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象类作文

2020-09-27吕晓懿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火焰山孙悟空阳光

题目

请以“已经过去三天了,还

没见到阳光”为开头,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要求:1.文章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

题解

这道作文题限定了开头,对故事的走向和结局,同学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开头又限定了我们想象的方向和故事的走向。

“已经过去三天了,还没见到阳光”,很显然这是一个悬念式的开头,“三天”这个要素显示出时间之长,“未见阳光”则是困境之大,写作时必须把这个高度集中的矛盾在全篇文章中快速又有波折地解决掉,这样的作文题很考验我们构思故事的功力。同学们在构思时要弄清楚:想象文一定要折射生活,反映现实问题。

首先是明确立意。显然,“阳光”一词是有寓意的,它象征着生命、希望、生机……可以是任何美好的东西。那么,我们必须迅速判断,“阳光”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只是一处背景?是故事发展的动因还是必要条件,又或是终极目标?如果是终极目标,那么阳光最终怎样出现,这恰恰是文章要表现的关键主题。如果能做到虚实结合,把“阳光”的寓意和光芒四射的环境描写结合起来,自然更巧妙。如此一来,“历经风雨方见彩虹”的立意就不言自明了。这和我们平时阅读写作的主旨并无二致。

其次是营造情境。什么样的原因才使得主人公遭遇了这番困境?显然,在悬念已定的前提下,交代背景是必要的。这需要同学们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想象力,在主人公的身份上大做文章,是一粒玫瑰的种子还是一只蝴蝶的幼虫?或是故事新编,探险故事里的主人公?《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不止三天见不到阳光,以此做文章大有可为。再或是浴血奋战的勇士?可以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也可以是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传说中的大禹也未尝不可,还有那么多创造丰功伟绩的先人……在这一点上,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这样的精神和性格特点把握起来不难———坚忍执着地追求目标,相信同学们的素材库中这样的形象比比皆是。

再次是移情于物。情境设置完毕,“共情”就是必须的。想象文考验的是想象力,所以,笔下的山水草木、日月星辰、花鸟鱼虫……都必须带有情感,只有赋予它们人类的思维和情感,形象才能丰满动人,感染力才更强。

试想,一粒玫瑰种子在贫瘠的泥土下,拼尽全力吸收养分和水分,力求早日钻出土壤,见到阳光。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身边那些杂草的种子讥讽它、嘲笑它,但最终坚定的信念使得它获得了成功,见到了阳光。这何尝不是我们身边那么多执着努力的人的缩影呢?

如果作文的主人公是花木兰,就需要调动我们的知识积累,想象在一场不占据有利地形的战斗中,女扮男装的她如何带领队伍走出困境。她的神态、她的心理、她的动作……这些细节都应该贴合她智勇双全的特点。

最后是情节曲折。老话“文似看山不喜平”是真理。任何人都不会随随便便就成功,所以在追寻阳光的过程中,艰难险阻是必须要经历的,因为开头说得很清楚———三天不见阳光,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很难战胜的困境,唯有将矛盾冲突设置得更加激烈,故事波折更多,主人公的形象才会更高大更动人,因此细节描写必不可少。

学生例文

大漠

人大附中初三李易诺

指导教师马曼曼

已经过去三天了,还没见到阳光。

我郁闷地蜷缩在干燥的土地里,不知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我怀念妈妈讲过的故事:在遥远江南的傍晚,月亮会坠入无底的河,星星垂眸惊动了舸……唉,我叹了口气,无论如何,那江南山河也与我无关!我低头看着干瘪的胸膛,心中一阵悲伤……

“沙,沙沙。”我仿佛听见有人在唱歌。我拼命挺直腰板儿想在这不见天日的土地中找寻那美妙的歌声。响声越来越大,我感觉头頂有东西轻柔地抚摸着我,我扭着屁股,伸展着手臂,用力够向那歌声传来的方向,脚下的根仿佛要断裂,脸部被撕扯得一阵阵抽搐,我感觉眼泪从脸颊滑落。一滴,两滴……不对,这不是眼泪,是水!我大口大口汲取着甘甜的水,身体很快注满能量,三天以来的怨气与愤懑也随之消失。我仰起头,感觉脚底不断升高。我奋力直起腰,向着泉水的方向拼命生长。四周依然一片死寂,我的头发好像突然被拽住,脸部感觉一阵灼热,身体仿佛被掏空,此时一切又停了下来,我又陷入沉睡中。

