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2020-09-10李淑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2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初中数学

李淑惠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任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其中呢?这需要数学教师去钻研探索。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的各环节;二、巧借数学之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三、结合课题学习,让学生正确面对生活。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初中数学

一、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的各环节

在教授新课时,教师可把数学家独创的史实或数学中蕴含的美引入到其中,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奥秘的求知欲。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举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比较熟见到的运用到数学知识点的事例,以此吸引学生对数学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学好数学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例如,在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笔者先向学生介绍:笛卡尔尽管生病了,但仍然坚持在床上学习,也正是因为这份坚持,笛卡尔通过观察墙角吊在空中的蜘蛛,促发了灵感,从而发明了坐标系。这个例子告诉学生平时要认真观察、留意身边的事与物。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意识。

1.以史育人。每一项数学成果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且令人动容的史话。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数学的一些史料进行数学教学工作,如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等史料。因为运用数学史料既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数学教学工作,也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奥秘与祖国的历史,从而爱科学、爱祖国。例如,在讲授方程(组)一课时,笔者向学生介绍数学家刘徽在东汉初年编定的《九章算术》,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数学经典著作。

2.以数学家的故事育人。数学家们之所以能成功,有所成就,离不开他们刻苦学习的态度、钻研奋斗的毅力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适时地插入一段数学家的故事。例如,在讲到圆周率时,笔者会通过讲解一些有关祖冲之父子的一些故事,传达祖冲之父子刻苦学习与钻研奋斗的精神。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把献身科学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学生。

3.以数学思想育人。每一个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其实都包含着很深的哲理。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笔者用参透未知与已知、多元与一元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能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教学 “‘二元化为‘一元”的消元思想。

4.以数学概念、定理、定义育人。例如,在初中数学中,学生会遇到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正数与负数等数学概念,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将数拓展以后,又都可以统一起来。通过学习这些数学概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

5.以典型例题、习题育人。教材中的一些例题与习题通过引申、聯想、对比,可以发掘它们的特殊教育意义。例如,七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个例题:某人以两种形式共储蓄了300元,一种储蓄的年利率是10%,另一种的是11%,一年后共得到31元5角的利息,问:两种储蓄各存了多少钱?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联系到旧中国劳苦大众受地主资本家高利贷剥削的情况,再和当下中国来对比,可以感受到中国发展的迅速。这对比使得学生在无形中更加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之处以及获得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二、巧借数学之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数学与其他学科有区别,或者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它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其实不然,它包含着许多美学因子。古时候的数学家、哲学家早早有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对称、和谐、有序等方面。

比如,我们学习到的图形——圆。圆的美体现在它的完全对称性——对称中心对称,更深入理解,我们还可以体会圆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从课本的教学知识点可以得知,圆是由无数个零散的点,有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则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如一个大的班集体,由每一位学生组成,那么班集体的形象、荣誉自然也离不开每一位学生的努力与付出。由此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美,还可以借助数学之美让学生意识到圆也象征着一个集体,只有遵守集体的纪律,才能发挥出集体的最大力量,得到满意的结果。

当然,每个几何图形都有它的教育意义。如,从三角形这一几何图上,我们学会沉稳;从四边形上,我们学会灵活应变。而圆,我们的棱角被它磨平了很多。还有让我们懂得如何分辨方向的一次函数,让我们以一种完美的比例去欣赏世界创造世界的黄金分割……在讲授二次函数时,通过它的图像我们可以知道篮球运动的轨迹是如何变化的,也可以刻画天体运动的轨迹,从而揭示数学中的奇异美。

简洁是数学美的一种体现。数学中概念的产生与发展,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严密性、准确性,而概念包括了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可以说数学中的简洁之美无处不在,它可以在我们的整个知识体系中,也可以在一个小的定理的语言表达中。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懂得欣赏数学中的美学,还要善于把数学中的这些美学因子挖掘出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进而陶冶学生们爱美的思想情操。

三、结合课题学习,让学生正确面对生活

在初中数学中,课题学习有许多,如,制作长方体、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调查吸烟的危害等等。学生们在调查研究中能浅尝挫折并得到磨练,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协作,能让他们在探究中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为学生们日后的生活、社交、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培养了他们遇败不馁、积极向上的思想。

总而言之,渗透德育是一个极其重要且需进一步探索研究的课题。这一课题的探索与实践,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到符合实际,不可生搬硬套,从而确保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蹇红星.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J].新课程(下),2010.

[2]肖翔.在美的情景中进行数学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

[3]汪国银.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分析思考[J].理科考试研究,2016.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渗透初中数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