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效果分析

2020-09-2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8期
关键词:节段左室B超

武 珊

(普洱市宁洱县人民医院B超室 云南 普洱 665000)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改变、痉挛等因素导致的冠脉管腔狭窄和堵塞,进而引发的心肌缺血缺氧,产生的心悸、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等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呈升高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引起了临床重视。随着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新技术和设备的出现,冠心病诊断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1]。心脏B超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中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我院近期收治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为例,探究了心脏B超在该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心脏B超检查结果和临床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中,男82例,女68例,患者年龄58~79岁,平均(72.11±5.47)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明确为冠心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71例,无症状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9例。本次研究内容与程序完全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实施。

纳入标准:①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依从性高,可配合检查和研究其他事宜的进行;②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骨压榨同等症状,并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

排除标准:①患者认知功能或语言功能存在障碍;②依从性低,不配合相关检查、临床资料保存不完善;③合并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损害者;④合并血液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疾病者[2-4]。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心脏B超检查,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心电图表现、B超检查表现以及临床症状、患者病史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作为临床诊断结果。并以此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心脏B超检查的符合率进行统计。

心脏B超检查:诊断工具为EPIQ5彩色超声诊断仪(飞利浦公司生产),依据为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左室节段划分法对患者左室进行划分,沿左室短轴可将室壁划分为前壁、后壁、下壁、侧壁、室间隔以及前间隔,沿长轴则将左室分为心尖、中段与基底段三段[5]。指导患者左侧卧位,全身放松,平静呼吸,连接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Wie2~3.5MHz,分段式全面检查患者左室长轴切面、短轴切面、胸骨旁二尖瓣口、心脏切面和心尖四腔,探查过程中,注意观察各个切面是否存在运动减弱、室壁瘤、穿孔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情况,如有异常则冻结B超图像后对异常区域进行观察并计算异常范围,同时对射血分数、左室容量、二尖瓣口血流频参数等指标进行计算和记录。上述检查和诊断过程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共同参与,取相同意见为最终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记录心脏B超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以临床诊断最终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心脏B超检查符合率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诊断最终结果提示左室舒张末径异常34例,占比22.67%,左房内径异常37例,占比24.67%,右室流出道异常20例,占比13.33%,主动脉内径异常27例,占比18.00%,左房、右室内径均异常17例,占比11.33%,左房、主动脉内径均异常15例,占比10.00%。心脏B超检查结果提示,左室舒张末径异常32例,左房内径异常37例,右室流出道异常18例,主动脉内径异常25例,左房、右室内径均异常16例,左房、主动脉内径均异常12例,与冠脉造影结果相比,心脏B超检查准确率略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采取两种诊断方式结果分析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脉狭窄或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因此该病也成为缺血性心肌病。该病主要可分为慢性冠脉疾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两种类型,发病时患者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短促以及胸部压迫等症状,当冠脉完全阻塞,可引起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6]。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冠心病的特征性改变,现已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指征,目前,冠心病的常用临床诊断方法有心电图、冠脉造影、心脏超声等,心电图灵敏性不高,易漏诊,冠脉造影诊断准确率高,是目前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该检查方式患者痛苦大,价格相对昂贵,对技术要求较高,患者依从性不高[7]。近年来,随着B超技术的发展,其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具有简便、无创、可重复操作以及经济实惠等优势,本次研究通过心脏B超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检查结果得到,心脏B超对冠心病诊断准确率高达93.33%,但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需加强判断,提升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心脏B超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诊断价值较高,经济实惠、无创、患者接受度高,十分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猜你喜欢

节段左室B超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分析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