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2020-09-12杨国连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有效性小学数学

杨国连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小学教学在国民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及实践活动,若是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结果,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的设计。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以便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水平,促进学生的进步及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表述笼统化。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达成的一种目标,教学设计就要围绕此目标进行设计、展开。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认为,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是考虑的首要问题,目标不只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表述,也是说明课程与教学成功的关系。但是,多数教师在设计中并不注重这一行为。教师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却不能详细表述教学目标,更不能将教学进行逐步分解,最终不能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及途径,会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一名四年级教师在进行四年级的加减法的教学设计时,将教学目标定义为:(1)在学生知识基础之上概括加减法的意义,对加减法的认知由感性上升为理性;(2)学生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3)学生可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此的教学目标虽然体现了数学的逻辑思维及专业性,但是却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突出教学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学目标表述模糊,很难描述教学后是否已经达到此教学目标。

2.教材分析照搬化。教材是教学中的重要工具,是教与学的重要媒介。但是,多数教师仅仅认为教材是教科书,会大大限制教学的活动。事实上,教材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包含了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以及教学辅助材料等,是比教科书更广泛的范畴。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需要详细分析教科书以及分析数学课程标准等资料,并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全面了解各种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才可以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教材分析的好与坏也是体现一个数学教师的职责素养的重要指标。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应当依据自身的能动作用進行个性化及创造性的表现。但是,多数教师却是不善于思考及掌握,在分析同一教材时往往只看到教材的分析部分,却没有进行深度思考,最终导致最终教材分析一模一样。这并不是纯属巧合。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三年级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往往只看到教材的相关内容,却没有看到刻画长、正方形面积大小的本质是度量,公式计算仅仅是为解决算法的一种简单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中,需要实现本质到形式的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以便可以让学生体验问题探究及解决的乐趣。但是,教师仅仅是照搬教材用书,却没有用心思考每个问题及场景,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3.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可能是存在极大差别的。一些学生偏爱几何与代数,一些学生钟情于图形与几何。因此,教师则是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便找出合适的教学模式。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存有“统一”的概念,常常用该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复试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及途径,也学会绘制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对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也有一定的认识。此种空泛的话语阐述,学生的学习情况显然是空泛的,对学生的学情缺乏了解,没有意识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没有掌握哪些知识,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就得出学生对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认识显然是片面的,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4.教学活动设计形式化。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互动而产生的教与学。因此,良好的教学活动应当充分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小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乐于观察、敢于实验、勤于猜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帮助每个学生积累丰富及快乐的数学活动经验。但是,目前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却是过度追求教学活动的丰富性,而数学趣味不足;教学活动过于理想,没有与教学条件相结合,最终导致教学行为的结果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教师数学教学活动过于单一,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融入数学学习乐趣中,大大降低了学习的乐趣。

二、提高小学教学设计的策略

1.使用内外结合法,清晰具体的表述具体教学目标。目前,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种表述方法,分别为行为描述法、认知描述法以及内在结合法。其中,行为描述法指的是利用观察法及可测量的方法定义教学目标,此种模式一般适用于知识技能的领域,更多的是让孩子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认知描述法侧重于通过心理的过程来进行描述,主要是适用于情感的领域。这两种方法一种是偏向于知识技能,另一种是偏向于情感认知,各有优缺点。因此,内外结合是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吸取两方的优点,兼顾了教学的全面性,可以具体地反应小数数学的教学目标。内外结合需要对学生的外显行为及内在心理活动进行描述。

2.掌握基本步骤,创造性地分析教材。教材分析的前提是学习课程标准,在明确课程目标之后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分析,最后便是借助教学参考资料辅助理解教学的知识点及精髓。我国义务教育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数学课程标准,它是从国家层面对数学课程教学的性质及基本理念继续详细的阐述,是体现一个国家发展必须扎实掌握的基础。对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设计过程中首先便是对教学标准进行全面理解,精确分析数学教学内容,最终围绕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特质进行教材的分解,知识由浅入深,学习的乐趣不断放大,逐步引导学生在快乐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最终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及乐趣。

3.借助调研,有理有据地分析学情。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更多的应当是育人。善于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质引导其进行学习。教师分析学生不能仅凭课堂的教学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判断,更多的应当是进行问卷、访谈以及观察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时候,再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有理有据地分析学生。问卷分析不是科研活动的问卷调差,不是一板一眼对学生进行无意识的判断,而是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进行设计;访谈则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及真实想法;观察不仅是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可以观察学生课下的或送,同时结合学生平时的作业及试卷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最终做到有的放矢。

4.突出数学本质,体现数学特色。教学活动设计归根结底是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在突出数学本质的同时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及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结合,多方面体现数学的乐趣,而不是无味的体现数学教学的形式,这没有任何意义。小学生具有独特的思维能力及许多奇妙的想法,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在数学中感觉数学的魅力及乐趣,最终可以体现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可以得到不同发展”的基本理念。学会观察、猜想、证明及归纳,不仅可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将数学学好,还可以感受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最终达到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习的良好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设计是一种知识的创造性活动,在遵循科学发展轨迹的同时,融于学习的动力及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轻松学习,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沈杰.以“讲义”的形式来复习——初中数学复习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4,(14).

[2]张博.大学生学业规划目标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有效性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