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策略研究

2020-09-16崔丽萍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和谐氛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崔丽萍

摘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师课堂管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个体身心发展的起始阶段,只有让他们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才能保障其全面、健康地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习惯养成、语文素养、个体全面发展等,而要达到此目标,就必须依托和谐的课堂氛围。文章指出教师可通过注重人际关系养成、采取多样教学手段、建立民主领导方式、给予学生合理期望等途径来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谐氛围;营造策略

具有独特性的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认为,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而课堂教学作为教师的“主阵地”,在这样固定空间和有限时间内,教师应该怎样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呢?在探析具体策略之前,应该先认识和谐课堂氛围对学生及其学习活动有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一、和谐课堂氛围的积极作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营造和谐的氛围,一是能够保障课时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二是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三是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四是能够提升师生间和同学间的情谊和友谊;五是能够促进个体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探索营造和谐语文课堂氛围的具体策略,对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二、营造和谐语文课堂的策略

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学校的目标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句话对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就是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致力于“和谐人”的培养。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

(一)注重人际关系养成

课堂教學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而新课程又倡导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合作学习等,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课堂氛围和谐的第一步。相信很多家长和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个别学生十分害怕某位教师、上课不敢回答教师的问题、下课不敢和教师沟通等等。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很多,可是,这样不仅损害了师生间的情谊,对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也是一种阻碍。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因素,如果教师未关注到这个层面,不解决好此问题.那么就做不好和谐课堂氛围营造的工作。

例如,在教授《征友启事》这一课时的内容时,为了达到让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交友”比赛。把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首先写下自己的“交友条件”,然后向小组内其他成员公开“招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和谐的同学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更要让他们懂得“当你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别人的时候,别人同样也在‘希望你能达到那么一个状态”。最后,教师可以对此问题进行深化:如果老师想做你的朋友,你认为老师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二)采取多样教学手段

新课程改革倡导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多样教学手段的应用,之于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是互助互利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音频资料和创设多样的情境等,都能够让课堂学习氛围变得轻松起来。相信每一个教师都会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和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然而,不管用怎样的手段和方法,都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加以应用。就像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的那样:“有了真正的方法还是不够的,还要懂得运用它。”

例如,在教授《朱德的扁担》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扁担”,并让他们体会“挑扁担”的辛苦,笔者设法找到了实物。当学生看到实物后,他们都表示愿意亲身体会。这样的学习手段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还能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建立民主领导方式

教育学把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权威性、民主型和放任型,民主型的教师不仅充分做到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还始终贯彻“爱与责任”这一教育使命。在民主型教师的领导下,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班级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等。但是,这里需要教师注意的是,纪律和规则并不是民主型教师的“法宝”,它只是在特殊情形下才使用的一种策略而已。正如英国哲学家洛克说的那样:“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就能发生作用了。”

在学习完《古诗两首》这一课时的内容后,根据教学安排,学生须能够背诵这两首诗歌。可是,在检查学生背诵的情况时,笔者发现,班里的一个成绩还算不错的学生竟然不会背,并且公开表示不想背书。面对此情形,笔者没有对他实行“抄课文”的惩罚,而是首先对他“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表示肯定,然后,又耐心地询问他不想背书的原因。原来,他不太理解《敕勒歌》所描绘的画面。根据这个学生反映的问题,在以后“安排背书”任务之前,笔者都先准确了解学情,然后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定任务”。

(四)给予学生合理期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都会希望自己的课堂按照自己的“既定计划”一步步进行。可是,如果教师对学生“整齐划一…‘一把尺子量到底”,就可能会出现扰乱和谐课堂的种种因素。就像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的那样:“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所以,教师在寄予学生学习期望这个方面,一是要合理地设置和个别针对性地对待;二是要学会科学地评价,关注发展成长这一层面的问题。

在讲授《天鹅、大虾和梭鱼》这一课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形式下讨论解决“大家都在拼命拉,为什么大车却分毫未动?”这一问题,笔者对分组进行了“精心安排”。让一些平常表现较好、课堂注意力相对集中的学生,和那些平时课堂容易“开小差”、理解力相对较差、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分到一组,争取做到“异质互补”。并且,不能寄希望于学生完全地“自救”,教师一定要适时和巧妙地引导。

总而言之,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师是营造这个和谐氛围的主体者、谋划者、研究者和开拓者,因此,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应该始终秉持“爱与责任”这一教育理念,切实做到“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诚然,笔者所探索的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路径并不一定是最好和适合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只希望笔者的这些观点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凌宗伟.语文教师的使命——点燃生命的激情[Ml.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l.教育研究,1997(09).

[3]何文科.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l.职业教育研究,2005(02).

猜你喜欢

和谐氛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的课堂互动
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