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PET-CT 的最大标准摄取值与肿瘤微淋巴管密度及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0-09-24胡文倩王雪芹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淋巴管淋巴结肺癌

胡文倩,王雪芹

(1.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中心,山东 潍坊 261031)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5 年生存率低于15%[1-2],其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焦点。PET-CT 综合了CT 解剖显示与PET 组织功能、代谢两方面的影像学优势,从分子形态学、功能学两方面观察肺癌特征,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功能成像、精准分期上有显著优势[3]。本研究初步探讨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与肺癌PET-CT 征象、病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的相关性,旨在分析SUVmax对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3 月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42 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27例,女15 例;年龄42~78 岁,平均(58.50±10.24)岁。42 例中鳞状细胞癌12 例,腺癌24 例,小细胞肺癌6 例。依据2017 年国际抗癌联盟(International Against Cancer,UICC)肺癌的TNM 分期(第八版)[4]进行分期。患者术前均行PET-CT,且之前均未接受过抗肿瘤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Biograph 64 型PET-CT 仪。患者禁饮食4~6 h,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经静脉注射18F-FDG 显像剂,剂量0.15~0.20 mCi/kg体质量,嘱患者多饮水、避光、静卧40~60 min、排尿后行全身扫描。CT 扫描参数:120 kV,90~250 mA,层厚5 mm,旋转时间0.50 s,螺距0.81。同机行PET 扫描:矩阵168×168,采集时间2.5 min/床位,依据患者身高采集6~8 张床位。后对CT 图像行衰减校正,并采用TOP 重建法对在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的CT、PET 图像进行融合成像。三维图像重建通过WizardTM 工作站的MSViewer 软件同机融合。

1.3 图像处理 由2 位经验丰富的核医学高级职称医师采用双盲法独立分析CT、PET 及PET-CT 图像。将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与原发灶区分开来,将断层图像上3 个层面的相应连续位置局灶放射性增高视为异常。以由工作站自动勾画出肿瘤边界及ROI为主,人工修正为辅,分别测量原发肿瘤和淋巴结SUVmax。选择目前常用的肺部结节良恶性判断界值,即SUVmax>5 为阳性。18F-FDG 由CTI RDSeclipse 回旋加速器及自动生成系统自行生产,符合质控要求。观察记录肿块最大径、分叶征、棘突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原发肿瘤及淋巴结18F-FDG 摄取的SUVmax(图1)。

1.4 免疫组化染色 所有原发灶标本取下后经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取肿瘤组织连续石蜡切片行HE 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染色(D2-40 单克隆抗体、CD34 单克隆抗体均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MVD 的判定:计数参照Weidner 等的方法,首先在低倍镜(×100)下识别出3 个血管染色最密集的区域,即“热点”,然后在高倍镜(×200)下计数微血管,取3 个视野平均值作为MVD 值。LMVD 的判定:根据D2-40 蛋白在淋巴管内皮细胞的阳性标记技术,计数方法同MVD(图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 录入数据,使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Pearson 相关分析,显著标准为0.05(双侧)。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病理类型与原发肿瘤及淋巴结SUVmax的关系(表1)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原发肿瘤及淋巴结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鳞状细胞癌组SUVmax高于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高于鳞状细胞癌组。

表1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SUVmax 比较()

表1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SUVmax 比较()

注:SUVmax,最大标准摄取值。

2.2 肺癌TNM 分期与原发肿瘤及淋巴结SUVmax的关系(表2) 肺癌TNM 分期中,Ⅰ期淋巴结为非转移淋巴结,Ⅱ、Ⅲ期为转移淋巴结;不同TNM 分期肺癌的淋巴结SUV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 分期肺癌的原发肿瘤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肺癌分化程度与原发肿瘤及淋巴结SUVmax的关系(表3) 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的原发肿瘤SUVmax及淋巴结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4 原发肿瘤及淋巴结的SUVmax与肿瘤MVD、LMVD 的关系(表4) 肺癌MVD 在原发肿瘤及淋巴结SUVmax分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VD 在原发肿瘤及淋巴结SUVmax分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5 原发肿瘤SUVmax与肺癌形态学表现的相关性分析(表5) 双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用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原发肿瘤的SUVmax与肿瘤的最大径、分叶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8、0.458、0.623、0.598,均P<0.05),与空泡征、胸膜牵拉征、淋巴结SUVmax、淋巴结排列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

表2 不同TNM 分期肺癌的SUVmax 比较()

表2 不同TNM 分期肺癌的SUVmax 比较()

表3 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的SUVmax 比较()

表3 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的SUVmax 比较()

表4 肺癌的SUVmax 与LMVD 及MVD 的关系(个/视野,)

表4 肺癌的SUVmax 与LMVD 及MVD 的关系(个/视野,)

注:LMVD,微淋巴管密度;MVD,微血管密度。

表5 肺癌的原发肿瘤SUVmax 与PET-CT 表现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原发肿瘤SUVmax与LMVD、MVD 的关系 肿瘤微血管、微淋巴管统称为肿瘤微脉管,是微循环的重要组成。大量研究[2,5-6]证明,肿瘤的发生、生长、转移、预后均与之密切相关。微脉管的研究是肿瘤机制研究及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通过检测LMVD 和MVD可客观了解肿瘤组织中的新生微淋巴管和微血管的活跃程度。

