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2020-09-10张玉琴

运城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适应力生涯程度

张玉琴

(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但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低、薪资待遇差及工作强度大等同劳不同酬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使得幼儿园教师表现出较低的工作满意度[1],很容易造成幼儿园教师从教意愿、生活质量、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2-4]。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时期,一方面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与待遇并非朝夕可以改观的,另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幼儿园教师的准入门槛和师资水平。面对这样的生涯困境和生涯转型,迫切需要幼儿园教师从个体生涯发展角度,主动调适自我与环境的应对当前工作的机遇与挑战,获得较高水平的愉悦体验,赢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实现自我专业发展价值,即通过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生涯适应力促进其更高的工作满意度。

生涯适应力是指个体在应对生涯任务、生涯转型或生涯困境时,采用自我调整策略以适应生涯角色的一种心理社会建构,主要包括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四个维度[5]。生涯建构理论以全新的发展视角解释了生涯适应力在个体职业发展和社会交互过程中“正能量”效应,是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面对外部挑战应具备的核心能力[6],能积极预测与工作有关的结果。生涯适应力特别强调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较高的生涯适应力可以有效预测工作满意度[7]、[8]。理论和实践也表明,在一般人群中,个体生涯适应力能提升工作满意度,但似乎并非所有的领域都可受益于生涯适应力,具体而言,尽管生涯适应力与多个工作或职业因素有关,可工作满意度未必受其影响[9]。虽然有研究者建议用工作满意度来衡量主观职业生涯成功[10],但当人格特征不同时,生涯适应力预测的仅是人们对整体生活职业的满意度,而不是对工作的满意度[11]。更有一项新近研究发现,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无显著预测作用[12]。鉴于生涯适应力是个体顺应生涯环境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社会资源,结合我国当前正处于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发挥生涯适应力的增益作用,提升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适切性,这样既可以从理论上验证生涯适应力在不同职业的适用性,也可以检验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对幼儿园教师生涯辅导和工作满意度提升均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借鉴和事实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太原市和运城市幼儿园教师为取样范围,样本分布情况如下:男性19 人,女性289;年龄25 岁以下130 人,26 -40 岁 150 人,41 岁以上 28 人;学历高中及以下 39 人,专科 91 人,本科及以上 178 人;公办园教师152 人,民办园教师156 人;行政管理人员27 人,任课教师245 人,保育老师36 人;在编教师79 人,非在编教师 229 人;工作年限 3 年以下 152 人,4 - 9 年 80 人,10 年及以上 76 人。

(二)研究工具

1.生涯适应力量表

该量表由Savickas 和Profeli(2012)编制,我国学者侯志谨修订与本土化,包括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四个维度,每个维度6 个项目,合计24 个项目。计分采用从不强到非常强1 -5 级Likert 评分制。经信度检验,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 内部一致性α 系数为0.968,各维度因子Cronbach 内部一致性 α 系数分别为 0.921、0.933、0.926 和 0.938。

2.工作满意度指数量表

该量表由Brayfield 和Rothe(1951)编制而成,采用“工作描述指数法”衡量个体一般的工作满足感,也称综合满意度。主要包括6 个项目,分别评估个体对工作本身、领导、同事、收入、晋升机会及工作整体的满意程度。计分采用Likert 五级评分制,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1 -5 级正向评分,均值分数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强。该量表在本研究中Cronbach 内部一致性α 系数为0.89。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采取网络调研和纸质调研两种方式进行施测,委托园方负责人统一发放和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8 份,有效率达88%。最后采用SPSS25.0 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教师生涯适应力总体分析

经描述统计分析,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 =3.68),四个维度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涯控制(M=3.92)、生涯自信(M=3.90)、生涯好奇(M =3.57)、生涯关注(M =3.31),可见,幼儿园教师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中,能充分拥有和自我选择未来的权利,不断激励自身建构完美未来,有效应对职业生涯遇到的各种困境,但对未来缺乏一定的计划性。经T 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在性别(t=3.279,p <0.05)、受教育程度(F=5.026,p <0.01)、工作年限(F=3.65,p <0.05)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幼儿园教师受教育程度方面,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与专科(C =-0.505,p <0.05)、本科及以上学历(C= -0.539,p <0.01)之间均呈现显著性的差异,但大专及本科以上受教育程度者生职业涯适应力则无显著性差异,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与职场中期差异最为显著(C= -.378,p <0.05)。但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在园所性质(t=0.94,p >0.05)和是否在编教师(T= -1.12,p >0.05)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年限等因素会影响到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水平的高低,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学变量特征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比较分析(N=308)

