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习字 趣在何处

2020-09-10孟斌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0年5期

【摘 要】汉字书写是各门学科学习的基础,低年级的汉字书写教学意义尤为重大。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有效解决汉字书写的难题,应充分利用语文的优势,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书写的愿望,同时在技法上进行多角度指导,从而让学生通过书写体验感受汉字之美和汉字背后的文化,为进一步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学;趣味习字;趣味玩字宫;趣味练字园;趣味文字馆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7-0012-05

【作者简介】孟斌,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深圳,518040)教师,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深圳城市学院教师继续教育授课专家,深圳市好课程“硬笔楷书文化”主持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生汉字趣味书写实验研究”负责人。

《趣味习字》是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生汉字趣味书写实验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就研究成果而编辑完成的一套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配套的学生写字用书。《趣味习字》目前已经完成小学一至二年级用书的编写,并在广东地区小学进行了局部的试教试学,受到师生的好评和专家的青睐。

一、《趣味习字》的编写理念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说:“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就确立了研究方向,以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后面简称《纲要》)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面简称《课程标准》)的文件精神为准绳,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全面配合最新的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顺序和思路,以提高小学生的汉字书写兴趣为前提,以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为目标,鼓励每位语文教师尝试教学生写汉字,带动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全面提高,真正实现“人人爱写汉字、写好汉字”的教育目标。

《趣味习字》编写由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的书法教师、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共同完成。书法教师主要解决书写的一些专业性问题;语文教师因相对更了解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所以主要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在汉字书写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美术教师则在书法教师和语文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加以自己的理解画出汉字的图案。通过三门学科教师的配合,《趣味习字》帮助学生轻松、形象地了解字形字义,感受每一个汉字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愿望和兴趣,为写好汉字打下坚实基础。

(一)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

《纲要》中说“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课程标准》里也有“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和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等要求。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学生汉字书写水平每况愈下,学生汉字书写兴趣得不到有效提高。《趣味习字》学生用书牢牢把握《纲要》精神,既把汉字书写的方法教给学生,又采用多种形式如游戏、简笔画、汉字图案与古文字演变、名家碑帖的介绍等来调动学生的潜在动力,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汉字,想写汉字。《趣味习字》同时结合笔者专利“田梯格”(专利号ZL201630112667.0),辅以圆圈和线条提示学生把握好字形结构,通过教师示范书写与学生临摹训练,促使小学生汉字书写的能力有效提高。

(二)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满足学生识字写字的愿望

《纲要》和《课程标准》都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指导用书的编写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等。小学低年级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心理和行为有以下特点:第一,他们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情绪容易调动并能很快投入,但维持的时间短暂,很容易被更为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趣味习字》不断改变游戏的形式、内容以及书写训练的方法;第二,他们爱涂鸦、手绘,也爱听故事,抓住学生这个特点,《趣味习字》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施展身手,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该年龄段的儿童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在《趣味习字》的编写上,通过游戏闯关、知识抢答、坐姿比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适当地展开竞争,激发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的汉字书写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趣味习字》的编写特色

小学低年级《趣味习字》的“趣”体现在每课的趣味玩字宫、趣味练字园和趣味文字馆三部分中。

(一)趣在玩字宫,让学生喜欢写字

“趣味玩字宫”采用“智慧爷爷”和“习字宝宝”对话的形式设计出多种游戏,在游戏中,既要学生书写本课要求重点掌握的汉字,又见缝插针地利用简笔画训练学生书写基本笔画,其中适当地穿插名碑名帖和书法家故事等,激发学生的汉字书写兴趣。

1.在游戏中激发书写兴趣。

游戏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每种游戏都留出相应的“田梯格”供学生练习书写。

(1)转盘。游戏设计把重点汉字和其他能与之组词的汉字排列在转盘上,让学生快速组合成词,然后书写在相应的“田梯格”中,增加学生的书写量。

(2)开火车。游戏设计把该课的重点汉字列出来,以火车的形式呈现,每节车厢上有一个“田梯格”,标明上下、左右、半包围结构和独体字等,让学生先判断再分类后书写。为了契合小学生认知的特点及课文的内容,教师把汉字附着在蒲公英、大象、青蛙、帆船、气球、水桶、浪花、瓜果、石头、娃娃等物象上便于学生记忆。

(3)成语天地。游戏设计成语留空,由学生填写重点汉字,既能练字又能熟悉成语。课文如果讲到某种自然现象,如“风”,则把含有“风”的成语进行排列,留下空白的“田梯格”,让学生填写“风”字,在学成语的同时反复练习书写“风”字,掌握其中“背抛钩”笔画的写法。

