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如此美妙

2020-09-10彭景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2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彭景珍

【摘要】当今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一直伴随着熟悉的情境色彩,对熟悉而有趣 生动又新意的生活情境会感到特别的好奇。在数学课堂上,以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为起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读取数学信息,理解并提出数学问题,最终解决问题。通过图示和数字信息,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和感受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学习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能与作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活动有利于落实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和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发挥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地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有效地学习增力效能。

情境教学的创设有多种,采取不同的情境创设策略,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体验。比如,问题情境的创设可打开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谈话情境,可拉近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距离,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为新知打基础;创设故事和游戏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创设生活情境,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解读”,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道理,从而形成生动有趣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如何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

有效情境教学是当今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适时高效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已成为研究和探讨教学环节的热点。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探讨和思考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巧妙创设情境教学。

(一)创设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为教学目标服务,不是摆设,应当在后续的教学中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教材因篇幅限制,提供给学生的素材极其有限,乏味单一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吸收。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特点,用心处理情境的呈现方式,优化设计,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让学生融入一些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快速让学生能紧跟你的节奏进入学习的状态,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有:

1.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导入。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尝试活动中,克服了数学学习的抽象 枯燥和难理解。

2.创设虚拟或真实的生活情境,这是数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可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通过具有生活气息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熟悉感,将数学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真实或模拟场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准确把握学习起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境生情。 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之中,自主独立学习与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有趣的情境,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情感最投入,学习积极性也极易调动起来。抓住契机,恰到好处地把学生的思路带到一个新的高度。笔者认为,新课虽然应力求使原来的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新颖有趣、巧妙生動,用数学的魅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是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自班的学习需求,适时创设有效情境。

如,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橘子》中,笔者是这样进行:同学们,老师讲一个孙悟空三师兄分橘子的故事,好吗?一天,悟空八戒沙僧摘了4篮零8个橘子, 一共48个橘子,悟空说要分着吃,他建议说每人拿一篮,悟空拿零散的8个橘子再给八戒沙僧各4个, 各自拿着分得的橘子走了。悟空得意洋洋地说:哈哈,俺老孙又占了一次便宜。孩子们,从悟空的神情中看得出橘子分错了,那么应该怎样计算呢?自此,以学生熟悉的西游记里的人物,导入了新课,此时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通过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调动了学习的情绪,会迫不及待想找到答案。

当然,新课的情境创设方式还有很多,如,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讲有趣的故事情境,交流合作情境、生活情境, 简单的一个设问,等等,总之,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要从学生学习发展的内需出发,要真实可信,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有效的数学教学氛围,让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学生学习的“助燃剂”,不能为教学服务的,一切花哨都是多余的。

(二)新课学习的活动情境,通过体验,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新知获得率,并培养学生的思维

根据小学生不同阶段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的不同,主要是借助生活或身边的表象进行具体形象的简单思维方式。并且在一节课40分钟中,精神不集中,易分散,若一味重复同一种讲解或解题或计算模式,会对课堂感到的无趣 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新课探知学习的过程中,要先认真研读教材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会巧妙运用教材的活动情境图和情境问题串。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决定着思维的方向。创设有思考价值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有数学味的问题中,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通常用进行新课学习的活动有以下两种:

1.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对学习和知识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在教学时,向学生们提出具有挑战性 趣味性 开放性的问题,引导积极地思考,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氛围和学习效率。

2.可以通过操作技能情境创设,例如,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去图书馆》 笔者是这样的设计的:

笑笑要从家里去图书馆的路线,我们已经掌握了三要点:

(1)先看朝哪个方向走(方向);

(2)要说清楚在哪里转弯(拐点);

(3)还要说清楚每一段要走多远(距离)。

现在,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请画一画笑笑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线图。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得很棒,大家画一画,再小组交流,说说是怎么画的。

紧接着再让学生画一画笑笑从图书馆回家怎么走:

这个教学内容学生之前,已初步掌握要确定物体的位置两要素:方向、距离,同时也考虑到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因此,创设了这个教学活动情境,让学生绘图,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在画图和讨论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掌握如何确定位置的知识形成过程,在画图后的交流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成了动态的探索对象,最后明确了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和文字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位置。这样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活泼 主动并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巩固深化练习的活动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对新知识的巩固有显着效果。它创设了一个最佳的氛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们能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从活动中巩固新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摸球游戏》一课,笔者尝试设计了这样一个巩固提升练习教学片段:

天天商场正在进行促销活动。抽奖转盘由黄、红、 紫3种颜色决定一、二、三等奖。假如你是活动策划员,你计划如何设计这个转盘;假如你是顾客,你又该如何设计呢?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身份进行转盘的设计。

从教学反馈效果来看,这个为商场促销设计转盘的活动情境有趣,创造具有生活气息的现实情境,取材于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符合学生的学习,可调动学生的热情。在设计抽奖转盘时,策划者和顾客角色不同,因此,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去诠释自己的设计,真正达到了运用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结语

创设教学活动必须深入专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原则的设计,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有趣,形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情境还应具明确主题,遵从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固有知识基础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情景,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也可根据自身教材内容,创设有趣味性的情境,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创设有思考价值的情境,让学生们在这样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中展开学习, 这是一种愉快的学习之旅体验之旅巧妙创设生动情境,自然能让课堂焕发出新鲜的活力,让教学变得更加有趣、高效,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情感、方法与过程等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吴正宪,周卫红,陈凤伟.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M].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赵红婷.有效数学课必须关注的10大要素[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