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诗歌海外传播研究综述

2020-09-26张玉珍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海外传播译本

张玉珍

摘 要:李白是我国最具知名度的诗人之一,李白诗歌英译已走过两百余年历程,对英美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李白诗歌在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的传播、翻译和研究甚至更久。本文的论述以中国知网文献为基础,梳理国内对李白诗歌海外传播的研究状况,从国别综述、译本译法、文学比较、文化传播、研究机构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现状,指出不足,提出展望。

关键词:李白诗歌;海外传播;译本;英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5-0034-02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的诗歌是唐诗艺术高峰的代表,他的传世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古典诗歌外传的进程中,李白的诗歌以其雄奇飘逸、自然率真的风格获得了不少外国学者和民众的关注与青睐,成为中国诗歌的代名词和中国文化在海外被接受的典范。

李白诗歌英译已走过两百余年历程,对英美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李白诗歌在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的传播、翻译和研究甚至更久。近年来,对于李白及其诗歌在外国的传播、译介等方面的研究在学界也日渐增多,也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的论述以中国知网能搜索到的李白诗歌传播主题相关的论文为基础,搜索的论文库包括期刊、学术辑刊、硕博士论文、国内国际会议等,从1986年发表于《湖州师专学报》的《评李白《静夜思》英译》(斯立仁:74)到近期《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九卷)》上发表的数篇討论李白诗歌翻译的文章。综合现有资料可以发现,国内对于李白及其诗歌在国外的传播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讨:国别综述、译本译法、文学比较、文化传播等。

一、国别综述

按国家来分,国内学界对李白及其诗歌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和与中国临近的亚洲国家,欧洲国家有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等,亚洲国家主要有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另外,美国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分别以“李白某国国名”为篇名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有:“李白美国”:4篇;“李白英国”:2篇;“李白德国”:3篇;“李白俄国/俄罗斯”:5篇;“李白法国”:2篇;“李白西班牙”:2篇;“李白韩国/朝鲜”:20篇;“李白日本”:17篇;“李白越南”:2篇等。

二、译本译法

由于笔者语言能力有限,本文所探讨的译本译法仅指英文译文。以“李白英译”为关键词搜索到133篇相关论文,以“李白翻译”为关键词则能搜到94篇,其中有部分搜索结果重合。通过对这些论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相关研究常见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对于李白某首诗歌的英译思考、对李白某首诗歌中某些具体内容的译法探讨、从不同的翻译理论视角讨论对李白诗歌的翻译、李白诗歌的翻译策略、不同译者译本之间的对比、李白相关周边内容的翻译等。

(一)对李白某首诗歌译文的讨论

结合笔者梳理和廖志勤、文军在2013年所作的《国内李白诗歌英译研究现状考察——基于国内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1991—2012)》可知,英译的李白诗歌中被常被讨论的有《长干行》《静夜思》《送友人》《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等,这类讨论文章的题目通常为“关于李白《XXXXX》英译的思考/赏析/探微”等。

(二)对李白诗中某些内容的翻译的讨论

这类论文主要集中于对李白诗歌中的意象、修辞、典故、用词、数字等译法的讨论。代表论文有:《李白诗歌中“月亮”英译的情感再现研究》(韩慈红,2015)、《李白诗歌中“酒”意象的翻译研究》(黄毅、陈茂菊,2016);李白诗歌中常见修辞格的英译(王梓涵,2020);李白诗歌典故英译策略研究(李娇娇,2020);《论李白诗歌中文化词汇的翻译——以《长干行》英译为例》(赵娟,2012);《李白诗歌中模糊数字的英译》(郑东方、张瑞娥,2016)等。

(三)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对李白诗歌译文的讨论

这类讨论主要是从不同翻译理论视角出发,对李白诗歌英译文进行分析,主要的翻译理论有:许渊冲“三美论”、斯坦纳翻译理论、刘宓庆文化翻译观、苏珊·巴斯内特翻译理论、图里翻译规范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中庸翻译思想、功能对等理论、目的论等,也有从其他学术角度来进行讨论的,如哲学阐释学、美学、文体学、认知学等。代表性理论有:许渊冲“三美论”、斯坦纳翻译理论、刘宓庆文化翻译观、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图里翻译规范、生态翻译学、中庸翻译思想、功能对等理论、目的论、顺应论、交际翻译视角、哲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翻译美学、文体学、认知诗学、概念整合理论、文化视角等。

(四)对李白诗歌英译翻译策略的讨论

对李白诗歌英译翻译策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缺省、补偿、有意误译、格式塔模式、详略选择等方面。代表作品有:论李白诗歌英译中的意义缺失和翻译策略(陈曦,2015);浅析汉诗英译中的策略补偿——以李白《长相思》两种英译为例(张丽娜,2014);“情态”对原语文本理解及翻译的制约——以李白诗歌英译为例(王雯秋;王明树,2013);论李白诗歌英译中修辞的不可译性及补偿手段(王静,2016);李白诗歌的西方英译:“有心”插柳柳成荫——由“有意误译”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庄申,2013)、格式塔意象翻译模式下李白《玉阶怨》英译研究(陈媛媛;张映先,2012);论诗歌翻译的详略度——以李白三首诗歌英译为例(王明树,2011)等。