“嘿哟,加油!”巨大的吵闹声把我惊醒了。我不耐烦地翻了个身,埋怨着这片土地。那响声越来越大,我的肺也气得要爆炸了,我多想窥见天光,在阳光下享受雨露。我气急了,向着吵闹声钻过去。刹那间,我望见一道光。我甩了甩头,以为被愤怒与郁闷搞昏了头。不!那真的是天光!

我冲破土地表面探出了头,头顶的阳光十分灿烂。我睁开眼,眼前却是贫瘠的大漠。没有河,没有舸,我的心颤抖了。一支队伍从远处走过来,他们的脸上全挂着红晕,破旧的衣服在狂风中乱舞。他们开心地从水桶中舀出水,一次次向我泼来。我回头一看,成千上万棵像我一般的小苗在土里昂着头,旁边立着一块牌子:祖国大漠的战士———白杨。

我的心猛地抽搐了一下,阳光映在我的脸上,我的心里充满自豪,我又想起妈妈讲的故事。十里清风,万丈山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和江南一样,皆是祖国的宝藏,故乡的围墙。

教师点评

干燥的泥土,悲伤的心情,但因为充满对阳光的渴望,这些都不足以成为生命的阻力。“我”也想拥有美丽的江南山河,为了这个梦想,执着向前,努力向上。当阳光照耀在我身上时,注目一看:眼前不是秀美的江南,却是贫瘠的大漠。

那又如何?“我”是白杨,“我们”都是战士,我们都是“祖国的宝藏,故乡的围墙”。

(吕晓懿)

青藏高原的阳光

人大附中早培部九年级冯炜博

指导教师艾麟

已经过去三天了,还没见到阳光。我带领的工程队已经在海拔将近5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奋战了70多个小时……

我擦了擦头上的汗,“嘭”的一下倒在隧道内临时修建的休息区的椅子上,看了看手表,伸手撕下旁边的一页日历“2050年12月1日”。躺在旁边的同事叹了口气:“得什么时候挖完呀?好想念阳光啊。”他翻了个身很快又睡去了。我也累得闭上双眼,但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工程、工期、队员,还有突发情况……

2040年,铁路客运的运行时速提高到每小时500-550公里,列车被命名为“超铁”。两三年内东部就建好了京沪超铁、京广超铁……但九年过去了,没有一家建设公司承担川藏超铁的建设。这很正常,因为川藏线需要在冻土覆盖的大片青藏高原上施工,这里气候寒冷,地质结构复杂,盾构机难以安全施工,大部分只能依靠传统人工挖掘方式。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大。况且现代科技发达,传统工人越来越少。计划一年年被耽搁,最终这一难题落到了我们手上。

休息室外呼啸的寒风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又披上衣服,戴上小氧气瓶,走出休息室。寒冷的环境让我很快清醒,我快步走到隧道最前端,总工程师马上跑过来,我指了指身后幽深的隧道说:“换班的队伍还到得了吗?”他叹了口气:“谁能想到出口发生了雪崩!而且洞口的雪越来越大,短期内他们进不来了。现在里面的电也快耗光了。”我焦急地看看身后出口的方向,又看看前面:“还有多远到接口?”“不远了!”他抖开一张皱巴巴的图纸,指给我看,“咱们已经挖到了这儿,距离地上挖好的接口仅剩30米了。很快,全川藏线最长的隧道就打通了。我们就能见到太阳了!”他疲惫的脸上流淌出一丝激动。