(二)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情况分析

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一般水平(M=3.37),各因子均值显示,不同对象的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同事(M=3.69)、领导(M=3.62)、工作本身(M=3.56)和晋升机会(M=3.31),最为不满意的是工资收入(M=2.78)。结果见表2,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对同事、领导等人际关系较为满意,工资收入是影响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结果可能与当前幼儿教师对提升工资待遇的意愿较为相似。

各人口学变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在性别(t=2.554,p <0.05)、是否在编(t=-2.473,p <0.05)以及受教育程度(F =3.093,p <0.05)上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而在园所性质(t =0.571,p >0.05)和工作年限(F=2.485,p >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见,性别、是否在编以及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到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表2 不同人口学变量特征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比较分析

(三)各人口学变量与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r =0.54,p <0.01)及四个维度生涯关注(r =0.39,p <0.01)、生涯控制(r=0.49,p <0.01)、生涯好奇(r=0.51,p <0.01)、生涯自信(r =0.52,p <0.01)均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表3 各研究变量描述统计与相关关系矩阵

采用逐步回归考察幼儿园教师人口学变量与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效应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与受教育程度交互作用对工作满意度的回归效应最为显著。表4 通过分层回归建立了两个方程模型,模型1 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可解释总体效应的2.85%,且效应值为0.536,说明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预测效应。模型2 生涯适应力与受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拟合度优于模型1,能够解释总体变异的29.9%,模型拟合相对更优,由此说明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与受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可见,受教育程度在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满意度间发挥显著调节作用。

表4 各人口学变量及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的逐步回归模型

(四)受教育程度对生涯适应力和工作满意度的调节作用

为检验幼儿园教师受教育程度的调节机制,研究采用分层回归,将受教育程度进行分组,然后各组分别以生涯适应力为自变量,工作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性影响(F =3.075,p >0.05),但大专学历(F =61.617,p <0.01)、本科及以上学历(F=74.820,p <0.01)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进一步通过ChrisCalcv1.4 分析发现大专学历与本科及以上学历对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满意度的调节效应存在差异性显著(Z=1.2096,p <0.05),说明受教育程度在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满意度间有调节作用,且差异显著。

表5 受教育程度在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满意度调节效应

研究进一步使用调节效应图更深入说明受教育程度调节作用的实质,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满意度相关趋势,如图1 所示。分组比较发现,专科学历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预测效应较强,而本科及以上学历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预测效应相对较弱。

四、分析与讨论

(一)幼儿教师生涯适应力现状分析

国内外聚焦幼儿园教师这一特定职业群体的生涯适应力研究领域尚未开发,本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职前幼儿教师生涯适应力水平较为一致[13],即研究中所选幼儿园教师在面对其职业生涯中的发展任务或者不可预测的生涯困境时已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可能源自于,第一,当前国家和社会聚焦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对幼教师资有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幼儿园教师对自我职业生涯的管理,激励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未来职业改革中的各种困难。第二,在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下,幼儿园教师对自己未来职业拥有较强的决策权,能坚定与执着于所选择的职业,并且充满信心,主动探索与调节自身顺应学前教育各种变革。

性别历来是学前教育界较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研究显示,幼儿园教师男性生涯适应力显著高于女性。可能因为,受性别职业刻板印象影响,男性幼儿园教师更期待获得更高社会地位和薪资福利,他们可能会借助在幼儿园的性别优势,随时关注学前教育发展前景,及时调整自我生涯目标,珍惜每一次发展机会努力追求提升自我,期待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在受教育程度有显著差异,高学历幼儿园教师更擅长感知与捕捉未来生涯的不确定性,专业学习能力较强,能很快调整自我灵活应变工作的挑战,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更加主动与明晰。而高中及以下的幼儿园教师多集中在农村幼儿园或城市幼儿园从事保育工作,很少接受正规学前师范教育,学识能力受限,专业化程度较低,因而表现出较弱的生涯适应力。

研究显示,生涯适应力在工作年限上呈显著性差异,且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的生涯适应力相对较低,职场中期生涯适应力最强。入职初期是个体生涯适应力的关键时期,但为避免就业压力或机会成本等损失,仍有部分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留职于幼儿园,但因职业初期忙于各种工作适应与职业培训,无暇关注和探索生涯发展,而工龄相对较长的老教师已具备丰富工作经验,面对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他们已然做好了随时应对生涯新境况和新挑战的心理准备。

