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沙拉嗪肠溶片结合姜朴附子汤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探讨

2020-09-10屈云徐艾华

康颐 2020年4期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临床效果

屈云 徐艾华

【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肠溶片结合姜朴附子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找出一种根治炎症性肠病的新方法。方法:选取我单位收治的9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姜朴附子汤,水煎煮,一日2次,饭前内服。两组均连续服药6周后内镜复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非常显著的下调血清IgG指标,显著上调C3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本课题能明显改善体液免疫水平,使IBD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感觉明显好转,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结合姜朴附子汤治疗炎症性肠病呢吗、能够取得显著临床效果,找出一种根治炎症性肠病的新方法。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美沙拉嗪肠溶片;姜朴附子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常见病、多发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1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病变范围广泛者被公认为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目前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联合用药來控制症状,如水杨酸类、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类等。本文采用姜朴附子汤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炎症性肠病50例,对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进行了观察,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病例

选取我单位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3年慢性非传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肠病的诊断及疗效标准”和/或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2.5±8.6)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3.0±2.5)年。将所有患者按时间段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急性发作)每日4次,每次1g(4片),(维持治疗)每日3次,每次0.5g(2片)。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姜朴附子汤(药用益智仁l0g、人参l0g、补骨脂15 g、高良姜l0g、附子l0g、当归l0g、白芷10g、沉香l0g、枳实6 g、白术15g、香附12g、厚朴6g、陈皮12g),水煎煮,一日2次,饭前内服。两组均连续服药6周后内镜复查,评价疗效。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主观评价。②对两组患者内镜检查评价。③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显著水准。

2 结果

2.1血清抗体IgA、IgG、IgM和补体C3含量变化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抗体IgA、IgG、IgM和补体C3含量变化(见表1)。

2.2患者主观评价

服药6周末,两组患者主观评价,观察组患者感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结肠镜复查情况比较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结肠镜复查情况比较(见表3)。

2.4疗效评价

治疗6周后,研究者对两组患者总体疗效评价(见表4)。

3 讨论

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及精神因素有关,目前多认为与免疫调节异常有关。IBD属于中医“休息痢”、“肠风”等范畴。本病患者多有痢疾史,时发时止、久泻久痢,终年不愈。其病因与六淫邪袭,尤其是湿热之邪、饮食所伤、情志郁结及禀赋不足等有关。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初病发作期多实,久病缓解期多虚,本虚责之于脾、肾气虚或阳虚,标实责之于湿热壅滞、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故病久治疗以补气、温肾,和胃健脾为主则,兼顾清热燥湿、散瘀止痛、涩肠止痢。方中补骨脂补命门、温肾壮阳、补脾止泻,益智仁补肾虚、温脾止泻,肉桂温中补阳,治胃肠虚弱、腹痛冷泻,人参、附子大补元气,温中散寒;当归、白芷、沉香行气止痛,散寒止泻;枳实、白术、香附顺气宽胸,和胃扶脾;高良姜、厚补、陈皮理气活血,消瘀止痛。全方具有温补肾阳、和胃健脾、清热燥湿、散瘀止痛、涩肠止痢之功效。

本品口服后,药物在回肠和结肠释放,仅有少量药物被吸收入血,入血的药物主要经肝脏首付效应代谢而形成乙酰基水杨酸代谢产物,其余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为83%。乙酰化代谢产物从尿中排出,未被吸收药物随粪便排泄。

参考文献:

[1]李孟彬。溃疡眭结肠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03

[2]程军,李鹏.美沙拉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疗效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13(3):419~421.1:81

[3]江学良,王志奎。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与对策。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06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消化杂 志,2001,21(4):236.

猜你喜欢

炎症性肠病临床效果
血清抗体检测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3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免疫抑制剂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