几十名工人正在最前端奋力掘进,铁锹、铁铲、冲击钻,这些原始的工具和设备与土层的碰撞构成了战斗的乐章。几位工程师站在他们身后讨论分析,谋划着前进的节奏。后方勘测组一刻不停地瞄准、测距,对讲机的声音响个不停。我被这全力以赴的气氛感染了,一把抓起总工程师的对讲机,大声喊道:“各位工友,大家辛苦了!再坚持不到半天,全线最长的隧道就接通了!接口外面支援的队伍也快到了。最后这30米大家加油!争取早点儿见到青藏高原上的太阳!”工友们点了点头,他们头顶的照明灯一片闪动,这是他们给我的呼应。高原下的隧道里,开掘工作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几小时后……

“快看这边!”微弱的光线从小缺口射入。大家放下工具,一齐走上前,把手放在土层上。“一,二,三,通啦!”众人一齐推倒了最后的土墙,侧壁的石块也哗啦啦掉下来。青藏高原的阳光一拥而入,明亮温暖。她的光芒照进全线最长的隧道,映照着工友们头上亮晶晶的汗珠儿;她也是冲破逆境的希望,映入每位工程队队员的心中。

“通了!通了!”“最长的一段!”人们欢呼着……

超铁通车后,这几十米的距离用不了一秒钟就闪过。但我的队员们一定记得掘进这最后30米花费的几个小时,也是陷入险境却心向陽光的几个小时。

教师点评

我们拥有太多的奇迹,古有万里长城,今有三峡大坝……但就同学们的阅历而言,对这些只是概念上的认知,没办法在细节上领会。小作者聪明地选择了一个未来的时间段,化“高铁”为“超铁”,如此一来,就可以灵活运用自己对高铁的认知,充分发挥想象以填补细节上的空白。施工艰难和突遇雪崩也非常符合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众志成城、热火朝天的工作是为了“早点儿见到青藏高原上的太阳”,虚实结合,设计巧妙。

(吕晓懿)

火焰山奇遇

人大附中初三丁艾宁

指导教师王辉

已经过去三天了,还没见到阳光,苍翠的花果山已经连下了三天雨。孙悟空坐在他的虎皮椅上,百无聊赖地看着外面的阴雨天。“真是晦气的雨!俺老孙的虎皮裙都快发霉了,不如去火焰山讨一把铁扇,扇跑这晦气的毛毛雨!”想做就做,孙悟空驾着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直奔火焰山。

到了火焰山,孙悟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擦了擦自己的火眼金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最近处的草原上,蹄类竟骄,羽族炫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不远处是郁郁葱葱的白杨树林和苍翠欲滴的果树林;向远处望去,便是如梦似幻的大片森林,更远处则是黛青色的苍松;极目眺望,能看到云雾缭绕的群山。

孙悟空急忙降落下来,用金箍棒点了点草地,只见一位衣着朴素、面容苍老的老人从草地下钻出来,说道:“大圣唤我有何事?”

“土地公公,我问你,这里是不是火焰山?”孙悟空疑惑地问。

“这里当然是火焰山,大圣来此有何贵干?”孙悟空更惊讶了,用金箍棒指着森林和草原,难以置信,“俺老孙记得很清楚,火焰山本是一片不毛之地,连飞鸟都不会停留,如今怎么这样了?”

土地公公用拐杖戳了戳草地,笑着说:“毕竟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啊,大圣居住花果山,想必是不知道了。一百多年前,有一伙人说是要在这里植树,就在那边的一个地洞里住了下来。每天,他们鸡不打鸣儿就摸黑起床,生火做饭,然后每个人都扛着几十棵树苗,去沙漠里种树。因为风沙大,树苗种上就被大风刮走,但是那些人不放弃,就这么一直种树一直种树。当时树苗很贵,这些人想方设法凑钱买树苗。

“终于有一天,一棵树苗活了,那些人一下子看到了希望,更卖力气了,还研究出了各种能让树苗成活的方法。他们越种越多,愣把这个沙窝子变成了一片森林。现在你看到的,就是当年他们种的树。”土地公公捻了捻花白的胡子,意味深长地说。

