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

2020-09-10杨程

南北桥 2020年15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培养途径探究

杨程

【摘    要】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已成为未来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体育教学要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推动学生未来的成长。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的体育训练,教会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让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仍能自主地进行体育训练,使学生终身受益,这是终身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  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途径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075

一、终身体育意识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所谓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体育锻炼意识贯穿于一个人的整个成长与发展过程,让体育成为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终身体育意识是当下社会倡导的一种健康体育观念,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终身体育意识是结合当代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根据高职学生日常生活需要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高职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所以,高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效果,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终身体育思想的理论依据

首先,健康的体魄需要终身锻炼。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体育锻炼,它能使人们长期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增加人的实际寿命。调查表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增加新陈代谢的速度,提高身体的各项功能和技能,增强体质。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要长期的锻炼,长期不间断地坚持锻炼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使人的骨骼更加强壮、保持好的韧带活性、肺活量明显提升。如果长时间不锻炼,身体各项机能会明显退化甚至存在衰竭的迹象。因此,为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需要培养在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步入社会后仍能自主进行体育训练。

其次,终身体育锻炼是人类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体力活动大幅减少,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频率降低,但生活中会大量摄取热量。这些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甚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性。

三、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让学生进入社会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在学生成长中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还要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是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而高校体育教学通过课程实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学生成为一名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

另外,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就业压力很大,面对诸多的压力养成健康的身心素质是必要的,而体育锻炼是养成健康身心素质的有效途径。进行正确、健康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通过持续的身体锻炼磨砺学生的意识品质。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消除负面的消极情绪。

四、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

1.建立科学的体育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认知能力。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传统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要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加强理论教育夯实学生的体育理论基础。教师应给予正确引导,向学生讲授健康的体育锻炼的理念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要认识到在高职养成的习惯可能会伴随着学生的一生,让学生在终身体育观念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利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锻炼方法,提升个人身体素质以及家庭幸福指数。作为高职体育教师不仅要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和运动技能,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完善课程内容,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差异,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喜爱。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核心素养,不能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公平、公正,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兴趣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缓解生活和学习压力、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的最佳途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训练。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出发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体育训练方案,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体育知识学习的优势项目,这样学生就能够在生活中进行优质的训练。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仅仅依靠学生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习惯,让学生能够坚持体育训练,教师应重视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3.教学内容体现专业特征。教师在进行創新化教学引导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安排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所拓展和提升。同时要在体育项目安排上来进行创新,多引进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新颖体育项目,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锻炼中,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高职体育专业主要的特点是技术性,因此,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特点,为学生设置适宜的体育训练项目。经过科学的统筹安排能够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很快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同时让自己的心态得到比较好的发展。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终身体育锻炼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运动爱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元化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无限的体育热情,让学生热爱体育训练,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第一,要打造多样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要将多媒体技术灵活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图片、视频等进行辅助教学。在对学生进行体育体操训练之前,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能够跟着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体育训练,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出现动作技巧不熟练不到位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就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第二,要灵活运用课堂,增加游戏环节和比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自我能力充分展现出来,学生在锻炼身体之余,还能充分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长期坚持下去也会自觉养成锻炼意识。第三,要加大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力度,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体育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下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将生动性、趣味性以及互动性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新的教学模式,这样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毅力,丰富他们的经验。

5.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为学生课外锻炼提供便利。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上,除了开展课內体育教学活动,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将课内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全面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当前,很多高校拥有自己的体育场馆,运动器材完备,有条件满足学生全天候的运动需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体育场馆除了体育教学时间外,课外时间一般都以收费的方式向学生开放,有时甚至收费很高,以至于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基于此,学校应当改变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向学生全天开放体育场馆、免费提供体育运动的锻炼器材,确保学生有机会在课外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程斌.终身体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世界,2019(12).

[2]吴月琴.浅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与策略[J].体育科学,2020(01).

[3]徐建平.浅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运动,2020(02).

[4]牛国胜.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8(09).

[5]徐博.浅谈高职体育教改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体育时空,2014(5).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教学培养途径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