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柯身体理论视角解读托尼·莫里森《孩子的愤怒》

2020-09-10赵燕杜新宇

今古文创 2020年12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种族

赵燕 杜新宇

【摘要】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孩子的愤怒》关注美国黑人社会问题。本文以福柯的身体理论为切入口,研究小说中黑人女性布莱德在种族特权下身体受到摧残,监视,最后获得解放并实现自我种族身份认同。这不仅批判种族特权对黑人女性身体的摧残,同时为研究非裔美国文学的种族身份认同主题提供新的文学批评视角。

【关键词】 《孩子的愤怒》;福柯身体理论;种族;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17-02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新作《孩子的愤怒》,自2015年发表以来便备受关注。它讲述的是黑人女性布莱德在白人主流社会中的成长经历。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该小说研究重点集中在黑人种族主义、创伤理论、叙事技巧等方面。如芭芭拉(2015)评论这部小说使用的非传统叙事方式,将来自不同角度的故事完美组合,并分析布莱德身体器官的消失向读者展示了创伤如何控制并定义我们自身。[1] 王守仁和吴新云(2016)强调童年创伤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 彭晓红(2017)探索小说空间元素的深层意义,建构新的种族观。[3]

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该文本的内容从人物身体到精神都与福柯身体理论相契合,但鲜有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以福柯身体理论为视角,研究文本中种族身份的“身体”元素,探索文本中种族特权对身体摧残和监视,以及黑人女性如何利用身体反抗种族特权来实现身体解放和身份认同。

二、理论框架:福柯身体理论

迈克尔·福柯(1926-1984)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他的身体理论最初来源于尼采。之后法国的梅洛·庞蒂丰富了身体理论。自此,身体在西方近代哲学中的话语权得以复苏。基于这些研究,福柯构建了自己的身体理论。福柯早期认为身体受到权力和知识的规训。权力控制身体,而身体也在不断地对抗权力。”[4] 本文便运用福柯的身体理论从三个方面来剖析莫里森的《孩子的愤怒》中种族特权与身体的关系:身体被种族权利摧残;身体被种族权利监视;身体反抗种族权利获得解放。

三、身体被摧残:种族双重压迫

本章节将利用福柯身体理论来分析《孩子的愤怒》中女主布莱德在种族特权下身体被双重压迫的情况。小说故事发生在种族问题依然严峻的美国社会,黑人女孩布莱德的身体遭到白人以及黑人种群双重压迫。

(一)白人对黑人的身体摧残

《孩子的愤怒》这部作品中多处体现了在美国以白人为主导的社会中,黑人长期受到白人对其身体歧视和摧残。例如,他们会在杂货店里被吐口水、在公交站被推推搡搡、在排水沟里走而把整个人行道让给白人。[5] 更不用提家常便饭般的辱骂。福柯(2003)诊断现代社会为规训社会,在规训社会,身体无时无刻不受到纪律的规训。[6] 身为黑人群体的一员,女主布莱德的身体同样长期受到白人规训权利的摧残压迫,以驯服的身体姿态生活在白人主导的社会。小的时候,人们对着她嗷嗷乱叫,学动物园里的猴子,他们欺辱她,视她为白人群体里的异类,“仿佛一滴墨玷污了一张白纸。”[7] 但即便如此,为了不被停学开除,布莱德只能默默忍受这些辱骂和欺凌,它们如“毒药和致命病毒”[8] 那样潜入她血液里不断摧残她的身体。所以,布莱德在白人种族特权的压迫下,其身体被长期压迫和摧残。

(二)黑人种族内对黑人女性身体的摧残

女主布莱德的身体不仅被白人群体压迫,同时也遭受黑人种族群体内的摧残,代表人物为妈妈“甜心”。布莱德生来皮肤黝黑,与家族的“浅色混血儿”格格不入,因此招致爸爸的抛弃。而妈妈也厌弃女儿的身体,对她的身体采取无形的冷暴力。为了掩饰母女关系,她甚至不让女儿叫妈妈,而是叫“甜心”。吉登斯(2000)认为福柯把身体看作权利的焦点,权力是让身体臣服在自我控制的内部教化下。[9] 所以布莱德的身体成为种族特权的摧残焦点,母亲拥有种族内特权,让女儿臣服于她的内部教化,没有身体自由。她说因为女儿“对这个世界的险恶一无所知”,所以“让她学会乖乖听话,低眉顺眼,不惹麻烦”。[10] 即使她初心是想让用种族内的规训尽可能地替代种族间的规训,但她卻带给女儿身体和心灵带来巨大伤害。 综上,女主布莱德的身体不仅承受种族间白人群体的摧残,也遭受来自母亲为代表的黑人种族群体内的身体摧残。