孙悟空惊讶地睁大他的火眼金睛,抓耳挠腮,疑惑地说:“弱小的人类还有此等力量?能把这荒山秃岭、寸草不生的火焰山变成绿洲?”土地公公望着他,笑而不答。

孙悟空好像明白了什么,哈哈大笑:“俺老孙听过一句话,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就算是人类,只要坚持,就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说着,他拔下一把毫毛,向远处一吹,那些毫毛立刻化成参天大树,扎根火焰山脚下,“俺老孙也帮他们一把!”如同一颗绿宝石的火焰山,在那段战天斗地的历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了。

教师点评

故事新编是许多喜欢写想象文的同学的构思角度。若要把一则故事讲好,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一定要尊重原型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这一点上,此文就做得非常好。

从情节发展看,只因连日阴雨,便要去借芭蕉扇来,非常符合孙悟空急躁的性格;来到火焰山却被焕然一新的景象惊呆了,又采用了《西游记》中最常见的办法,找土地公公问缘由;弄清楚来龙去脉后,生性高傲的孙悟空有短暂的疑惑,但最终发出“只要坚持,就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的感叹;继而利用自己的本领帮助人类实现愿望,为今日的火焰山更增光辉。这样写,既是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形象,又让读者倍感新鲜。

(吕晓懿)

片段一

“已经过去三天了,还没有见到阳光。”我叹息着、彷徨着,拱了拱身边如顽石般坚硬的土层。我,是一棵还未出土的嫩芽,日日夜夜努力生长,拼尽全力,想冲破黑暗,得到属于我的光明。

“我已经没有力气了!”我摇晃着娇嫩的身体抽泣,我伤心、我失落,我不知是否会在生长的路上、寻找阳光的路上夭折。

这时,身旁的一块岩石看到我,轻蔑地笑道:“自讨苦吃,与我一样安稳平静地生活不好吗?”我望着他———灰尘沾在他褶皱的脸上,沟壑和裂痕布满他那庞大冰冷的身躯。我有些犹豫了,抬起头,想起小蚯蚓曾告诉我的外面美丽的世界,鸟语花香、五彩缤纷……我多想拥有雨露与阳光的滋养。不!我抛弃了犹豫的念头,我一定要向上,收获雨露与阳光!

———人大附中初三谢雨芩《成长的滋养》

片段二

“找到你了!”愤怒冲昏了我的头脑,我拼命伸展身体,用头猛撞那个禁锢我的牢笼。沉闷的响声在耳边久久回荡。此刻我已头晕目眩,正想放弃,却看到了熟悉的东西———光!光是我的老朋友,过去它经常和我一起玩耍,果然,它没有抛弃我。看来,我注定要冲破这牢笼!

我又鼓足了劲儿,再次舒展身体,却发现一件奇怪的事:很久以前我那又粗又笨的腿,如今已变得纤细灵活。我用腿牢牢地抓住牢笼四壁,用坚硬又锋利的牙齿撕咬。终于,牢笼破开一个小洞,我的头钻了出来。我又看到了这个世界!

我激动地把腿从洞口中抽出来。但是,我被某个从未见过的东西卡住了,湿漉漉的,像两片皱皱的、薄薄的叶子。我用四条强壮的后腿支撑住身体,两条前腿使劲把身体团成了一个小团。我感到钻心的疼痛,却不得不把身体越团越小……终于,它们也出来了,我彻底摆脱了牢笼。

———人大附中初三杨可盈《破茧成蝶》

素材一

何亚军从小性格内向胆小,也不太爱说话。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孩,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没有特别出众的地方,和同龄人一样懵懂。她的命运,却因地震发生了改变。

2008年5月12日下午,地震来临时,何亚军和同学们正在上课,忽然感到一阵晕眩和剧烈震动。来不及反应,教室垮塌了。她和同学们被压在了倒塌的房屋内。幸运的是,她和女同学牛钰背对着背,在一块预制板下的空隙里活了下来。

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她经历过绝望,却也因绝望变得勇敢。在惊慌和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她和同学们于13日早上睡着了。醒来时,何亚军和牛钰发现脚下的一位同学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腳下就是其他同学的尸体,摸到时已经冰冷了。我和牛钰一直互相鼓励,说一定要活下来。”