(4)找朋友。①写同偏旁的汉字。游戏设计几朵小花围成一圈,中间一朵为重点部首,外围花朵中有一個写出含有该部首的字,让学生填出其他含有该部首的汉字,从而达到重点练习某一部首的目的,如“女”,先示范书写“如”,其他的字让学生书写。②看偏旁、写汉字。游戏设计列出一两个偏旁,让学生在“田梯格”中书写含有该偏旁的汉字。③结合课文情景,练习偏旁,如学生如果能写出几个带“足”字旁的汉字,青蛙就能跳到井上等。

(5)部首组合。游戏设计把重点汉字部首拆开摆在方格中,让学生把部首组合成汉字,然后书写在后面的“田梯格”中,既能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也能注意书写时部首的笔画变化、穿插揖让,以体现整体性。如把部首“木”“朱”组合成“株”字,“木”中捺变为点,“木”占位变窄,让位给“朱”,这样字的整体才美。

(6)词语接龙。游戏设计在小火车的头节车厢上写一个字,请学生写出另一个字与之组成新的词语,由此,学生积累词汇,在反复书写中加深印象。

(7)填空。游戏设计写出一段话,空出几个字,留出“田梯格”,让学生去书写,配上相应的图片增加场景感和趣味性。

2.在简笔画中训练基本笔画。

《纲要》中要求学生“学习正确的运笔方法,逐步体会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感觉,逐步感受硬笔书写中的力度、速度变化,逐步体会铅笔、钢笔书写的特点”。汉字书写训练最常规的做法是,教师告诉学生一个笔画如何起笔、收笔、提笔、按笔,这种教法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复杂而枯燥。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去练习汉字的一笔一画,循序渐进地掌握书写汉字的基本笔画呢?课题组美术专业毕业的书法教师陈广群提出了独特的想法,用简笔画的形式来训练学生书写基本笔画,起初并不要求学生能写出提按分明的横竖撇捺,只让学生在简笔画中的草地上、亭台间、房屋庭院等处,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画笔画,让学生有画的意愿,有写的冲动,然后引导学生写出有提顿的笔画,逐步提高学生笔画和部首的书写能力。

3.在名家碑帖中感受汉字魅力。

《纲要》中推荐了临摹和欣赏的名家碑帖范本,如楷书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勤礼碑》、欧阳询的《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赵孟頫的《三门记》《妙严寺记》等;行书有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和赵孟頫的《洛神赋》等;隶书有《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欣赏的碑帖包括篆、隶、楷、行、草等五种书体。《趣味习字》分阶段、分步骤地对这些碑帖进行介绍,同时拓展书法家的学书故事,配上碑帖的图片和书法家的照片等,每则故事后留出“田梯格”,让学生临写,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4.在导入对话中拉近学生距离。

《趣味习字》采用卡通人物形象“智慧爷爷”和“习字宝宝”,通过两人的轻松对话引出游戏和小练习。卡通人物是向学生征集来的,由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共同创作出人物的表情、动作、服饰和道具,以古装形象出现,“智慧爷爷”手拿书册站立指导,“习字宝宝”则拿笔书写,两人形成一种默契。“智慧爷爷”以非常亲切和蔼的口吻告诉“习字宝宝”如何去做游戏,“习字宝宝”则以可爱活泼的口吻回答“智慧爷爷”的问题,以这样的形式导入,学生很快进入书写状态。

5.在恰当评价中激励学生。

《纲要》在谈到评价目的时强调:“要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旨在激励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和审美情趣。”低年级的评价重点放在“重视对基本笔画、结构的正确把握,关注认真的书写态度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方面。《趣味习字》专门设立了一个评价栏目,上面画了三个格,一个自评,一个他评,一个师评,让学生在自我认知中树立信心,在他评中找出不足,在师评中不断提高。同时,《趣味习字》在结尾设计了一些简单硬笔书法作品,有示范作品,也留出空白格让学生自己体验创作,在充分的互动和体验中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产生创作冲动。语文教师在习字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的养成,课中反复提醒和示范,多多肯定和鼓励,及时纠正不良习惯。一年级训练基本笔画的简笔画位置也适当地设计评价的方框,用画小红花或贴大拇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学生练好书写汉字的基本功。

