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020-09-10马娇

南北桥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培养

马娇

【摘    要】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美术必须具备的能力,它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必须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小学生进行联想。

【关键词】小学美术  想象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69

小学美术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艺术课程,它对小学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积极影响。而想象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对美术创作的激情,为他们的美术作品赋予灵魂。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改变刻板的美术教学方法,让学生的美术学习走进自然,走入生活,充分运用感官去体验,通过联想提高想象力。

一、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联想

想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而是以生活为基础,是基于生活的联想。小学生还处于刚开始探索世界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还不足以支撑他们随意发挥想象,所以教师必须要让教学走进生活,引领学生发挥想象力。当然,想象是能够打破现实的存在,所以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想象并不是现实的简单翻版,而是基于生活通过想象而构建出来的新的事物。在进入生活的教学引导中,教师可以采用提出疑问的方式改变想象思路,避免学生走入想象误区,让想象思维模板化。例如,在以“太空”为主题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了解的“太空”画出来,然后再用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他们对“太空”的想象认知清晰地呈现出来。“太空”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未知事物,更能让学生随意地发挥想象力,去想象外太空的样子。学生画出来的“太空”中有星球、有星系、有飞船、有外星人等,教师可以接着让学生对某一内容展开更加深入的想象,如太空中的“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学生发动思维,大胆想象,画出自己心中所想到的“外星人”的样子。在整个美术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夸张的表现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通过变形、错位、组合等方法,将自己的想象展现在画纸上。教师会发现小学生的想象力极其丰富,他们画出来的外星人有的和人类一样,有的是奇形怪状,方形、圆形,甚至椭圆形;动物、家具、器械工具,甚至汽车等。学生基于生活内容展开联想,他们的想象力还蕴含着他们独具的天真童趣,表现出来的想法往往很独特,很有趣。

二、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发展想象

走进自然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认识美的变化。学生在大自然中不仅能观察到许多动植物,还能观察到大自然的色彩。大自然随着季节、植物生长,自然景色不断变化。它是最好的美术教材,学生随处一见的景观,都能用作他们画笔之下的素材。在自然中,学生的美术创作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他们在自然中发现美,之后能够通过想象发展创造出美。例如,在教学生画“大树”的时候,在美术教学没有走进大自然之前,学生画出来的“大树”就是棕色的树干加绿色的树冠,画出来的“大树”形象千篇一律。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树的特征。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要为他们讲解将大树高矮粗细画下来的正确比例。学生到自然中观察后,就会发现除了叶子,大树上还会有树枝、花朵、果实、鸟窝、小鸟等要素。学生在了解过大树特征之后再画画,画出来的大树有各种姿态,他们能够想象出“大树”更多的东西,让他们的画作不再拘泥于一个形式模板,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通过感官感受,提高学生想象力

通过感官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视觉感官和触觉感官,在学生的美术学习中有重要作用。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时候,教师结合学生的感官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的作品带有“生命力”。学生所要传达的想象内容,能够更为他人所知、所感。这就好比学生在看别人的优秀画作时,能够感受到画者想要传达的内容、情感,仿佛身临其境。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欣赏名画名作。许多传世作品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虽然学生无法见到实物,但是教师可以带领他们欣赏图片。学生可以通过视觉感官,欣赏到毕加索、梵高等大师充满个性和思想、情感的画作。学生在欣赏这些美术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想象自己是否能够通过美术学习留下优秀的画作呢?那么,教师便可自然地引导学生向名家学习,从模画开始。但是,因为学生具有特异性,他们在模画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的联想,教师便可以鼓励他们在优秀的画作上进行自己的想象创作。例如,在欣赏过《梵高的星夜》后,教师让学生在此画作的元素基础上,画出自己心中的“星夜”。在欣赏名家的优秀画作时,学生不仅能够收获更多的画画灵感,还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学习美术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它能够推动学生的想象力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如学生在以“四季”为主题作画时,笔下画出来的“四季”总是美感不足。那么,学生便能够使用想象能力,思考如何能够将自己心中的“四季”画出美感。

四、改变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想象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美术教学通常使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的想象能力被遏制,想之无物、像之无神。并且传统教学所采用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要从树立学生正确的美术思维开始,比如美术教学不只是画画,还有其他很多内容,如制作美术工艺品。优秀的美术能力不应该只用画画能力来判定,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有趣想法教师也要给予肯定。这样,学生的想象力不被成績拘泥在一张画纸上,而是能够自由开放地进行想象,开拓更大的想象空间。

想象力是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的推动力,教师要想成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一定要保持学生的思维特异性,拒绝模板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近自然去观察,去联想,基于现实充分发挥想象,再结合感官体验和审美培养,运用开放的美术教学方法,向学生的想象中注入灵魂和内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王智奇.小学美术教学要走进生活、亲近自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022).

[2]尚琳.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探究小学美术想象力的途径、方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10).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想象力培养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