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教育在生长

2020-09-26邵瑜

新校园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鸡理念绿色

邵瑜

有很多园长到幼儿园参观后经常会问我:“你们的绿色教育是怎么来的?是怎么发展成现在这样的?”这好像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明白的问题,但不断地促使我回过头来梳理、反思绿色教育的发展历程,力求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大家借鉴和剖析。今天,我将从理念、环境、课程三个方面向大家分享绿色教育的生长故事。

一、理念——传承与创新的相容相契

绿色教育的起源要从2000年说起,那时候,香江园外面有一块公共绿地,老师们经常会带孩子们到绿地上活动。孩子们总是自由自在、轻松愉悦。他们观察到螳螂产卵、木耳生长这些有趣的动植物变化。大自然就像一本活教材,老师们也不失时机地向教材中添页加彩。我们在场地上投放了可移动的推车、木制玩具等材料,大大丰富了幼儿的游戏主题。后来经过与青岛市各位幼教人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我园孩子们的活动状态特别接近理想化的教育状态,是回归生命本色的教育。于是,“绿色教育”应运而生。之后,我们又在传统的道家思想中找到了尊重孩子生命本色的智慧,那就是“天放”。“自然天放”成为绿色教育的核心思想,那就是按照自然的规律让幼儿放开发展。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随着实践的深入,我园又将核心理念升级成为“自然天放,尽性成德”。“自然天放”是策略,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尽性成德”是目标,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因此,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孩子“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成为绿色教育的终极目标。

就这样,从绿色教育到自然天放,再到尽性成德,绿色教育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从未停止过生长。

二、环境——课程中心与儿童视角的相得益彰

绿色教育源于自然的环境,近几年,我们对环境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力求遵循“课程中心,儿童视角”的原则进行研磨与思考,以赋予环境更多的儿童教育元素。

一是让环境成为理念的形象化表达。走进第一幼儿园,迎面雪白的墙壁上,有一幅巨大的浮雕,刻在墙角的一只蜗牛正在努力地爬向浮雕正中间八个大大的汉字“绿色教育,自然天放”。这幅浮雕形象地诠释着“绿色教育”理念,无声地提示着进入幼儿园的每一个人:幼儿的发展像小蜗牛爬一样是非常缓慢的过程,我们要尊重规律施加影响,切不可拔苗助长。在户外,本着“儿童视角”的理念,我们着力打造了自然而有挑战性的户外特色环境。如贯通院落的小溪,起伏的山坡,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有野趣的自然环境;小农场着力给孩子们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动植物生长到生态堆肥,把绿色教育的理念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二是让环境与课程互促生成。我们始终认为环境是隐性的课程,只有从课程的视角审视环境,才能让冰冷的建筑具有教育的温度与灵性。对孩子们来说幼儿园的建造过程非常有意义,长白山路园是钢架结构建筑,于是我们用照片记录了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制作的墙面“绿色家园诞生记”成为“房子大观”主题重要的资源;根据“幼儿园过生日了”这一课程内容,创设了29届毕业生合影照片墙和“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教师合影照片墙,这些都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同时,环境又能生成课程。实验园门厅并不宽敞,但是我們通过大鱼的形象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天花板上一条大鱼的尾巴露在外面,另一面墙上却伸出一条大鱼的头。根据这一环境,孩子们生成了“我给大鱼起名字”“大鱼的故事”等活动,有的孩子觉得这是一条鱼,有的孩子觉得里面还有很多鱼,有的孩子把天花板想象成海洋,还有的想象成天空。环境与课程的互促生成,使课程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不断优化。

三是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在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活动中,老师们引导孩子和家长共同制作了很多艺术作品布置在环境中,这样的环境让孩子们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大大缓解了幼儿独自入园的焦虑。走廊里,在孩子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们安装了很多易于幼儿操作的墙面玩具,孩子们随时随地触摸、拔插、拼摆,有了更多发展的可能;班级门口、活动室、楼梯间,到处都是孩子们稚嫩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完美统一的绿色环境,使孩子们的学习自然发生,大大拓展了孩子们的发展空间。

三、课程——“做课程”与“玩活动”的无痕转化

如果说以前的绿色教育课程方案是量的不断扩充的话,那么我们现在提出的从“做课程”到“玩活动”则是绿色教育课程理念上质的飞跃。“做课程”是从教师角度出发,关注的是对课程文本的执行;而“玩活动”体现的是教师、幼儿共同的经历和体验。两者无痕转化,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小班“小小蛋儿把门开”这一主题活动中有一段有趣的小鸡破壳记。活动中,孩子们在参观鸡蛋孵化研究所的过程中,收到礼物——一台孵化器礼物。在专业知识的引导和专业设备的加持下,孩子们对孵化小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21天孵蛋行动”。在这次行动中他们陆续开展了“我给小鸡起名字”“我的鸡宝宝”“我和小鸡同玩耍”等活动。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他们分工合作,给每个鸡蛋编号并以接力的形式轮流将鸡蛋带回家照料。终于,21天后,一只只小鸡在孩子们的期望中破壳而出。家长们也激动地表示:“小鸡破壳而出的过程也是我们和孩子一起重新思考和感受生命的过程,只有无私的爱和辛勤的付出才能收获最真挚的感动。”现在,鸡宝宝正饲养在幼儿园小农场里。我们相信,在这次活动中,破壳而出的不只是孩子们喜爱的鸡宝宝,还有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有“绿色教育”的生命张力。这种“做”与“玩”的无痕转化,使我们的课程理念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如果说绿色是一切希望所在,那么“绿色教育”则是一切教育的旨归,我们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丰富“绿色教育”的内涵,给孩子一个美丽的今天,许孩子一个绿色的未来!

(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 )

猜你喜欢

小鸡理念绿色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用心处事
追踪绿色的秘密
小鸡不见啦
再造绿色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