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改进措施

2020-09-10吕加俊

南北桥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改进措施困境

吕加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所运用,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正在逐渐被大众所关注。然而,就目前信息技术教育而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虽已实施多年,但这门课程仍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困境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04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欠缺以及相关教学人员的不重视,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不科学,并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知出现偏差,从而丧失学习兴趣。所以,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所遇到的困境,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借此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得到提升,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拥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一、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所遇困境

(一)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固有思想下,有的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的本质不甚清晰,认为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知识教育等同于应试成绩。因此,在对初中学生的教育中,很多教师都对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的教育较为重视,从而忽视了信息技术教学,而且还会经常出现教师占用学生信息技术课来狠抓主要学科的情况。另外,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力度也不高,没有系统的规章制度,对该课程的管理较为松散,这在潜意识中也让学生和教师产生一种这门学科可有可无的心理。除此之外,因为学校和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计算机是一个娱乐工具,可用于上网、游戏、看电视等,所以他们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学习上,而是一门心思想着该如何娱乐。学校、教师、学生三者思想上的偏差,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部分教師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在新课改的教育要求下,教学互动性、学生主体性、知识建构性等教学理念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发展,然而部分教师思想较为传统,对这些新型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他们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知识传授,对于学生是否能够举一反三、将所授知识融会贯通的关注度不高。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育中,多数教师还是采用口头讲解、学生记笔记的方法来开展课堂。长此以往,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急剧下降,且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挖掘。另外,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刻板地学习,这也会直接制约学生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面对问题时,学生会习惯套用模板,不喜欢独立思考,在教师提出问题时,也不会有创新型回答。

(三)设备性能低下导致课堂进度缓慢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受学校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软件设备性能低下。而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设备是计算机,有的计算机机型十分落后,无法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有的计算机虽然配置高端但是机型稀少,无法与实际学生人数相匹配;有的学校还是几人共同使用一台计算机。正因如此,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不仅无法保障学生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无法保障教学质量。

二、改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困境的措施

(一)转换教学观念,引起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高度重视

就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来看,信息技术社会化、全球化是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对世界的经济文化都将产生深刻影响。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学生信息技术实践的主要启蒙地,为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教师要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引起重视,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能力上,转变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娱乐课程的思想。此外,还要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他们个人基础素养的能力,并把如何获取信息、辨别信息真伪、处理信息等系列能力作为入门考核,以此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二)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有新意、有趣味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还可以促使他们对该课程的自主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除了常规的教课方法外,可以通过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来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比如数学中函数的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看视频讲座,跟着讲师的思路在计算机上用信息技术知识绘制函数图形,这样学生不仅对函数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还扩大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范围,并且也教会了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去查阅需要的材料,让他们的学习具有自主可控的特性。

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小组任务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信息问题进行分析,这样不仅打破了教师把每个学生都作为教学子系统的格局,而且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在教学中,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应给予差异化的评价,且多给予激励性、启发性的评价,以此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保障设备的稳定性,优化教育环境

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对提高课程质量尤为重要,完善信息技术课的基础设施,既可以保障教师的教学任务顺利展开,也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就信息技术教育而言,学校首先要保证信息技术教室的开放,同时保障上课时学生能每人一台电脑。其次要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流畅的网络中进行操作,且硬件设备不会因负载而崩溃。最后,教师还应保证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使学生所操作的计算机能够被主机控制,从而保证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学生都能看见,也避免学生出现“开小差”的情况。

总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及教师更应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引起重视,在不断提升教师自我技能的同时也要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手段,挖掘学生兴趣,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正确引导学生面对信息科技问题。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改进措施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