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学会合作

2017-06-23党志敏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分工合作小学语文课堂

党志敏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过程,离开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就难以畅通地进行,在小组中学生能主动探讨、朗诵,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多;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分工合作

教育目的是“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生存。”因此,合作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是专业才能,而百分之八十五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能力。为此,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成为合格人才的必须。如何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学会合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积极的探索。

一、精选内容,拓宽思维空间

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必须建筑在学生个体学习的基础上,没有个体切实的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完耗时间。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组长至关重要,他们必须经常培训,如:教会他们如何组织协调小组的学习如何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如何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等。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包括小组讨论和组内朗读课文。讨论内容一般是需要通过互相启发来扩展思维的“多维性”问题;需要通过反复推敲才能准确把握的“聚焦性”问题,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有统领全局性的问题;需要通过共同协作来提高学生效率的集体性作业。

二、独立思考,给予时空环境

学生课堂参与的形式多样,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效率,改变少数尖子生唱主角的局面,我总是在教学的关键处,重点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因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会消除畏惧心理,乐于发言,乐于读书。比如,在《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教学中,我叫学生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这句点明中心的话时,就布置了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要求一会儿每个小组推荐一名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来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学生听后,马上投入到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准备之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一环节的设置,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没有发过言的同学创造了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三、明确分工,优化小组结构

1.优化组合。

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为此,我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设计。首先在保密的情况下,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把学生总体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甲级和丙级的人数各是全班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余为乙级。然后推选甲级同学担任第一任轮值组长,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四人为一小组。在这基础上,我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与学生协商,对学生自由组织的小组进行适当的调配,这样可以保证四人中甲级学生、丙级学生各一个,乙级学生两个,构成一个相对稳定而富有变化的“橄榄”形,争取小组间的零差距,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每五六周根据实施情况改变一次编组,轮换组长,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并且按综合素质给学生编上序号,便于组与组之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进行各方面比较;最后,请每个小组给自己取个响亮的名字,如“雏鹰队”、“海燕队”等,增强组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小组的凝聚力。

2.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为学生增加了不少参与的机会,但在平常的操作中,往往发现优秀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常常以小老师的角色出现在小组中,若长期让少数学生独霸讲坛,那些胆小的、内向的、表达不流畅的、思想较易开小差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听众”就会渐渐在集体中落伍。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每成员在一个阶段里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内设“资料员”手机与学科有关的人物故事、小常识等资料;“汇报员”负责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汇报;“评论员”对小组成员定期的学习做公正、公平的评价;“小家教”负责对学习有困难的成员进行辅导。“外交员”负责本组与其他组的交流合作;“小秘书”记录小组合作内容、过程、成果、成员的学习情况等;“小管家”负责对各项内容的管理。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四、组织交流,营造融洽氛围

1.营造自主合作的环境。

教室内的桌凳按小组讨论式进行摆放,教室四周布置小黑板以利于学生随时展示,在教室的墙上醒目的位置悬挂一堂课学生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创新实践。”通过营造这样的浓厚氛围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科學评价合作效果。

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参与积极性、合作诚意、合作技能技巧和小组总体成绩等方面作为学生评价的非常重要的方面。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中心有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进一步将语文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提高“快乐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创新,以达到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猜你喜欢

分工合作小学语文课堂
小龙虾历险记之夜幕下的晚餐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