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探讨

2020-09-10郑成强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高中体育探讨

郑成强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应在学生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上下足功夫,及时运用有效策略,帮助高中学生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后,促使更多学生健康发展起来,充分发挥主体优势后,得以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人生。在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环节,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等优化教学设计,选择应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有效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特意对此做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探讨;研究

引言:高中體育教师要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定为主要教学目标去完成,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努力优化教学设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激发了高中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并且调动了他们自主锻炼、小组合作、综合实践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体育教学工作也将走向更大的成功。鉴于此,笔者凭借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

1、注重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师不妨将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针对体育教材内容做出合理的选择,耐心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同时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更好地完成锻炼任务后,进一步提升终身体育意识。另外,高中体育教师应该传授学生常规赛制的相关规则,期间关注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变化,尝试从不同角度出发,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把握一切机会刺激学生的体育运动主动性,让他们分组练习、小组合作、个性化发展,随之缓解文化课的学习压力,真正发现体育课程的魅力所在[1]。理论教学必须与技能教学有效结合,方便高中学生具体感知终身体育的重要性,也为后续的教学实践、师生间的长效合作打下坚实基础,避免课堂教学互动失效问题的出现。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阶段处于学生的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会发生变化,对知识的渴望很强,他们有很强的运动能力。处于好胜心较强的阶段中比较喜欢具有竞争性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趣味比赛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运动竞赛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感,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这种竞赛的锻炼远远超过其他教学方式,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体育教学时有必要采取一些竞争项目,利用学生的心理来激发其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恰当的语言教学,对学生情绪进行刺激,它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

2、积极调整体育教学形式内容

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高中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原因除了缺少时间和精力外,就是学生们对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学生们普遍认为高中体育教学很枯燥、很乏味,认为高中教学形式毫无新意[2]。针对这一种教学困境,教师可以调整体育教学形式,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教学项目,比如,组织学生打口袋,跳羊,或者接力跑等内容,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加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进而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除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外,教师还可以多举办一些体育竞赛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极高的兴趣和热情后,他们才有可能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所以教师可以适当举办一些小比赛,如趣味运动会、跳大绳比赛、拔河比赛等等形式,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达到构建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也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实际训练培养学生体育习惯

体育技能的掌握离不开长期的训练与坚持。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实际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比如,跳远和跳高都对学生的弹跳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跳远技能教学中,笔者通过对腿部力量和腰腹力量的讲解,训练学生弹跳能力,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在应用技能的过程中查漏补缺。随后,笔者将课堂让给学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帮助,提高了学生弹跳力的训练效果。另外,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必须穿着运动装、运动鞋,在教学开始前还会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训练。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进行训练,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4、培养学生自我监督审美素质

良好审美素质不仅促进人们能够追求真理,还能够发扬善性,促进健康,提升人的各类素质。借助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审美修养、辨别假恶丑能力以及辨别真善美能力,净化心灵并且陶冶心性[3]。体育教学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来塑造更加健美形体,培养学生良好身体姿态。借助竞技性比赛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遵守规则良好行为,借助不同项目来体现出千姿百态人体运动,促使学生能够欣赏到美的旋律与美的动作,更为重要的,掌握正确运动技巧,保证动作能够准确并且富有美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总之,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将理论性和健身性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运动知识,还能够掌握运动原理与运动保健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利用科学锻炼方式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应用医务监督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学校和教师都要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并且提高对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视。另外,体育教师应该正视体育课堂教学,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同样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学不足进行改进,及时根据高中生当前的兴趣点加入一些多元化的时尚元素。通过体育运动,将使高中学生同时收获身体和心灵上快乐,势必促进高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向东东,李庭军.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科技信息(上旬刊),2019,34(25):220-220.

[2]苏政,胡昊天.浅析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当代体育科技,2016,16(08):102-103.

[3]于伟明,张岚.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15(13):149-150.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意识高中体育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