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篮球教学对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2020-09-10陈磊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分工合作责任意识

陈磊

摘要:篮球运动是一项备受青少年追捧的竞技活动,这项运动在带给人们强烈视觉震撼的同时,其背后蕴藏的人生哲理更值得我们深究。文章简要介绍了团队合作精神在篮球运动中的体现形式,阐述了结合篮球教学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科学性,提出了分工合作的概念,通过运用合理的战术设计,以在比赛过程中明确责任等方式,让小学生通过篮球活动明白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篮球教学 团队合作精神 分工合作 责任意识

近年来,随着 CBA、NBA等国内外职业篮球联赛推广程度的不断提高,篮球运动的影响力呈井喷式增长。通过篮球教学,为小学生分析比赛胜利背后的道理,使其逐渐形成团队合作精神,为其以后成就精彩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团队合作精神在篮球运动中的体现形式

第一,每场比赛中每支球队最多只能有12人上场参赛,而一支球队除了这些参赛队员外,还有很多未能入选参赛名单的替补队员。这些替补队员不仅需要跟随参赛队员一起接受日常训练,而且在不能上场的情况下,他们还需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球队主力出现伤病时,替补球员要做到随时补位,保证球队的整体实力和战斗力。

第二,场上5名队员按照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分为组织后卫,负责支配球权;得分后卫,以各种技巧完成远距离投篮或突破上篮;小前锋,通过大量无球移动,摆脱防守人,为团队创造机会,在防守端负责盯防对方主要外线得分手;大前锋,负责中距离投篮和篮板球的争抢;中锋,负责在禁区内构建防线,完成篮下近距离进攻。处于这5个位置的上场队员必须认真完成各自的攻防任务,各司其职,才能将比赛节奏掌控在团队手中,任何位置一旦出现问题,都可能使球队攻防两端出现漏洞。由此可见,篮球运动彰显了团队合作的特点——任何人都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教练组成员分析比赛录像,收集整理竞争对手情报,根据双方队员的打球特点和常用战术来制定针对性战术,他们是球队赢取胜利的幕后功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将这一思想应用在篮球教学领域时,教练组如果不注重每个球员的技术特点、性格情绪、思考方式等细节,凭空做出战术安排,球队是很难取得胜利的;而球员如果只以自我为中心,对团体配合不问不顾,不考虑教练的战术意图和团队的战术需要,必要时不能为团队做出适当的牺牲,那么团队犹如一盘散沙,无法取得比赛胜利。

综上三点可以看出,看似简单的篮球比赛背后潜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整个团队不同位置的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不同方面为团队做出贡献。在小学篮球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篮球运动科学锻炼方式和战术的同时,也需要使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意义,从而形成团队意识。

二、结合篮球教学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科学性

第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很多家庭近乎溺爱般的教育方式使部分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强势性格,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懂得换位思考。因此,教师在篮球课堂上,可以将存在“矛盾”的同学分到同一支队伍,通过互相配合赢得比赛之后,他们的矛盾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化解,并且还会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第二,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在篮球场上,当他们被调动起来时,渴望胜利、渴望表现、渴望为团队做出贡献的情绪会集中爆发。这时,这些学生会与平时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从而让同学和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他。

第三,部分学生个性强势,平时学习成绩优秀,在球场上打球非常自我,甚至经常无视教师布置的战术。虽然个人英雄主义有时确实会在决战时刻为团队带来胜利,但过分表现自己,不顾团队其他成员的想法和既定方案,会严重伤害队友的感情,甚至可能会输掉整场比赛。因此,通过篮球教学,需要让小学生明白,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比赛胜利,让学生学会用团队合作思维来处理今后遇到的问题。

三、通过篮球教学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方式

1.通过篮球教学渗透团队分工合作的概念

篮球运动经过长达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技术流派,而各个流派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以球员的技术性格特点为依据制定出合理的战术,并以此为指导赢得比赛胜利。前文提到的篮球场上的5个位置,在当今篮球盛行小球文化的影响下,其功能性已经十分模糊,但对于小学篮球教学课程来说,让学生明确位置的意义,以及各个位置在比赛时发挥的具体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小学篮球对于基本功的训练——行进间运球,从单手运球推进,到双手变向运球推进,再到结合胯下、背后运球等较为复杂的动作,将篮球在8秒的时间内从后场运送到前场。一般情况下,这组动作由组织后卫或得分后卫负责,而人选通常由身高较矮、速度快、重心低的学生来担任。篮球场上的5名队员是一个精干团队,任何人都必须尽到自己的职责,并且不能盲目抢占其他人的位置,打乱之前制定好的战术,影响团队的正常发挥。由此可见,通过合理的分工,可以使每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团队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2.通过合理的战术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篮球界存在一个共识,即教练在比赛前会向队员说明本场比赛的思路,在比赛结束后,通过赛后复盘及时分析并调整下次比赛的战术。在小学篮球比赛中,身体天赋的好坏是能够影响比赛最终结果的。例如,我国10岁左右的男生平均身高为145cm,其中个子矮的男生可能仅有140cm或者更低,而个子高的男生可能达到155cm或者更高。如果这部分高个子学生出现在球场上,就相当于球场上多了一个“奥尼尔”,在“一力降十会”的巨大优势下,很多常规战术都会失去作用。此时,教师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球场上的形势不断调整战术,使场上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球场上的学生主动改变并适应新战术,为团队胜利做出调整甚至牺牲。球场下的学生为队友加油助威,在比赛暂停时充当“医生”,为队友按摩放松、递水、送毛巾。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会逐渐形成。

3.通过篮球比赛使学生明确责任意识

当球队在比赛中陷入逆风或处于决胜时刻,部分队员会因为过度紧张出现不敢出手的迟疑现象,他们害怕关键球投不进,害怕因此输掉比赛,害怕队友的责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在团队合作中帮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让学生敢于出手、敢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可能出现的指责。这种责任意识,将会通过一次次的篮球比赛深植于学生内心。

四、结语

总之,小学生参与科学的、适度的篮球活动,不仅能够缓解学习压力、锻炼身体,还能够在比赛过程中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更是当前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小学体育篮球特色课程研究与实践探讨[ J ].才智,2020(03):151.

[2]戴彬.小学篮球游戏教学的策略[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252.

[3]金鑫.篮球教学对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分工合作责任意识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区域优势视角下贵州制造业在长江经济带中分工合作研究
小龙虾历险记之夜幕下的晚餐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何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学会合作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有效提升少儿图书编校质量探析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