流淌笔端,先生的慈祥和画功都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写作功底自不待言。而详写的一次落选经历最能触动人心,在小小的盆景中蕴藏了大哲理,让作者、国画、先生三者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给作者以深刻的心灵震撼,达到了平中见奇的写作效果。

(刘清亭)

和林教授在一起

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初三刘腾翼

天气阴冷,下雪了。夜幕下的医院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几名身穿防护服的医生快步走进ICU病房,为首的是一名老教授,个子不高,脚步略显疲惫,身旁的医护人员正给他介绍病人的情况。老人简短的问话中有一种处变不惊的沉稳,他眼角那道道皱纹让目光更显坚定。老人叫林夕,从医几十载。这位患者有些特别,因为病情严重不能移动,林教授花费两天时间才从北京赶到这座偏僻的小县城,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直奔病房了。

“小华,调出病人的全部病历数据。”他对我说。

我叫小华,是医疗服务机器人,林教授的助手。我的工作是记录并分析患者病情数据。

数据在我的显示屏上飞速出现———

警告!氧合指数:210mmhg———重症!即将达到危重症!

警告!血氧饱和度:84%———重症!供氧严重不足!

警告!呼吸频率:32次/分钟———重症!肺部功能严重衰竭!

…………

一条条信息,在显示屏上飞速闪现,牵动着每位医护人员的心。大家仿佛看到了死神迫近,“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大家准备一下,我们马上会诊,确定诊疗方案。”

林教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数据进行了分析,眉头紧锁。凭经验,他判定呼吸机已经不足以支撑病人获取生命所需的氧气,必须使用 ECMO抢救。

然而ICU病房不是手术室,这里没有手术室的专用灯,医生难以清晰地观察病人的血管。病床更无法调节高度,面对种种困难,即使号称“阎王敌”的林教授也有些担心,他仔细地查阅、研究患者的各种数据,反复检查手术使用的所有工具,包括突发情况的预案也反复斟酌,连在防护服下使用医疗器械的灵敏度和呼吸都模拟了几次。林教授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染着我,我也不敢怠慢,时刻等待着他的各种指令。

“小华,我需要病人身体的实时状态监控。”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嘀———嘀———

数据再次出现在我的显示器上。同时,能使用的无影照明灯全亮了,从我身体两侧伸出,聚焦在患者的股三角处。

抢救开始了,林教授手握手术刀,紧紧凝视着患者的血管,可灯光不足,仍难以分辨清楚患者血管的位置。林教授目光沉稳,他知道只要有一次失误,就会前功尽弃;他更清楚情形越紧急,就越需要冷静。危急中他做出了最冒险的决定:“盲穿”大血管。锃亮的手术刀直抵病人大腿上端的股三角,刀口不深不浅,清楚地将股三角区暴露在林教授眼前。只见林教授一只手抄起血钳,依靠对人体血管位置的记忆,小心翼翼地将股动脉和股静脉分离。另一只手拿起穿刺针,缓缓扎入病人的股静脉,一步步有条不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教授始终保持俯身的姿势,一刻也不曾放松。

嘀———嘀———

报告!氧合指数:410mmhg———轻症!正在好转!

报告!血氧饱和度:94%———已恢复正常!

报告!呼吸频率:19次/分钟———已恢复正常!

一个多小时后,伴随着我的报告,病人的ECMO血管通路终于搭建成功。抢救成功了!

窗外的雪停了,月亮从层层云雾中升起,普照在江城大地上。疲惫不堪的林教授靠在一张长凳上发出均匀的鼾声,浸透了汗水的衣服还没来得及更换。我安静地守候在他身旁,仿佛听到了他低声呢喃,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能放弃,这是一个医者的使命。

教师点评

本文是一篇小小说,作者巧妙地采用了机器人的视角近距离地记录主人公林夕教授在危难时刻忘我救助病人的工作情景,塑造了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医生形象,他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文章描写细致,用有限的笔墨还原紧张的抢救过程,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刘清亭)

片段一

醒来时我已到达陆地,还好,U盘没有损坏,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想起他最后一句话———看通讯环的东西。我打开视频,他在昨天夜里给我记录了一段话:“我观察到油箱中的燃料所剩无几,而冲破大气层需要很大的推力,那么那个推力从哪里来呢?我想用自爆的方式产生强大的推力将飞船推向我们的地球也许可行。但是这个方法无法保证一定成功,所以我绝对不能拉着你一起做,而且这些数据需要咱们中的一个人交给祖国,那个人必须是主管技术的你。”我听着他的话,已经看不清他的脸了,因为我的双眼噙满了泪水。

抬头望向天空,我仿佛看到黄中校向祖国深深敬了一个礼,然后化作星光消失了。我也抬手回敬了一个礼,默默地想,放心吧,老黄,咱们共同取得的成果我一定交給祖国,我相信祖国会永远铭记你的。

———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初三靳天羽

片段二

鲜艳的红毯逐渐在我眼中伸展开来,我迈出了第一步,耳边传来的掌声和欢呼声从未如此热烈。湿滑的地毯并没有阻碍我坚定的步伐。正因为魏无羡说过的一句话:“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这句话一直回荡在我耳边。

舞台正中央,我举起笛子“吹”起来,微风拂起我的长袖,我身上与心中的潇洒自信又添了一分。

这次的红毯秀让我与我热爱的角色融为一体,不仅是外表上,更在精神上,魏无羡对我的影响巨大,他给予我自信、活泼、无畏和欢乐。

———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初三范祎頔

猜你喜欢

教授病人
谁是病人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曾觉民 教授
刘排教授简介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刘宏伟教授简介
病人膏育
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NT-proBNP、MMP-9、MPO的影响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