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梢血检验与静脉血检验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比较分析

2020-09-23陈子欣

关键词:末梢血常规阳性率

陈子欣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大庆 166200)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中常用的检验方式,可用作多种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血常规检验可分为末梢血检验和静脉血减压两种[1]。其中末梢血检验一般是采集指端末梢血检验,操作简单,而静脉血则需要抽取肘部静脉血液进行检验,采集时痛感明显[2]。临床中,针对小儿病患,一般使用末梢血检验较多,但有学者认为静脉血检验更为可靠。故此,文章对比了末梢血检验与静脉血检验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并选取了2017年8月~2019年7月50例我院的血常规检验患者进行观察,详细内容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50例我院的血常规检验患者进行观察,病例数纳入时间2017年8月~2019年7月,分别对患者进行末梢血检验和静脉血检验,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选取患者均为病毒性感冒患者,其中有男性2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6~65岁,平均年龄(36.4±2.3)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病毒性感冒。患者及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研究可以进行。

1.2 方法

首先,采集患者末梢血进行检验,选择左手食指进行穿刺,穿刺前彻底消毒。而后采集患者静脉血,取左臂或者右臂静脉,绑扎止血带,而后对穿刺点周围3 cm范围进行消毒清洁,按照一般方式进行采血即可。采血后在1 h内进行检测。本次检测设备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两种检查方式所用稀释液、试剂和清洗剂相同。采集样本后,充分摇晃混合血液样本,首先取出部分血液样本进行检验,每个样本反复进行三次检测,最后取三次检验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方式的阳性检出率。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在50%以上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以SPSS 21.0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x2和t值检验,P<0.05代表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检查阳性率为98%(49例),对照组为82%(41例),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3 讨 论

近几年,临床检验技术不断发展,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越来越强。同时,针对不同的患者,所采取的检查也不同。例如对于血常规检验,面对年龄较小,或者高龄患者,考虑到患者耐受性较差、依从性较差等因素,一般采用末梢血检验,其它患者则采用血常规检验[3]。但是,不同检测方式下其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率比较[n(%)]

血常规检验主要是对血液组分细胞构成比进行检验,以此来判定患者是否患病。但血液在人体的循环过程中,受某组织器官出现病变、血液部分病理性变化等因素的改变,导致了不同部位采血检验结果会出现差异。此次研究分别对50例患者进行了末梢血检验和静脉血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检查阳性率为98%(49例),对照组为82%(41例),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这是由于静脉血的循环情况良好,稳定性好,而末梢血在同样存放条件下,更容易出现溶血问题;此外,末梢血样本采集量比较少,采集时需要进行挤压,这可能导致淋巴液等其它体液进入到试管当中,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静脉血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对全身血液循环的真实情况反应确切。此外,血液分析仪所用样本量更大,其检验结果也更为准确。因此,在血常规检验中使用静脉血检验更为准确可靠。李彩月等在其研究中也指出:静脉血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为99%,而末梢血检验的准确性为90%,两种检查方式差异性显著,P<0.05。其研究与本研究论证观点基本一致,仅有较小的数据差异,可能是受病例数和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样本更加的稳定,可以真实反应患者全身血液循环情况,其检验结果比较准确,建议在临床中尽量的推荐患者采用静脉血检验。

猜你喜欢

末梢血常规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