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2020-09-10杨金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问题与对策小组合作学习

杨金星

【摘要】农村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能力普遍低于城镇,在交流沟通方面更是如此。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学习、合作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不少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都将这种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中,与此同时,纵观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暴露出种种问题。基于此,笔者针对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提出对策。希望能够使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真正发挥实效。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小学生;数学教师

新课程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合作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配合、互相帮助,最终实现探究学习目的,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合作方式之一。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响应新课程的号召,更是农村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及问题

其一,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认识不到位。新课程改革力度之大,波及范围甚是广泛。农村地区小学也积极顺应教育改革浪潮,不少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逐步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上被更广范围地应用。但是农村地区的教师,长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有落后的固有教学思维,虽然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但没有真正树立全新教育理念,最终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欠佳。具体表现为:有的农村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定位不清,仅将其作为活跃课堂氛围的手段,对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深层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如,划分学习小组的标准单一,主要是依据学生成绩、学号、学生座位号来划分小组,难以促成小组高效合作;小组内缺乏明确的规则,导致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无章可循,经常会出现学生坐“冷板凳”、借机闲聊等现象。

其二,农村小学生在集中注意力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方面表现较差。具体表现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遇到困难时,会进行与同伴交流探讨的为少部分学生,而更多的学生想要寻求教师的帮助与指导。学生与同伴交流讨论时间相对较少,无法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其三,教师监督与指导不到位。由于现实条件所限,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虽负责的学生数目不多,但是一个二十五人左右的班级通常会划分到三至五个学习小组,一节课下来,教师也不能对每个小组都做到全面指导,只能有选择性地进行重点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削弱,必然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特别是学习积极性不强的小组,甚至会出现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现象。

其四,学生羞于表现,也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学生思维发展情况无法全面掌握。这不利于教师总结经验、改善教学。

二、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优化策略

针对上文所提到的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例,对教师应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一)数学教师应科学合理划分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包括三要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与“学习”的前提条件,小组划分很大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合作以及学习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主题,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划分数学学习小组。从整体上看,要让每个小组“势均力敌”,以保证不同学习小组学习成果不会形成较大的差异。这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促进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从个体上看,要保证小组内部成员的差异性,要让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互补优势。因此,教师在对小组进行划分时,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数学学生成绩、座位分组,而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格等多种因素。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混合运算”的一课时,目标一是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运算顺序来进行混合运算,目标二则是学会借助分数混合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在进行小组划分时,主要是以学生在数学运算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方面的差异来进行划分,将善于表现与平时不爱出声的学生划分到同一组。因此节课学生需要自己进行比较大量的数学运算,小组的成员人数较多比较合适,每个小组成员设置为5个以上。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规则,强化对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农村小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留守家庭,大部分性格特点比较内敛,不善于与他人进行沟通。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安全、开放的沟通平台。数学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提升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培养留守儿童更加开朗、乐于沟通、善于表达的良好性格。因此,教师要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明确具体规则,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顺利地进行。例如,教师要明确规定在有学生发表意见时,其他小组成员要认真听取,不能随意打断。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对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感到担忧。教师要促进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争论、辩论。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对他人的意见进行指正以及完善,学会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正视自身的不足之处等等。

(三)增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把控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还比较差、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低,为有效保证合作学习效果,教师还不能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对学生“大放手”,让学生完全自由发挥。相反,数学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获得教师的方向引领,在学习重点、难点时获得教师的思维启发与点播,使学生茅塞顿开。对于如何进行有效地小组合作与小组成员具体分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但不强制学生接受、执行;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从旁仔细观察,也可以选择与学生一同进行合作,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

例如,在上文所提到的教学实例,分数混合运算教学中,启发学生借助画线段图或者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来加深对题意的理解。如果学生在列综合算式时感到困难,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尝试先列出分步算式,最后把所列出的分列式再综合到一起。

(四)鼓勵学习小组成员自我展示,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价

教师不仅要担任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还要兼任“评价者”。农村小学生表现自我的意识不强。因此,教师要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时积极展示自我,除了平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与客观评价。掌握每个小组的真实学习成果,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发展情况,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增强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实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种种问题影响到学生小组合作的效果、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自身教学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予以完善,才能真正达成教学目的。从根本上讲,这也是农村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的艰难过程。每一个农村数学教师都要不畏艰难,力争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上做出突出的贡献,培育出具有较高数学素养、发展全面的农村小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勇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631-1633.

[2]曹燕葵.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实施及优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08+110.

[3]卢少文.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分析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8(15):34-36.

[4]韩美玉.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对策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问题与对策小组合作学习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