研究[5-9]显示,肺癌原发灶FDG 摄取率越高,肿瘤的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率越高;FDG 摄取与肿瘤细胞增殖活度、肿块倍增时间及病理分化程度等有关;因此,FDG 摄取率可作为肺癌中临床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但关于用SUV 判断肺癌预后的临界值仍存在较大争论。SUV 为半定量指标,指病灶内放射性摄取量,是全身平均摄取量的倍数,代表代谢活动水平。目前,学界的共识为SUV 高表示病灶摄取葡萄糖代谢水平高,病灶细胞增殖活跃,肿瘤转移概率增加,预后差。SHIN 等[6]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发现,SUVmax>6 是预后危险因子;KOH 等[5]对小细胞肺癌分析显示,SUVmax与预后呈负相关,SUVmax为2.5 是区分肺结节良恶性较好的分界值;SAKAKIBARA 等[9]研究发现,SUVmax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目前对于SUVmax分界值,国外研究结果大多集中在5~11,国内多为2~10,多数认为5 作为分界点较理想,故本研究以5 为界进行研究。本研究显示,LMVD、MVD 值在SUVmax≥5 组中明显高于<5 组,说明病灶SUVmax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跃度、肿瘤的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有明显相关性,与预后呈负相关,可作为鉴别诊断肺癌良恶性病变及预测侵袭性、转移及预后的一项较客观的影像指标。

图1 女,63 岁,右上肺周围型肺腺癌 图1a 18F-FDG PET-CT 肺窗示右肺上叶后段33 mm×26 mm 软组织密度肿块影,伴放射性异常浓聚,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13.21,可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小空泡征;纵隔见多发轻度肿大淋巴结,部分轻度摄取 18F-FDG,SUVmax 值为6.2 图1b 18F-FDG PET-CT 躯干部MIP 示右肺上叶片状放射性异常浓聚影,骨骼未见18F-FDG 摄取异常增高 图1c 癌组织CD34 免疫组化染色(×200),可见肿瘤组织间质中富含棕黄色条状染色的新生血管 图1d 癌组织D2-40 免疫组化染色(×200),显示肿瘤组织间质丰富的淋巴管染色

3.2 淋巴结SUVmax与LMVD、MVD 的关系 淋巴结的SUVmax可在细胞分子代谢水平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实现早期精确诊断;尤其在区别直径<1 cm的转移淋巴结或直径>1 cm 的非转移淋巴结方面,PET 图像依据其代谢性高低,观察是否为有活性肿瘤细胞,减少CT 诊断淋巴结转移中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提高诊断准确率。但目前尚未有关淋巴结SUVmax与肿瘤微脉管形成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发现,LMVD、MVD 在原发肿瘤及淋巴结SUVmax分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淋巴结SUVmax越高,肿瘤LMVD、MVD 计数越高,肿瘤越易于淋巴转移、血运转移,其增殖性更强,恶性度越高,预后不良。

3.3 原发肿瘤及淋巴结SUVmax与肺癌部分临床病理、CT 征象的相关性 研究[5,7]显示,肺癌SUVmax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显著相关,SUVmax可反映肿瘤的增殖活跃程度。SIM 等[8]报道,非小细胞肺癌FDG 摄取与Glut-1/3 的表达及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细胞分化越差,FDG 摄取会越高。SAKAKIBARA 等[9]研究认为,FDG 的摄取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性、活性肿瘤细胞数、分化程度及MVD 等均有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相符,其中小细胞肺癌SUVmax高于肺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高于腺癌;肺癌组织学分级中,低、中、高分化的肿瘤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分化程度越高,SUVmax越小。本研究还发现,淋巴结的SUVmax与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及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目前尚无相关报道。

程凯等[10]报道,肺癌SUVmax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病灶最大径对FDG摄取有影响。本研究结果与其有差异,肺癌Ⅲ期的淋巴结SUVmax明显高于Ⅱ期和Ⅰ期,即有淋巴转移SUVmax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提示SUVmax可预测肺癌转移。

SUVmax与肿瘤大小的关系报道不一[8-11]。SAKAKIBARA 等[9]认为病灶的FDG 摄取与其大小无明显相关性,与病灶的倍增时间有关。SIM 等[8,11]则认为,肺癌病灶的FDG 摄取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本研究发现,肿瘤最大径与其SUVmax呈正相关,最大径越大,SUVmax越大,反之亦然。SUVmax与肿块最大径的相关性可能解释为:①较大肿瘤中存活的肿瘤细胞数量多,所以FDG 摄取较高;②较大的肿瘤,血管、淋巴管丰富,血供充足,肿瘤代谢活性强;③恶性肿瘤的侵袭性和恶性生物学行为随着肿瘤的增长加强,导致FDG 摄取升高。

肺癌其他恶性形态学征象与SUVmax的关系以往未见报道,本研究显示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与SUVmax呈正相关。可解释为深分叶征、棘突征代表肿瘤增殖性较高,细胞增殖活跃,代谢强;血管集束征可反映肿瘤血供,血供丰富者肿瘤细胞增殖速度会相应增加,以上征象与FDG 摄取呈正相关。SUVmax、分叶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均为肺癌的重要征象,可一定程度预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性,反映其恶性程度。

综上所述,PET-CT 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肿瘤分子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从病灶的功能代谢及病理形态改变两方面共同测评病灶性质,SUVmax在测评肿瘤生物学行为、疗效随访及预后等方面有重要价值[10-12],结合其他PET-CT 征象联合分析将有更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局限性:纳入例数较少,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淋巴管淋巴结肺癌
淋巴管栓的研究进展*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中医药对淋巴管新生与回流功能的作用研究进展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足部淋巴管分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