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阅读教学中“三维评价”的意义

2020-09-16王志清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王志清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贯彻和落实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全方位培养学生,为学生全面、终身的发展夯实基础。要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评价,由此而产生的“三维评价”,则是落实和深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也是进一步提高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阅读教学;三维评价;语文教学

高屋建瓴地提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中国国情及教育现状出发,细致地描绘了中国教育的发展蓝图。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分别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学习型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其核心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终身自主学习。要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人才培养坚持“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必不可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三维目标”的提出,明确了对学生的培养,要从过去的单一,通过现在的变革走向未来的多维。要想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而“三维评价”正是落实和深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也是进一步提高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阅读教学,旨在教会学生懂得运用语言文字获取有价值的相关信息,从而认识世界,发展自身思维,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从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小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教会他们懂得适时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积累知识,发展良好的语感。不仅如此,小学阶段还应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能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借助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理解浅易文言文,以及能背诵一部分优秀诗文,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更好帮助学生发展个人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由此可见,要达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和终极目标,使独立阅读能力成为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阅读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如何探索和完善阅读教学体系,使阅读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因此,围绕阅读能力展开的“三维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层面

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及反馈的作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以上三个功能,检验和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改善教师的教学、课程设计,完善教学的过程。 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认为,阅读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体性阅读”能力,二是“相关性阅读”能力。他提出的“三维评价”模式,是建立在“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这两大基础上,是基于教学的“三维目标”而产生的。

泰勒的“阅读能力层级结构理论”明确指出,“本体性阅读”能力应包括“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以及“探索性阅读”这三种能力。教育的目的,旨在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使学生从外因至内化的转变,从而改变学生的行为。因此,教学评价要建立在衡量学生行为实际发生变化的基础上。教师除了要在教学中突破“语文味”的局限,超越表面上的“审美熏陶”层次,上升到“按阅读能力”层次,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学,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要从阅读的本质出发,评价时应视阅读为一项认知活动,对阅读的本质从内部认知的角度进行。

二、实践层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的围绕各种能力实施的“三维目标”,归根到底,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利用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1995年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了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这个创意最初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设立这个读书日的目的,是希望世界各国人民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推动全民进行阅读和写作。

2003年初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到底,此后多年,大力倡导民众创办儿童刊物,各出版社发行了大量优秀的儿童读物,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2011年,我国人均阅读量为4.35本,阅读率较2010年增加了1.6%,至2019年,据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阅读量已近8本。近年来,我国各城市图书馆也在不同时间举行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推动民众参与阅读。

许多城市的地区,学校开始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三维评价”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形成一些“三维评价”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例如厦门师范第一附属小学设计的课外阅读目标,把小学六年分成三个年段,即高年段(5-6年级)、中年段(3-4年级)、低年段(1-2年级),并根据各年段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对识字量、阅读兴趣、思维能力等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案,细化评价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效评价。仙桃市课题规划领导小组立项的市级课题《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研究》,以仙桃市郭河二小的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把学生分成三个实验对比组,分三个阶段,利用自定的“三维评价”体系对实验组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进行阅读能力三维目标的实施。

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使教育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阅读能力“三维评价”为导向,在课堂内外实施,形成小学生阅读能力“三维评价”体系和机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阅读水平。只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將能力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与目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才能成为现实。

三、结论

在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水平,终身受益。这也是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三维评价”是语文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因此,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集中体现了新世纪“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充分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及人才观。在教学中,从学生的个体成长和发展出发,让学生通过适当的评价进行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师和学生从反馈中获得有效的信息,从而促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水平的提高。这既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又有助于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施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三维目标”这个语文教育教学体系下,制定和完善“三维评价”的实施方案,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读书活动,加大学生阅读量,丰富学生阅读实践,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阅读能力训练,并适时地采用评价的方式进行了解、反馈,掌握有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也可以通过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分析影响能力及表现的因素,制定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将之应用于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还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在制定阅读教学的“三维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更多有针对性且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姚跃林.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郭惠宇.阅读教学与思维品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