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活动与小学数学教育的融合

2020-09-10李英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33期
关键词:德育活动小学数学

李英

摘要:德育活动需要与小学数学教育相融合,提及这一点肯定很多老师都会表示疑问,为什么要将德育教育活动与小学数学相结合呢?其实,在数学科学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会接触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述,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能够从潜移默化的角度帮助学生建立道德品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切不可放过数学课堂上的德育渗透教育机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活动

很多教师都会有疑问,如何将德育活动与小学数学教育进行巧妙的融合呢?如何在不违和的情况下,将德育教育活动巧妙的汇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呢?其实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教育并不难,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合作,团结他人的道德品质;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探究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在知识探究中建立积极探索,不断学习的道德品质;教师还可以通过知识总结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建立严谨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总结,积极学习道德品质。可见小学数学课堂可以与道德教育活动进行巧妙融合,还能够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掌握,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建立可贵的品质。

一、合作中的德育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数学问题的提出请学生进行合作。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个人的学习总是十分孤单,但如果教师请大家进行合作,那么学生就能够在合作中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数学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将在数学课堂的合作中建立合作意识,养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可贵品质。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学习,共同探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在合作中教师发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投入到小组合作中,凭借小组合作过程中对于知识理解效果较好学生的帮助共同完成知识的探究和讨论。在这种趣味化的合作中,教师发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且能够凭借小组合作,对于不懂的知识产生初步认知。可见学生的合作能够使学生放松学习状态,更专注的投入到数学知识与问题的探究中,还能够帮助学生为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述时,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合作成果,发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结合合作,对于时分秒这三个单位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知,能够发现时分秒三个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经过课堂上的合作,学生不仅建立了合作意识,还能够凭借合作的收获,建立合作品质和互助品质。

二、探究中的德育

每一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迎难而上的道德品质,则很容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进行躲避。因此小学数学教師可以通过数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探究中建立迎难而上的道德品质。一旦当学生建立了“迎难而上”的品质之后,学生则能够在面对人生的磨难中更积极更主动的对抗难题,实现突破。

例如,在学习《倍的认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请学生在数学探究中进行知识探索,在课堂上教师展示出了多个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分别是使用塑料小锅进行搭建的,教师在课堂上提问,请大家分析一下这些使用小棍搭建的图形都具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搭建数量是怎样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究,尝试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学生在实践中凭借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对于图形的了解进行判断,同时每个学生还能够结合水平进行小棍的摆动,希望通过实践操作,完成数学探究。当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探究之后,教师发现学生没有尝试探索和小棍操作,于是教师使大家通过思考和讨论实践的探究形式参与数学探究。经过自主实践和合作讨论,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摆脱畏难情绪进行实践。结合大家的探究成果,教师发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从直观到抽象完成“倍”的认知,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倍”的含义,且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探究中建立可贵的探究意识和品质。

三、总结中的德育

当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数学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请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一开始学生可能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知识总结,但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总结的要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中掌握了知识总结的技巧和方法也建立了积极运用逻辑思维,严谨进行知识总结的可贵品质。

例如,在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部分知识之后,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知识总结,要知道对于小学生而言,知识总结十分重要,因为只有通过知识总结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完成查漏补缺。在课堂上,教师借助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引领学生进行应用,鼓励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探索中积极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只是使用长加上宽,但是并没有成以2;而有的学生则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式弄混了。对于这种计算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详细纠正,向学生讲述了严谨思维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详细梳理了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经过教师的积极讲述和学生的认真参与,学生能够凭借知识总结环节完成数学知识的查漏补缺,还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熟练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建立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细致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不可以放过数学课堂上的道德品质教育机会,教师需要积极结合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渗透,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合作活动的实施,数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数学总结活动的进行着力培养学生的不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凭借潜移默化的德育引导建立高尚的品质和素养。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知识教育内容能够起到不同的教育效果,也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起到不同的影响,故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德育选择,尝试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在数学课堂的参与中感受到知识学习的快乐,也能够在数学课堂的德育融合中建立高尚的道德品质,成长为素养完善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尚军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

[2]席云英.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探究[J].华夏教师,2019(31).

四川省蓬安县徐家镇中心小学校 637800

猜你喜欢

德育活动小学数学
少先队德育活动的开展与有效性提升思考
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思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爱国从小事做起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