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在换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09-23王小丽陈怡莹

关键词:肾衰竭换药肾病

王小丽,陈怡莹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300)

理想的血管通路是长期血液透析安全有效的条件之一。对于血管条件不良的透析患者,除动静脉内瘘之外,深静脉留置导管则是理想的血管通路[1]。但如何保证深静脉留置导管的长期有效性、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其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方向。目前感染仍是静脉导管通道的最大威胁,而如何增强抗感染能力是目前护理血管通路的研究方向[2]。我科通过加强护理干预,降低了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等情况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采用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8~79岁之间,平均(52.78~10.32)岁;患者疾病:慢性肾衰竭29例,急性肾衰竭2例,糖尿病肾病6例,梗阻性肾病4例,狼疮性肾病2例,高血压肾病6例,多囊肾1例。试验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1~82岁之间,平均(52.69±10.17)岁;患者疾病:慢性肾衰竭31例,急性肾衰竭3例,糖尿病肾5例,梗阻性肾病6例,高血压肾病3例,多囊肾2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及疾病等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换药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严格无菌操作:护士在进行换药操作时,需戴口罩、帽子,患者也需佩戴口罩,换药时头偏向换药对侧,过程中双方不能交谈;揭开敷贴后检查导管有无移位,穿刺处有无渗血、红肿及脓性分泌物等情况;以0.5%碘伏由内向外环形消毒,消毒范围>10 cm,待干后,贴盖无菌敷贴。② 在导管暴露后,先以0.5%碘伏纱布浸泡静脉导管接口2 min,后戴上无菌手套揉搓管口,进行充分消毒,打开肝素帽,先将导管内肝素液及残余血液抽出,再用5~10 mL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冲洗过程中有堵塞感,切忌强行推注,以避免血栓进入管腔),确定静脉导管完全通畅后,开始进行血液透析。③ 血液透析结束后,以10 mL生理盐水进行导管冲洗,确保管腔内无血液后,再以肝素钠按管腔容量来封管。消毒管口后,使用肝素帽迅速闭合导管。用无菌纱布包裹导管头后,再妥善固定(固定部位需活动较少,不易被忽视)。

1.3 数据处理

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患者感染、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感染、血栓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换药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导管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依从性提高,从使导管使用时间延长,减少了患者的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肾衰竭换药肾病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