(五)对李白诗歌不同英语译本的比较

从译本方面对李白诗歌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李白诗歌的不同译者的英译版本之间的比较,偶有不同语言的译本间的比较,其中对某个意象、某首诗的译本的比较研究比较常见。如:《李白〈静夜思〉四种译本比较研究》(王洁,2015)、《接受美学视角下李白诗歌中“玉”意象的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冯旭颖,2016)、《从关联理论视角比较李白〈送友人〉的不同译本》(吴逸,2015)等。

常被讨论的李白诗歌的英译者主要有:许渊冲、庞德、小钿薰良、宇文所安、大卫·亨顿、艾黎、阿瑟·韦利、弗莱彻、艾米·洛威尔、胡品清等;另外,亚瑟·古柏英译《李白与杜甫》和翟理斯《英译汉诗》中对李白诗歌的译文国内也有学者讨论。

(六)对李白周边材料的英译

由于李白深受读者喜爱,关于李白的周边材料也有被翻译成英文的,如《诗仙李白民间传说故事读本》《走进李白故里》等书都曾被翻译成英文,其英文版本也吸引了学界进行研究,如《诗仙李白民间传说故事读本》故事1—15英译实践报告(苏赛华,2019)等。

三、文学比较

国内学界将李白诗歌与英语国家文艺作品进行比较更早于对李白诗歌英语译本的研究,中国知网可查的最早的将李白诗歌与西方文艺对比研究的论文发表于1983年的《求索》,为杨铁原所作《李白诗歌崇高美与西方艺术崇高美的比较》,不过在该文中,作者的对比不局限于文学作品,还有建筑等其他艺术作品。

最常被与李白进行比较的对象有华兹华斯、拜伦、歌德、雪莱等,另外,惠特曼、弥尔顿、布莱克、劳伦斯、勃朗宁夫人、多恩、哈菲兹(伊朗诗人)、海亚姆(波斯诗人)等也曾引起学界的兴趣。进行比较的内容有整体风格、有具体诗篇;进行比较的角度有创作特点、个性、心态、情怀、情绪、题材、主体、意象等。与华兹华斯的比较研究:6篇、与拜伦的比较研究:3篇、与歌德的比较研究:3篇、与雪莱的比较研究:2篇等。

四、文化传播

从文化传播领域对李白诗歌海外传播进行的研究主要探讨李白诗歌中的地域文化、文化意向、传播模式等,相关成果有:《李白诗中的西域文化述论》(谢建忠,2012)、《中国古诗俄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传递》(曹婧,2013)、《李白诗歌名篇传播论略》(崔际银,2006)等。

五、研究机构

国内研究李白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李白研究会、李白文化研究中心,影响较大的出版物有两年一辑的《中国李白研究》,在建的数字资源有李白文化数据库,网络平台有中国李白文化网等。

从上述对李白及其诗歌在外国的传播、译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的梳理可以发现,相关研究在欧洲主要国家和主要英语国家的研究已成气候,如对于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学界的李白诗歌研究都已有综述性的文章公开发表,但李白诗歌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国国家的传播情况尚未见系统的梳理,目前尚未见到已公开发表的专门从国别角度对于李白诗歌在上述国家的传播进行的研究成果。

对李白诗歌译本译法的研究也多集中在英译方面,其他语言的译本也不多见。从比较文学角度对李白诗歌进行的研究也多集中在与欧美知名诗人之间的对比上,与其他国家诗人的比较研究尚属少见。李白诗歌在更多海外国家的传播路径也有待梳理。国内的李白研究,尤其是数字资源和网络平台的建设速度也有待加强。

李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地位最高、成就最大的诗人之一,对他及其作品的研究无论何时到何地步应该都有更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和可能性,其作品不仅影响到后世的詩歌创作、文学理论,对于它所传播到的地方的文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世界影响力的增强、文化大国形象的增强,可以预计,李白诗歌在未来在其他国家的传播范围会越来越广、译本会越来越多、影响会越来越大、研究会越来越丰富,对于中国文化经典传播、中国文化大国形象增强、中国文化自信程度加深、中外文化交流也会多有增益。

参考文献:

[1]陈怀志.李白诗歌在美国的翻译传播和影响[J].西昌学院学报,2013(9):21-24.

[2]董斌孜孜.诗仙远游法兰西—李白诗歌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J].贵州社会科学,2011(11):38-42.

[3]高虹,詹晓娟.李白诗歌在英国的译介及特点[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2):18-23.

[4]李春蓉.诗仙远游——李白诗歌在俄国的译介与研究[J].俄罗斯文艺,2016(1):4-10.

[5]廖志勤,文军.国内李白诗歌英译研究现状考察——基于国内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1991-2012)[J]外语教育研究,2013(10):73-77.

[6]商拓.李白及其诗歌在美国的传播与研究情况综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2):16-21.

[7]苏岑.李白作品在朝鲜半岛的传播[J].文史知识,2016(2):14-20.

[8]杨凯.李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经典化历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3):100-104.

[9]杨知国.李白和白居易对日本古代和歌与文学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9):90-104.

[10]张杨.诗仙远游——李白诗歌在德国的译介与研究[J].东方翻译,2017(6):22-27.

猜你喜欢

海外传播译本
“一带一路”视域下民营企业的海外传播策略
从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看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构建
浅析戏曲跨文化传播
英译汉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参考消息》中的中国电影及海外评论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后来未必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