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玉芬:医疗投资首选优质赛道

2020-09-08黄婷

陆家嘴 2020年8期
关键词:赛道医疗企业

黄婷

价值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在分享成功投资的关键时曾经指出,一名成功的投资人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去弄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如果你能够长期保持这种心态,你关注现实的能力将会逐渐提高。如果你没有这种心态,那么即使你有很高的智商,也注定会失败。

从一名投资小白成长为医疗投资圈投资人,“浓厚的兴趣”和持之以恒的专注正是她的职场升级记中的两大法宝。

为什么选择医疗投资行业?

与很多医疗投资人一样,郑玉芬原来也是一名医药人,生物工程毕业后理所当然地进入药企,从事药物研发工作。在老板的信任之下,她很快从研发的岗位上一下子被推到前线负责公司的一项收购业务,郑玉芬一时头大,但并不怯场,虽然当时对财务、收购一知半解,但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她硬是翻着书把这个项目做成了。

这件事也成了郑玉芬事业的转折点。在做并购业务的过程中,她对投资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毅然辞去工作回归校园,在清华经管学院修读了金融专业,凭借自己理工科背景与金融硕士专业的漂亮履历,毕业之后加入了全球排名前十的风险投资基金德丰杰(DFJ),正式进入投资行业。

那一年是2007年,次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于身处金融圈中心的投资行业而言,所受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在德丰杰工作的两年期间,郑玉芬亲历了很多行业和企业吹泡泡以及泡沫破裂的过程,让她一生难忘。

郑玉芬对自己的优势非常了解,多年的生物医药专业背景以及工作经验是自己的优势所在,而医疗投资行业又符合自己追求稳健的性格,想要在投资圈中脱颖而出,就得找准自己的优势并持之以恒地专注耕耘其中。

之后,她加入清科集团,成为清科集团首位具备医疗背景的投资经理,组建清科的医疗投资团队,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将自己事业的全部重心都放在医疗投资上。

“别人如果每天花10个小时在两个行业上,我花10个小时在一个行业,就会更容易脱颖而出。”郑玉芬对记者说,自己的职场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勤奋”。

进入清科集团之后,郑玉芬开启了开挂式的投资生涯,刚入职就接到第一个大项目——傲锐东源,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马里兰州的生物科技公司,是当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人类全长cDNA克隆库,融资金额达到1600万美元。由于当时清科医疗投资团队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做成这么一个大项目,她拉上多家頭部基金,由IDG充当领投机构,但项目的尽调、整个交易的协调和完成却需要她全权负责。

这是郑玉芬第一次全权接手一个大项目,整个交易过程持续大半年的时间,与在德丰杰的时候不同,这时候她没有师父带,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一己之力去完成。

“当时压力特别大,经常半夜醒过来就打开电脑就开始做财务模型。”郑玉芬说,由于是自己的第一个项目,不容有失,在那半年的时间内,几乎全部时间都扑在工作上,工作之余还会约访自己的老师、师姐请教分析。

正是凭借着这种拼劲,在清科工作的第一年年会上,郑玉芬获得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具狼性奖”,成为清科集团一众后浪中的佼佼者。在两年时间内,她在清科连升5级,从高级投资经理做到副总、副总裁,乃至主管合伙人。

“当时我真的特别拼,经常通宵工作,写报告、做模型都要做到最好,感觉浑身是劲,力气怎么都用不完。那时候的成绩真的是加班加点拼出来的,只有多下功夫,才有可能出成绩。”郑玉芬说,时至今日,自己还是很感谢当年那个那么拼搏的自己和清科CEO倪正东的信任支持,这为后来的投资打下扎实的基础。

除了工作勤奋拼搏,她也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总结的人,总是能将自己的每一段经历每一笔投资都溶解成为自己成长的催化剂。在每一次做投资决策的时候,郑玉芬都会将退出作为第一考虑要素。这和她早期在德丰杰受到的职业熏陶密不可分。作为一只美元基金,德丰杰尤其注重风险控制,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识别各种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交易的风险还有人的风险,长期正规的职业训练让郑玉芬在此后投资生涯中都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同时,在每投资一个项目的时候,都需要反复向上司汇报退出途径、潜在买方和退出风险。

医疗投资的核心点在哪?

创立约印医疗基金之前,郑玉芬最后一份工作是启明创投的医疗投资总监,但她并不甘于当一名“前浪”,她的心中还有一个悸动着的梦想还未实现。

“从进入投资行业的那一刻起,我的初心就是想要打造一只纯医疗板块的基金,我常常想,如果20年后自己退休了,没能做成这样一件事,会特别遗憾。”郑玉芬说。

在2015年,郑玉芬创立约印医疗基金,成立5年的时间内,累计投资包括泛生子、普恩瑞、医微讯、开普影像、壹点灵、执鼎医疗等20多家企业。在这20多家企业中,其中3家估值增长近10倍,7~8家企业估值增长近5倍,剩余大部分企业估值实现30~40%增长。

在复盘约印的投资案例的时候会发现,约印主要投资方向为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生命科学,都是与刚性的临床需求相关的项目。

对此,郑玉芬解释道,这是约印成立的初心,一心只想做好医疗行业的投资,只选择符合刚性临床、能够治病救人的项目,目的就是要将全球先进的诊疗技术带回中国,改善国内的医疗环境。

约印的严谨专业也让其在短短5年间就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郑玉芬自己也承认,约印在选择项目的时候近乎“挑剔”。

约印在投资中更愿意遵循自上而下的分析逻辑,首选优质的赛道。“我们的标准很严格,要分析企业所在的细分赛道够不够好,是否有超过30亿人民币的规模,行业平均年化增长率至少要超过20%,因为深水养大鱼,只有在一个蒸蒸日上的、增长率高的细分赛道当中,才能出现好的投资机会。”郑玉芬说。

在看好行业的情况下,约印对企业的要求也相当严格,规模或者技术能力必须在行业内排名前3或者前5才能符合约印的投资标准。

“在分析的体系和框架上我们也会比较严格,评判企业的投资价值,寻找细分赛道中它所处的位置,如果一个细分赛道中已是几分天下,我们就会比较谨慎,因为这个时候投龙头企业会很贵,而二三线的企业风险又比较大。”郑玉芬说。

投企业也是投人,她认为,这一原则在医疗投资领域尤其适用。在做项目调研的时候,约印会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企业家和高管团队进行考察。“创始人的DNA将决定企业的DNA,全球一线的科学家,做出来的产品通常也会是一线的。”她说。

猜你喜欢

赛道医疗企业
我眼中的赛道
彩珠赛道大迷宫
海岛上的立体赛道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医疗服务Ⅱ个股表现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