5月14日,救援人员用生命探测仪找到了她们,被掩埋近三天的何亚军终于见到了光。这时,她发现牛钰手部受伤,腿也被压住,身体十分虚弱。而且牛钰的位置,无法接到救援人员用长绳子递来的水。

何亚军说:“递给我,我可以喂她喝!”她往后伸出手臂,拼命后仰倾倒矿泉水,告诉牛钰:“我来喂你喝水,有人来救我们了!”在被救援的50个小时里,她给牛钰喂了120多次水。最终两人成功获救。

———2008年汶川地震新闻

素材二

听到钥匙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以及铰链的嘎嘎声,那本来蹲伏在地牢一角,带着说不出的快乐在享受从铁栅栏里射进来的一线微光的唐太斯抬起头来。看到了一个陌生人,两个狱卒掌着灯,还有两个兵陪着他,而且监狱长还脱了帽对他讲话,唐太斯猜到来者是何许人,知道他向高层申诉的时机到了,于是合着双手跳向前去。

…………

那次巡查又在唐太斯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入狱以来,他已忘记了计算日期。但巡查员给了他一个新的日期,他没有忘记。他用一块从屋顶上掉下来的石灰在墙上写道,“一八一六年七月三十日”,从那时起,他每天做一个记号,以免再把日子忘掉。日子一天天、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过去了,后来是一个月一个月地过去了,唐太斯仍然处在期待中。他最初预计可在两个星期以内被释放。可是两个星期过去了,然后他想到巡查员在回到巴黎以前是不会有所行动的,而他要在巡查完毕以后才能回到那儿,所以他又定期三个月。但三个月也过去了,三个月之后又过了六个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发生任何有利的转变。于是唐太斯开始幻想,认为巡查员的视察只不过是一个梦,是脑子里的一个幻想而已。

———大仲马《基度山伯爵》

素材三

这个逃亡者不可能在跳入塞纳河或爬上河岸时不被跟踪的人望见,他到哪儿去了呢?

穿着系好纽扣的长大衣的人一直走到河滩尽头,在那里沉思片刻,两拳握得痉挛,极目搜索。忽然他拍着自己的额头,发现在土地和水的连接处,有一扇宽矮的拱形铁栅门,装有很厚的一把锁和三根粗铰链。这是一种装在河岸下方,半露水面半在水下的铁栅门,一股黑水从下面流出,泻入塞纳河。

在生锈的粗铁栅栏后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有拱顶的阴暗长廊。

…………

冉阿让又继续走下去,不再停留。

走路已越来越困难了。圆拱顶的高度有变化,一般的高度是五尺六寸,这是按照一个人的高度设计的。冉阿让必须弯着腰,这样使马吕斯不致撞着拱顶;他得随时弯腰,接着又竖起身子来不停地摸着墙。潮湿的石头和黏滑的沟槽对手和脚都是不利的支撑点。他在城市的污秽中踉跄前进。间隔着的通风洞的光线相距很远,使大太阳暗淡如月光;此外就是迷雾、腐烂的气息、不透光、黑暗。冉阿让既渴又饥,尤其是渴,这里像在海上一样,到处是水,可是不能喝。他的体力本是异乎寻常地好,这我们已经知道,而且很少因年岁而减弱,因为他的生活贞洁简朴,但此刻也开始垮下来了。他感到疲惫,慢慢减弱的体力使负担变重了。马吕斯,可能已经死去,就像不会动的尸体那样重。冉阿让背着他,这样为使马吕斯的胸部不致受压,并且也使呼吸能够尽量通畅。他感到老鼠在他的两腿中间迅速地溜过,其中有一只吓得甚至来咬他。从阴沟盖那里不时吹来一阵新鲜空气,让他清醒一会儿。

———雨果《悲惨世界》

猜你喜欢

火焰山孙悟空阳光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火焰山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走,出发!
火焰山下葡萄沟
火焰山下古村落
七月拜访火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