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2020-09-10汪利华

南北桥 2020年4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高中数学

汪利华

【摘    要】高中数学一直是教学当中的难点和重点,目前许多学生都存在高中数学成绩偏低,效果不理想的现象,一般情况下,随着数学难度的不断提高,数学尖子生从小学到高中是逐渐减少的一个过程。以下从高中数学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案入手。

【关键词】高中数学  转换后进生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4.180

在国家教育改革之后,国家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培养,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中数学一直是被当作高考检测人才的重要手段,而后进生是班集体的一部分,如何帮助后进生提高自身数学成绩,是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将面临的问题。

一、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后进生的原因

(一)教学内容难度的不断增加,学生难以理解

从小学到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不断在增加,对学生的数学掌握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之高中学生面临高考,数学作为语数外三科当中的重要科目,其分值占比特别大,教学内容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学生掌握起来也更加困难。现在许多学生都有偏科的现象,无论文理科,大多学生认为高中数学“偏头疼”。对于高中以下阶段数学知识掌握并不牢固的学生来而言,学习高中数学中则要不断花课余时间去整理一下以前的知识,而对于高中以下阶段数学知识掌握很牢固的学生而言,学习高中数学则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回顾以前的知识。这两类学生当中更容易出现后进生的学生则是第一类学生。教学难度的提升需要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与整理高中知识,他们在起跑点上就与其他基础好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落差,高中的学习知识比较连贯,高考考题大多也是由书上多个部分内容组合而成,基础不太好,学习进度不连贯的学生大多情况对于所有的题型都不能完整的作答,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偏差,成为班级里的后进生。

(二)学生的心理存在偏差,容易放弃学习

造成学生存在心理偏差的原因有很多,这里把它们大致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有教师原因和教学环境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家庭原因和心理素质。从教师角度看,大多数教师对于学生存在偏差待遇,对于那些性格开朗活泼,在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大多数学教师会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注,而相反,对于那些性格默默无闻,平平无奇的学生,大多数教师会习惯性地忽视,这些不被重视的学生心理会存在一些偏差,这是导致他们成为后进生的原因。从教学环境来看,在教学环境差的情况下,比如教学设备不完善,教学设备落后的教学环境里,学生的学习很可能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对于那些教育设施比较完善的教室,产生后进生的几率相对较少。此外,学生自身的内部原因也有很多。有些学生家庭,父母关系不好或者单亲等,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影响对学生打击过大,可能会让学生放弃学习,放弃自我。而学生的自身心理素质也很重要,大多数后进生都对数学有抵抗心理,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对自己没有信心,这也是导致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内在原因。

(三)班级学习氛围存在问题

一个班集体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人都有从众心理,当学生遇到学习氛围浓,凝聚力强,集体荣誉感强的班集体时,当别人在学习的时候,那么自己也会跟着学习,而自己也会跟其他人作比较,并且以班上某一位优秀的学生为榜样,抓住自己的弱项,不断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对一些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而言,很大可能上处理了偏科的问题,进而,整个班集体的偏科现象也不会太普遍;而当学生遇到学习氛围不强,凝聚力弱,集体荣誉感也弱的班集体时,对那些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而言,那么自己也不会有什么上进心,认为所有人都一样差,对自己也没有信心,由此导致这类学生偏科严重,怎么营造良好的班集体学习氛围,减少高中数学后进生现象,是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怎样解决高中数学教學过程中出现后进生的问题

(一)耐心讲解,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

由于教学难度不断提升,学生很难快速提高自己的成绩,在短时间之内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此时学生最需要的是教师的指导。教师应该要培养自己强大的耐心,帮助学生并解答学生的问题。在帮助优等生的同时,也注重后进生的培养。有些教师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指导每一位学生,那么教师应该多鼓励优等生与后进生交流,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帮助后进生提高自己的成绩,带动后进生变成优等生。但是,很多时候是因为后进生自身兴趣不高,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跨过数学的难关,是高中数学教师的责任。

(二)从学生的心理问题出发,认真开导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问题出发,认真开导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难处和难点,帮助学生抹平心理上的挫伤,帮助学生建立起心理健康防线,树立强大的自信。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出现太大的偏差待遇。在对喜欢的学生给予关注时也要对默默无闻的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关心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降低高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在教学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自自身课堂趣味性。另外,关注学生家庭关系对学生的影响,在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时候,认真开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积极调动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学风

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提高学生之间的健康竞争意识,调动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班级学风。教师要对班集体制定一个追求目标,并帮助学生定下自己的小目标,以此推动班级成绩的上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适当的给予学生关爱与鼓励,推动后进生向优等生走进,让后进生树立向优等生学习的意识。做个有纪律,有文明,有素质,有学识的班集体。班主任要选择负责任有担当的班干部,这样可以推动班级纪律方面的形成,还可以适当锻炼部分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下,后进生可以向更高水平的学生学习。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为了转换班集体的后进生,必须要从学生自身出发,耐心引导差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关注后进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后进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志盛.浅谈农村中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5).

[2]熊永.关于高中学困生转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2015(3).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高中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