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情才能入理,明理方能导行

2020-09-10陈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2期
关键词:邻里小伙伴道德

陈英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德育课程而言,自主的道德学习非常重要。而德育归根结底是“学德”的问题,是对道德学习的引导、辅助、支持。因此,德育课堂必须发挥从帮助学生自主“学德”的角度去实现自己的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展现一个有情、有理、有行的道德教育整体化过程。

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唯分数论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相当一部分学校重视学生的智育,忽视了德育。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师资缺乏,加上对德育课程的认识不足,道法课成了名副其实的附设科目,常被应付了事。《道德与法治》课程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其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养成的德育功能,是道德教育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为扭转这一认识及做法的偏差,近年来我校知不足而后进,我们积极进行道法课程教学的探究,力求探索行之有效的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我們深知,小学时代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的形成期,尤其是农村学生,天真朴实,抓住这一时期进行良好的引导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利用、选取、挖掘教材的内容,针对农村学生知识储备少、视野狭窄的实际,根据学校的教学环境及条件,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能培育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个性品质,并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们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的目的。

一、情境感知,印象深刻

培养学生的任何一种能力,必须从认知开始。而引导学生们去主动感知、自主学习,就必须在课堂学习上下足功夫。教师须懂得教材,还要懂得欣赏的需要与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合理选用并发现教材中切合学生实际、符合他们需要的内容,尽可能发现或选取教材中少年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图片、故事,以及各种儿童所乐于参与的活动,并能给学生们以思想道德上的启迪等资料。教师再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儿童乐于感知、易于感知、愿意感知的情境,引领学生自然而然与文本对话,引发学生们主动参与学习,乐在其中。这样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就不在话下。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我很诚实》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记住诚实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上课伊始通过播放经典寓言故事《狼来了》的视频,通过“一边播放视频、一边交流体会”的活动设置,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们积极交流的愿望。这一情境创设,让学生们瞬间明白了为什么要诚实,以及说谎害人害己的道理。之后,再通过另一活动情境“阅读《明山宾卖牛》的故事”的设置,再一次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感知:诚实有时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损失,甚至吃亏,但仍要坚守诚实的品质。又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学会尊重》一课时,教师并没有简单地从说理入手,而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了一个“分享科学家的故事与寻找身边值得尊重的人”的活动情境。首先让学生懂得“科学家为我们的国家、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值得我们尊重”。接着再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值得我们尊重?透过这一活动,学生自然而然明白:无论是取得一定成就的人,还是我们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人,都值得尊重。通过这样的学习,接下来对相关链接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解就容易得多。

总之,轻松愉快感知教材内容,是道法课程最基本的目标。尽管新编的教材呈现的内容皆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但仍需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心引导。因此,创设合理的活动情境,对于帮助学生感知道法课程内容,形成基本认识,理解其中道理,确实事半功倍,且印象深刻,不失为值得借鉴的教学方式。

二、循情明理,水到渠成

学文、循情、悟理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键环节。为达到有效的道德教育效果,我们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在道法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教材内容,恰当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积极分析交流、认真讨论探索,真切理解教材所要表达的主题,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水到渠成的教学方式符合农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为学生们所乐意接受。

如,三年级下册第6课《我家的好邻居》,本课的学习目标在于引导学生们学会与邻居小伙伴相处的方法。教学时我们围绕这一中心目标,遵照《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家庭生活”里的第3条“懂得邻里生活中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的要求开展教学。上课时,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邻家小伙伴切入。在学习第一板块“邻居家的伙伴”时,创设了小伙伴成成礼貌地跟学生打招呼,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小伙伴,与小伙伴一起玩什么,以此引发同学们的共鸣。这样设计一下子打开了学生们交流的闸门,大家侃侃而谈,回忆了与自己邻家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的经历。温馨的记忆诱发了学生们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小伙伴相处的点点滴滴让他们体会到充满童真童趣的伙伴情谊。从这里,大家意识到伙伴之间交往要懂礼仪有礼貌、文明待人、友好相处。在交流中,学生们还分享了到小伙伴家做客以及自己当小主人招待小伙伴的情境经历。从学生们天真无邪的交流、评价、反思中,可以看出学生们不但珍视邻里小伙伴的友情,且懂得与小伙伴交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礼仪。在学生们交往能力提高之时,教师因势利导,从学生熟悉的邻家小伙伴拓展到在第二板块“邻居间的温暖”的学习,老师从引导孩子阅读教材中“邻里互助、生活和睦”的故事入手,让学生们谈收获、说体会,感受邻里的温情。一连串的引导学习,学生们真切体会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道理。之后,再趁热打铁,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范例,回忆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完成课本中的留白作业:“说说邻居帮助你的事”以及“你能为邻居做些什么”。

从教材中的情感体验回到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回忆邻居带给自己的感动以及自己带给邻居的方便。在回忆中、在表述里,满满的是温情美好的画面。学生们在与邻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中自然而然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要讲文明、讲礼仪、讲道德、守规则”的道理。以至到第三板块“不给邻居添麻烦”的学习中,学生们完全已由邻里生活的温情上升到邻里生活的理性行动。对于如何解决邻里生活中遭遇的矛盾,避免邻里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当自家权益受到伤害时应当如何应对,也是点子多多、方法中肯。由此可見,道法课堂,只要把握得法,从情感体验出发,由情及理,让其成为一个先有情后有理的过程,完全是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达到道德教育效果的。

三、拓展导行,养成习惯

众所周知,儿童期就是人道德发展的启蒙期,是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的形成期。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所承担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以及进行法治教育的任务。这要求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将生活中的知、情、行等方面结合起来,促成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形成儿童稳定的道德品质,道法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育中,我们特别重视“行”的教育环境。只有达到点拨导行的效果,才能完成道法课程的终极目标。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爱心的传递者》时,除了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我们还延伸到对防控新冠疫情时“舍小家为大家”“最美逆行者”“千里送温暖”等事迹的重温,让学生们深深体会“显而易见的爱心、隐藏的爱心以及献爱心的典范”。以此点燃他们愿意帮助别人的欲望,以助人为荣、以爱人为己任。当然,在完成培养学生达成乐意关爱他人的道德教育之后,教师需及时引导他们学会善于帮助别人,助人必须讲究方法策略,要智慧关爱他人。

此外,我们将爱心扩展到课外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助人的价值及快乐,并以此养成他们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如,在今年的“6.30扶贫济困日”中,学校开展“捐献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活动时,学生们踊跃捐款,传递爱心;在“为边远山区孩子捐献课外书籍,助同龄人读书”的活动里,学生们积极参与,或拿出自己保存完好的书籍,或毫不犹豫捐出自己的工具书,甚至赶到书店为远方的同龄人买书。做法不同,但心意相同,都是为了关爱、帮助他人。从学生们乐于助人的行为,我们欣喜到看到:道法教育的效果已经发生作用,并且在他们的小小心田中生根、发芽。

是的,教育是一个慢过程。作为教育者,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道法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需要教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收获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守规矩、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邻里小伙伴道德
“邻里+”铸就崇川社会治理“小康梦”
邻里图书馆
跟踪导练(五)(2)
“小伙伴”等十七则
道德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邻里之间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邻里党建”增强居民幸福感
河里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