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电学滑动变阻器移动的最值问题

2020-09-10陈志荣

启迪·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最值问题欧姆定律教学

摘要:初中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最值问题的解决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也是中考中用来区分学生能力的题目。所以为了提升学生能力和中考物理成绩一定要对这类题目进行方法指导,力求突破这个难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滑动变阻器、欧姆定律、最值问题、教学

初中物理考试中电学的压轴题一般都是滑动变阻器移动的最值问题,而这类题目很多学生一看就懵了,不知如何下手,往往都是花了很多时间一点头绪都没有,最后还是靠蒙一个答案,结果往往不太理想,那如何做这类题目呢?

一、分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遇到的问题主要是:

1、是看不懂题目及电路图;

2、是不能快速地判断出滑动变阻器能不能移到阻值最大处和最小处;

3、是不能找到题目的隐含信息,如电流表、电压表是有量程的,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灯泡有告诉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或额定电流等信息,看到要能明白其中的有用信息。

二、结合学生的疑问困惑,做这一类题目要明确以下三点:

1、是能看懂电路图,知道电路连接方式和电表测量谁的数值及滑动变阻器移动时电表示数是怎样变化的;

2、是“三保护”,保护电流表、电压表、用电器;

3、是从题干中提取出有用的关键信息。

这类题目主要是通过“三保护”的隐藏条件和欧姆定律来解决。电流表、电压表是不能超过电表的量程;用电器主要是不超过最大电流和电压。

三、现在通过结合例题来讲解这类题目的方法:

例: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1的规格为“10Ω 0.5A”,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0Ω 1A”。闭合开关,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阻R1消耗电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4W~0.9W

②电流表示数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2A~0.5A

③滑动变阻器R2允许接入电路阻值的变化范围为10Ω~20Ω

④電路消耗总电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1.8W~3W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②和④

解析:由图可知,电路是串联电路,电压表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题可知关键信息是各表的量程和R1、R2规格;

在保护各电表和用电器的“三保护”下保护R1就保护电流表了,因为R1的电流0.5A小于电流表的量程0.6A;又由电压表最大不能超过3V,所以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I1=U1/R1=3V/10Ω=0.3A,此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滑到最小值处,大小为R2=U2/I2=3V/0.3A=10Ω,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知最小电流为I=U/R=6V/30Ω=0.2A;所以电流的变化范围是0.2A~0.3A,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10Ω~20Ω;电功率P=UI,电源电压是6V不变,所以电路中电功率的变化范围1.2W~1.8W;R1的电功率P1=I21R1知R1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0.4W~0.9W;由此可知①和③是正确的,故答案选A。

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

1、是看懂电路图,各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量那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那个用电器的电流;

2、是能判断出什么时候取到最大值最小值。

参考文献:

[1]杨胜强.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典型错解及分析[J].物理,2015(5):56-58.

[2]刘胜雄.浅谈类比法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31(2):87-87.

[3]李庭生.初中物理电学教学实践策略举隅[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8).

[4]朱丽华.初中物理电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教师,2015(9):45-45.

[5]吕兴利.浅谈“磨题"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5( Z1 ):13-14.

陈志荣 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中学,广东

猜你喜欢

最值问题欧姆定律教学
带你学习欧姆定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12讲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专题复习
浅谈高中数学中最值问题的教学
谈最值问题与实际生活
椭圆中常见的最值问题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
第10讲 欧姆定律专题复习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