四、身体被监视: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

女主布莱德身体双重摧残是源自持有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白人以及黑人群体,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监视和摧残着女主的身体。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种族监视从未中断,当她的妈妈推着她走在街上时,路人看到她总是又惊讶又尴尬;当她们去领取救济金时,发放救济金的白人对她们也刻薄得要命。福柯阐述“全景敞视监狱”的结构是:“四周是一个环形建筑,中心是一座瞭望塔。瞭望塔有一圈大窗户,对着环形建筑。”[11] 瞭望塔上的监视者监视环形建筑里被监视者(地位低于监视者)。被监视者看不到监视者,却会因这种无形的监视力量对自己施加压力,达到自我身体监视和内化的效果。而布莱德就身处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操控的全景敞视监狱中,她的监视者有上级监视者——白人种族群体,下级监视者——黑人种族群体(以母亲甜心为代表)。在这样的视觉监狱里她的身体被白人和黑人监视操控着,被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所内化,身体得到驯服,贬低自我种族身份。比如她的一个白人男友带她回家,被男友父母直接送出家门,带到火车站。她顺从身体的背后就是因为他们白人监视者对她身体监视的内化作用。所以,布莱德身体在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视觉监狱里被监视和内化,达到贬自我种族身份的后果。

五、身体被解放:心灵枷锁的解开

布莱德的身体虽然被白人以及黑人种族群体双重监视和摧残,但她在积极的身体反抗中,解放身体,救赎心灵,最后实现对自我种族身份的认同。福柯(2003)认为,只要存在权力关系,就会存在反抗的可能性。[12] 长期成长在种族权利压迫下的布莱德黑人女性意识渐渐觉醒。她想“远远逃离自己正在变回一个黑人小女孩的恐怖猜想”[13],其实就是反映她想逃离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操控的视觉监狱,迫切想找到一个出口来解放身体。而这个出口需要靠她的身体反抗来打开,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用身体抗争种族特权。长大后,布莱德果断地离开了母亲,脱离了她对自己身体的压迫及监视;她接受造型师杰瑞的建议永远穿白色,因为她认可自己黑色皮肤在白色衣服映衬下独特的美,这代表她黑人身份意识的觉醒;她通过自身努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改变经济地位来扭转自身的社会地位,不再是阶级底层,身体也摆脱长期的摧残以及监视;在寻找男友布克的过程中,随着身体上的一系列变化(如乳房变平,阴毛和耳洞消失,体重剧减),对自我认知有所反省,布莱德渐渐解开心灵上的枷锁,消除了与布克之间的矛盾。他们的和解也代表着种族身份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种族身份的认同。所以,长大后的布莱德身体不再被种族权利所压迫,通过身体挣脱白人主流社会的束缚,实现自我种族身份的认同。

六、结语

托尼·莫里森作为一个美国非裔女作家,她的作品总是向我们揭示美国黑人的生活现状。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布莱德因为深色皮肤而处于种族群体最底层。本文根据福柯身体理论全面系统地探析《愤怒的小孩》中女主身体被黑人种族和白人种族双重群体所监视与摧残,最后通过自身身体反抗来获得身体自由和心灵救赎,最终认可自我种族身份。不仅批判了种族特权对黑人女性身体的压迫与迫害,赞颂了反种族压迫的独立自由精神,也为研究非裔美国女性的种族身份认同主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布莱德勇敢解放身体的独立精神也鼓舞着广大黑人女性勇敢追求自由和平等。

参考文献

[1]Hoffert,Barbara.“Rev of God Help the Child.” Library Journal.no.3,2015,pp.93-94.

[2]王守仁,吴新云.走出童年创伤的阴影,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安宁——读莫里森新作《上帝救助孩子》[J].当代外国文学.2016,37(01):107-113.

[3]彭晓红.空间叙事下 《天佑孩童》 的新种族观[J].学术研究,2017,(07):40-44.

[4]朱晓兰.“凝视”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8.

[5][7][8][10][13]莫里森.孩子的愤怒[M].刘昱含译.海口:南海出版社,2017:4,63,64,45,108.

[6][1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196,224.

[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2]严峰.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6-47.

作者简介:

赵燕,女,汉族,四川宜宾人,文学硕士,单位: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非裔美国文学。

杜新宇,女,汉族,山西大同人,文学硕士,单位: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非裔美国文学。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种族
巴西人种族认同“由白转黑”?
找出调皮鬼
跟踪导练(一)3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