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之以趣 化之以文

2020-09-10张学鹏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0年5期

【摘 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趣味习字”课题组的教师们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全新的理念,潜心研究,开发出与小学语文课文教材配套的写字学生用书《趣味习字》,结合汉字演变过程,利用简笔画、游戏和专利田梯格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写字教学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趣味习字;趣味习字;成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7-0021-04

【作者简介】张学鹏,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唐山,063007)教育学院院长,书法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中国文联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专家。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育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这就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明了方向。《纲要》还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注重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进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如何把习字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结合起来,是广大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道必答题。尤其是在低学段语文教学中,识写汉字是儿童系统接受文化教育的开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而汉字这种表意文字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不少学生在理解字义、把握字形方面出现困难,书写时出现错别字的概率也比较高。如果利用汉字的字源、字理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理解汉字,掌握字形和字义,并能激发学生识字习字的兴趣。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趣味习字”课题组的教师们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趣味习字》学生用书(目前完成一、二年级),理念先进,形式活泼,图文结合,画意相通,通过形象直观的字源图画、通俗易懂的文字解释以及生动活泼的小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汉字,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习兴趣,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捧读学生用书,令人眼前一亮。笔者看来,这套教材有以下亮点。

一、眼中有纲要

《趣味习字》学生用书严格遵循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配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对语文教材中“写字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给每一个字都配上原创图画,把这个字的甲骨文、金文到篆书的演变都介绍得清清楚楚,同时系统讲解了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并拓展到相关的词语成语,让学生充分理解认识汉字。在此基础上进行汉字的训练指导,同时把汉字的笔画、结构等书写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介绍形成系统,穿插在每一课中,让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来进行汉字的识字和写字教学。一书在手,语文教师既可以大幅度提高识字教学水平,又可以承担起书法教师的任务,达到教育部“书法课主要由语文教师兼任”的要求,这样既可以大面积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又可以大大缓解书法师资不足的问题。

二、心中有儿童

“趣味习字”课题组既有文字、书法理论功底深厚、书写水平很高的中年教师,又有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低年级小学生认知规律的青年教师,还有深刻理解汉字形义、擅长绘画的美术教师,同时课题组还得到了以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凤民教授为首的专家组的指导,科学设计,多次实验,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1.系统而有趣。

作为教材,系统性是不可或缺的。本套教材学生用书按照部编最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编排顺序和思路,结合每课后的写字任务,认真加以落实,2500个常用汉字分布在小学语文教材的12册书中,实现教学目标全覆盖,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教材体系的系统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毫无兴趣,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趣味习字”课题组编写的这套《趣味习字》学生用书,以学期课程目标为导向,以部编版语文课文生字为内容,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在保持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基础上,融入书法文化,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创造性地开发出了三个版块——趣味玩字宫、趣味练字园和趣味文字馆,从而实现了系统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其中,“趣味玩字宫”游戏激趣导入,“趣味练字园”完成识字写字目标,“趣味文字馆”完成字源字理拓展学习,版块间循序渐进式的精细设计系统而实用,使教材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既便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同时,教材学生用书与语文课文配套的系统性也让教学有可持续性,让学生学习知识具有连贯性。由此,识字写字变得更加有趣,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实生动,学生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更增强了书写的体验,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情感的快乐体验。

2.新颖而实用。

小學低年级学生尚属儿童,写字教材不但要版块设计有深度,还要形式新颖活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认为学习有意义、有价值,并能为之付出努力以获得预期益处。《趣味习字》学生用书无论是游戏设计,还是所配图片,都遵循儿童认知特点,形式活泼,色彩丰富,尽量贴近儿童的审美,充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教材还设计了智慧爷爷和习字宝宝,通过他们的对话来引导学生进入种种环节,这些细节都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字中有乾坤

刘志基《汉字文化综论》说“汉字有些什么样的文化功能呢?大处着眼,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信息的蕴涵,二是文化现象的塑造。”中小学书法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书写技巧,更要向学生传递文化基因。为此,《趣味习字》学生用书不仅注重学生的识字写字,更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套可写可读的学生用书。在识字方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字、理解字和喜欢字,《趣味习字》特意设计了“趣味文字馆”,通过字图结合,讲解文字的演变,讲述汉字的相关故事,从而使得字变得更为立体,形象生动。一字一文章,字成文也成。字的本义、引申义扩大了学生对于字义理解的范围,举例中的词语成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链接的成语故事、书法故事、名人故事和诗文名句等则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内涵。活泼生动的游戏设计则让学生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学生可以自由地玩乐、尽情地挥洒,在游戏中加深了对汉字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学习书写汉字的兴趣。

四、写中有创意

1.书写三字经,朗朗上口,强化体验。

《趣味习字》为每一个汉字设计了一则书写三字经,短则两三句,长则六七句,对学生书写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提示,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写起来就有了感觉,不知不觉中会对某个笔画或部首的长短高低欹正等加以注意,从而增强自己的书写体验感。

2.简笔画训练,涂涂画画,强化基础。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要素,笔画的书写是汉字书写的基础。学者金开诚先生说:“在书法创作中,如果组成作品的原料——线条缺乏厚实和内涵,就如同盖房子用的材料不好,设计再好也无济于事,因为这是任何天真的想象、任何小聪明都无法办到的。而书法线条质量的提高,对初学者而言,除了多练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笔画不像文字那样能做文章,其更多的是技法,但技法训练是比较枯燥的,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长期进行大量的、长时间的单调训练。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课题组成员、书法教师陈广群利用自己的美术专长创新了练习笔画的方式——简笔画训练法。这种方式不仅抓住了小学生喜欢画画的心理,还抓住了绘画的特点,两者结合就改变了枯燥的笔画练习方式。《趣味习字》学生用书中所有的笔画练习都根据不同笔画特点设计了不同的简笔画,让学生用笔画去填充,打破了在田字格里练习笔画的束缚,把自由创造的权力还给学生,从而让笔画练习不再千篇一律,也就不再让学生觉得枯燥了。

3.专利田梯格,事半功倍,强化结构。

《趣味习字》学生用书中采用不同于传統的习字格,这种名叫“田梯格”的习字格是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孟斌老师设计的,并获得国家专利。孟斌老师是有着30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书法教师,他在教学中长期关注学生的书写,包括写字的习惯、姿势、使用的书写材料等,研究学生的书写问题,积极探讨学生的书写兴趣激发和书写方法指导。他发明的田梯格从实践中来,又运用到实践中去,有利于学生快速定位,准确找到每个笔画的位置,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结构及笔画关系,对于低年级孩子初步建立汉字书写的整体架构关系大有裨益。

4.圆圈辅助线,画龙点睛,强化细节。

本套教材充分吸收课题组教师在大量实践中积累、总结的教学经验,在每个字的每个容易出错的地方都用异色的圆圈和辅助线标出,这些圆圈和辅助线不但可以辅助教师的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抓住汉字的特征及要注意的地方,从而让学生快速高效地把字写得规范美观。

五、学中有收获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艺术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此,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依靠情感为基础,信念越坚定。所以艺术在道德教育中才能起着这么巨大的作用。”作为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的书法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趣味习字》学生用书的编写和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希望有更多像深圳高级中学(集团)“趣味习字”课题组教师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识字、写字和书法教育,提高全社会汉字文化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