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22姜丽红

神州·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导图思维分析

姜丽红

摘要: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过程可以很好的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理念,将原本复杂的内容用简单的线条和图画呈现成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同时也能将复杂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并激发创造力,对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整理了笔者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一点感悟。

关键词:思维导图;地理复习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上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基于放射性思考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用线条、图形、词汇等元素,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图画,能够增强使用者的记忆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和总体规划能力。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过程能很好的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理念,将原本复杂的内容用简单的线条和图画呈现成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同时将复杂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便于使用者理解、记忆并激发创造力,对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问题提出

高中地理难学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往往是能听懂老师讲的,但一到自己做题时就不会分析,主观题稍复杂点就错,客观题更是提笔无字不知从何处入手去作答等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惰性比较强,复习过程中不主动思考问题

(二)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分析缺乏正确的方法,这与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有关

(三)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知识的梳理缺乏系统的指导,造成学生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脉络不轻、知识零碎,无法有效地组织、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四)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缺少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混乱,面对新的问题情境不会分析

那么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的地理复习高效、如何改进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如何使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提高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问题就成了长期困惑我的教学问题。笔者就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使用提出了一点体会。

二、思维导图在地理复习课中的作用

(一)改变传统的复习方式,提高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灌输式”复习模式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得到的知识都是未经思维加工的、被迫的、机械记忆的一些枯燥的原理和规律,复习效果差。复习课毕竟是学生学过的知识,学生结合教材、复习资料能进行简单的自主复习并构建知识框架。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训练,学生逐渐掌握了构建思维导图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构建出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学生对构建思维导图的兴趣越来越大。由此学生的复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大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最终使学生的地理复习高效。

(二)激活学生的记忆力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多而零散,学生不爱背或背的也不理解,一轮复习后学生记住的基础知识少之又少。而思维导图利用较少的文字、图像、数字、符号等有助于记忆的视觉元素能有效的激活学生的记忆力,同时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考地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即考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知识技能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而我们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往往更侧重复知识,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在面对高考试题中新情境、新问题时不会分析,更不会调动大脑中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去解决问题。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该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构建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思考参与了知识的回顾和提煉过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

三、思维导图在地理复习课中应用的教学过程

(一)教师备课

教师结合教材、课标、考纲制定复习目标,确定本章复习内容的主题或关键词。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主干知识,找到主题与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绘制思维导图构建本章知识框架。

(二)明确任务,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

由于一轮复习课是学生学过的内容,教师通常在课前布置任务(主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学生明确任务后查找资料、熟悉复习内容,自主构建思维导图。

(三)小组合作学习,完善思维导图

笔者所在学校艺术生、学困生较多,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不明白的问题,构建思维导图过程中也会遗漏一些学习内容,此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小组成员相互交换思想,通过讨论、协商重构思维导图,形成最终讨论结果。

(四)教师归纳总结

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选取一到两张思维导图与全班同学共同分析,找优点、不足、适当补充完善思维导图。通过分析学生思维导图,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难点统一进行分析。

这样的复习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自主复习和合作探究过程中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复习可能是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小组讨论可能是不着边际的漫谈,复习效率低;笔者所在学校为普通高中,又有许多艺术生,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差异很大,该模式推广困难,一些同学的思维导图只是糊弄,合作探究也是边缘人物,复习效果较差等等。

但在高中地理复习过程中用好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理清思路、巩固双基,使教和学都能实现事半功倍!思维导图能反应地理知识的关联度、外延性和深度,他是一种促进思维的工具,能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式,最终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以上只是笔者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地理复习课中的一点浅见,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笔者会结合教学内容及所教学生的特点等方面继续探索思维导图的使用策略。

参考文献:

[1]托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耿夫相.学海无涯“图”作舟——谈思维导图在地理复习中的应用[J].中国基础教育,2006,(3)

[3]孟祥东.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综合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87-89

猜你喜欢

导图思维分析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