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箱灸治疗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9-23戢美英

关键词:神阙穴肠梗阻腹痛

蒲 敏,戢美英,方 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不完全肠梗阻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临床发病与生活、饮食具有高度关联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升,饮食多元化改变,临床不完全肠梗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受到临床学者高度重视。临床学者于不完全肠梗阻治疗中发现,单一西医治疗远期疗效不佳,具有较高的复发几率,且长时间用药诱发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价值受限;单一中医药治疗,药物起效较慢,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无显著增益效果,开展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课题研究价值。随着我国传统医持续发展,中医特色疗法于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反馈,不断推动我国现代中医持续发展,艾箱灸被确立起来,其临床操作简化传统艾灸流程,操作简单,为临床医学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现研究笔者为提高不完全肠梗阻临床治疗质量,辅以艾箱灸治疗方式,特收集80例患者进行平行分析,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收集我院住院部收治的不完全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80例,病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模拟红蓝双色记号笔由1-40数列分布均分病例,一组40例,男女22/18例,年龄中间值(43.02±1.41)岁,一组40例,男女20/20,年龄中间值(42.91±1.39)岁,统计分析2组不完全肠梗阻患者基线资料(P>0.05),提示可于下文假设分析。

纳入原则:(1)研究收集的80例患者均满足《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1]中对不完全肠梗阻的中医判定依据,患者入院时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2)研究开展征求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3)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项目知情,授权病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排除原则:(1)神阙穴部位及周围皮肤损伤患者,不符合艾箱灸开展指征;(2)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恶性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2组患者确诊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实施禁食,开展体液补给、水电解质纠正、胃肠道减压、场外营养支持及酸碱均衡等,予以患者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艾箱灸治疗,取患者神阙穴,采用我院统一规格艾箱灸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呈平卧位,将艾箱灸距离皮肤2 cm左右放置于神阙穴上,以局部温热为宜,持续灸治15~20 min,每天治疗2次;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 d比对有效性。

1.3 评价标准

依据《中医证候辩积分量表》[2]对患者治疗后腹胀、腹痛症状积分进行评估,统计患者排气用时;于患者治疗后予以患者X线检查,结合症状、体征转归情况评估有效性,若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无改善,X线检查无改变,则为无效;若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无改善,X线检查轻度肠管胀气,则为有效;若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X线检查无异常,则为显效及以上。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x2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 果

2.1 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排气用时

实验组患者腹胀、腹痛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实验组排气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排气用时(±s)

表1 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排气用时(±s)

组别 n 腹胀 腹痛 排气用时实验组 40 1.35±0.06 1.12±0.08 2.01±0.14对照组 40 1.86±0.09 1.91±0.12 3.52±0.17 t值 10.053 15.632 9.817 P值 0.000 0.000 0.000

2.2 2组有效性分析

实验组疗效判定有效率97.50%(39/40),对照组疗效判定有效率80.0%(32/40),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 论

肠梗阻主要为肠道功能性障碍,无法蠕动肠内容物,诱导的一系类生理及病理改变,临床依据其梗阻情况将其分为不完全肠梗阻及完全肠梗阻;基于临床医学发展限制,现代西医针对肠梗阻无特效药物治疗,以灌肠、禁食为主要治疗方案,临床疗效不佳[3]。我国传统医学无不完全肠梗阻疾病记载,依据其腹胀、腹痛、肛门排气障碍及胃肠道反应等,将疾病纳入“便秘”、“腹胀”、“关格”、“腹痛”等范畴,认为疾病发生主要是由于肠道内湿热蕴结,肠道气机失调,长期以往耗损肠道津液导致,主要与机体脾胃运化失司相关,其临床诱因较多,与内伤饮食、劳逸过度、七情失调、外感寒热、虫积等相关;因肠道传导失司,无法助气下行,导致肛门闭气,不通则痛,导致腹痛等症状;临床主要治则以理气运脾行壅、通里攻下、清热利湿解毒为主[4]。艾灸作为传统医学特色疗法,其临床开展以调理肠道气机,疏经通络、温阳止痛的作用效果;神阙穴为机体主要穴位,其临床主治泌尿生殖系统、胃肠疾病,艾灸神阙穴可起到加速局部血运、扩张毛细血管、行气活血、温经止痛、软坚散结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艾箱灸局部刺激神阙穴,因其为任脉之穴,可起到培元固本、调脏腑的作用,深层组织含有较多的血管的神经,且因局部生理解剖学特异性,无脂肪覆盖,温热传导较快,临床操作简单,温热效果恒定,增加神经刺激及传导,起到软坚散结、疏通经络,助气机下行,促使肠道蠕动,改善肠梗阻情况。本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腹胀、腹痛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实验组排气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疗效判定有效率97.50%(39/40),对照组疗效判定有效率80.0%(32/40),差异显著(P<0.05);辅助艾箱灸效果疗效更佳。

综上,艾箱灸于不全性肠梗阻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于证候转归有显著增益效果。

猜你喜欢

神阙穴肠梗阻腹痛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长寿名穴保健康——神阙穴:揭开“命蒂”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