(二)趣在练字园,让学生学会写字

《趣味习字》专门开辟了“趣味练字园”栏目,引导学生练字。“趣味练字园”分为四个小单元:字体演变与字图、书写指导与三字经、示范书写与临摹、书写习惯与姿势。

1.字体演变与字图。

此单元展示每一个汉字从甲骨文或金文、小篆到楷书繁体等字体演变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该汉字的来历。为此,课题组教师查阅大量的电子、纸质资料,把每个汉字的造字法及本义写出来,然后依照甲骨文或金文的字形特点写出绘画指导,有些字没有甲骨文或金文,则依照小篆字形来写。不少字很抽象,如表示心理活动的带“心”字底或“忄”旁的字,则需要与语文教师、美术教师一起反复沟通,设计出情节和动作,然后确定一个最接近本义的方案由美术教师进行绘画。学生以读绘本的形式学习,结合语文教师有趣的讲解,一定会对该字留下深刻的印象。由图形到古文到今文的演变展示,让学生产生对文字的兴趣,学生习得的远远不只是书写的技能,而是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2.书写指导与三字经。

《趣味习字》中采用不同于传统习字格的“田梯格”,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定位,准确找到汉字笔画的位置,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结构及笔画关系,对于低年级学生初步建立汉字书写的整体架构大有裨益。每个汉字的每一笔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哪几个笔画是要到梯形边的?都用圆圈进行提醒;哪些笔画之间的距离要均等?哪些笔画垂直而下?哪些笔画由外向内收?哪些部件高?哪些部件低?哪些左高右低?哪些左低右高?哪些上宽下窄?哪些上窄下宽?都用辅助线进行提醒。对于学生还未掌握笔顺的汉字,除了把辅助线、明示圈等标出来之外,还把每个汉字放大,在“田梯格”中用序号和箭头标示出空心字的笔顺,学生可看可赏可临摹。教师还可以根据经验把每个汉字书写的注意事项编写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经”,短则两句,多则八句,学生在朗读中掌握该字书写的技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认识的汉字有限,所了解的书写的基本知识也不多,所以书写三字经只用在二年级以上的学生用书里。配合小学一年级需要学习拼音和拼音的书写,《趣味习字》在后面的书写练习格中专门留出两格进行拼音的书写训练,一个示范,一个临写。

3.示范书写与临摹。

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特点,课题组教师在“田梯格”的设计上也花了不少工夫。针对学生手小,拿笔不稳,又是写铅笔字,写的字相对较大的特点,《趣味习字》设计了边长为15mm的“田梯格”,同时留出的“田梯格”既有描红的字,也有空白的格,还有以几个勾勒笔画位置的辅助点,引导学生把握汉字笔画的长短和在格中的位置。二年级《趣味习字》则用边长约12mm的“田梯格”,首字为黑色,后面五个红字,余下是空白的“田梯格”,缩小字体,增加训练量,还加上少量的词语,让学生在书写时积累一定的词汇。每个字的最后一格设计有一枚二维码,学生可以用手机扫描后观看教师示范书写的视频,从而解决了远程指导难的问题。

4.书写习惯与姿势。

《课程标准》里多次强调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的习惯”。小学一年级的《趣味习字》用图画讲解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反复地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三)趣在文字馆,让学生想学汉字

《趣味习字》专门设计了一个栏目“趣味文字館”,这部分内容由语文教师负责。每个字按汉字、读音、甲骨文或金文、小篆、楷书繁体、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造字分析、本义、例词例句、引申义以及例词例句顺序编排,例词例句尽量采用常用成语及诗文名句,跟小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用通俗易懂、亲切的语言进行组织。“趣味文字馆”还穿插部分学生画的汉字插图增加亲和力;空白处补充一点笔墨纸砚小知识,增加学生对传统书法的理解;留出一点小空白,给学生一定的创作空间;增加一点成语故事或名家典故,让学生感受名家的人格魅力;链接一些古诗文,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学的熏陶;留出硬笔书法创作园地,让学生独自完成硬笔书法作品。这样学生对字形字义有进一步的认识,书写时减少失误,提高准确率。把识字和写字有机结合,也是“趣味文字馆”的一大功能。

让每个学生爱写汉字,写好汉字,要从兴趣培养上下工夫,以游戏激趣、简笔画奠基、文字馆扩容、人物对话导入、名家碑帖引路、评价激励等多种途径促发学生兴趣;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写好汉字的技能,培养正确坐姿、握笔姿势的良好习惯,强化笔顺规则,在示范书写和临摹指导练习中训练学生正确书写,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趣味习字》的编写者们愿意为此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研制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孟斌,陈广群.小学低年级简笔画汉字训练方法初探[J].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9(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