(二)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

图1 受教育程度对生涯适应力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一般水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较为一致[14],且幼儿园教师对人际关系满意度相对高于对工作及工资待遇,原因可能在于,第一,学前教育整体基础薄弱,公办少私立多,政府经费支持力度不大,工作琐碎繁重且同工不同酬依然存在。第二,幼儿园管理体制落后,教师评价考核缺乏激励机制,晋升空间较少,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第三,融洽的人际关系更能激发幼儿园教师的情感承诺,使他们不计较工作得失,依然执着坚守在学前教育第一线。

研究显示,男性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女性,可能因为教师是一个“性别化”很强的职业,女性占多数的教师职业中居于领导职位的比例却相对较低[15]。时下男性教师已成为各幼儿园人才竞争的“香饽饽”。为吸引和留住男性幼儿园教师,幼儿园管理者会采取提供好岗位高待遇以及足够的晋升空间等激励机制提高男性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研究发现,在编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非在编幼儿园教师,人事关系在编与否,会让非在编幼儿园教师产生身份角色认知失调,加之非在编人员流动频繁,晋升空间、职称评聘和进修机会相对较少,个人专业发展受阻,从而影响其工作满意度。

研究还显示,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受教育程度上呈显著性差异。专科学历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较高,高中及以下者工作满意度次之,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工作满意度较低。综合分析我国当前幼儿园师资学历,其中以专科学历教师为主,特别在人才培养过程,受专科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影响,自我职业角色定位准确,对职业期望较为适宜,而本科及以上学历幼儿园教师理论功底相对深厚,但因工资待遇较低等客观因素使其不满足于从事幼儿园一线工作,从而表现出较低的工作满意度。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幼儿园教师,由于缺乏系统化专业化培养培训,更多地从教于农村幼儿园,也或在城市幼儿园从事保育工作,虽然工资待遇不高,但也容易自我满足,呈现相对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三)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效应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四个维度均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预测效应。调研中在了解对“是否有生涯适应力辅导需求”现状时,有212 名教师有适应力辅导需求,占总体68.8%,说明伴随国家一系列学前教育相关政策的出台,幼儿园教师已充分体悟到学前教育事业大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激发了他们对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诉求,他们开始积极关注自我发展,及时评估和调整生涯角色,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对未来生涯充满自信,从而促使其不断投入工作,获取工作满足感和实现自我价值。本研究再次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预测效应。

(四)受教育程度对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满意度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从受教育程度调节作用来看,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调节效应不显著,而对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有显著调节效应,且大专学历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幼儿园教师。韩国Hyojung Han等人以韩国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发现在职业适应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在体验工作满意度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职业适应性影响[16]。这两种结果恰恰说明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调节变量,而调节变量的不同则体现了社会文化与研究被试的差异性,说明我国幼儿园教师受教育程度在其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满意度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具有特殊性。综上,受教育程度可以显著调节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的方向和强度。这一结果既验证了生涯建构理论在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领域的适宜性,也说明了在个体自我与生涯环境相互作用中,受教育程度对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和工作满意度的调节作用,与研究中专科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较高相一致。

五、建议

(一)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提升其工作满意度

“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迫在眉睫,目前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政策的不完善,已严重制约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幼儿园教师对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的满意度依然不高,因此,国家和社会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多渠道多元化真正落实幼儿园教师的薪资待遇,淡化公私幼儿园与是否在编教师的角色意识,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用事实和行动转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窘境,增强学前教育的职业吸引力,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幼教事业。幼儿园管理者应营造人性化园所管理文化,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吸纳教师参与园所的重要决策与管理,培养幼儿园教师对园所的责任感和依赖感,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从各方面努力提升其工作满意度。

(二)转变管理理念,建构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体制,提升其生涯适应力

多样化职业任务和职业变化能够激发个体生涯适应力[17],生涯适应力具有环境可塑性。我国学前教育转型发展带来的契机与挑战,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原有的职业认知和心理契约,急需幼儿园管理者树立正确的生涯发展观,完善幼儿园培训体制和激励机制,培育幼儿园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和岗位职责力,鼓励他们及时调整自我角色顺应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需求,提供生涯发展团体培训和个别辅导,建构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体制,引领他们主动做好生涯建构积极应对新时期新要求。

(三)着力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和学历水平,以生涯适应力促进其工作满意度的提升

国家应宏观调控学前教育政策机制,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和健全教师培训制度,鼓励支持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课程体系,突出保教融合,强化教育实践,从学前人才供给上提升教师质量层次,实现“2020 年,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同时监督幼儿园管理者严把教师准入制度,重在加强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与在职培训力度,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力和灵活适应力,引领他们开展职业探索赢得情感共鸣和自我满足,从而发挥幼儿园教师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增益效应。

猜你喜欢

适应力生涯程度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我的教书生涯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吐槽退役生涯
综议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积极影响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