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点中国袁文达:技术是新基建最大的杠杆

2020-09-08李诗晨

陆家嘴 2020年8期
关键词:芯片人工智能科技

李诗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渐渐变成生活的一种“新常态”。疫情暴发导致开年不利,许多行业的发展遭遇阻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也陷入停滞。但是目光长远之人早已学会在疫情“阴影”下生活,适应了远程办公、线上会议、直播学习,在危机中寻找新的机遇。

另一个“新”则充满了希望——今年以来,国家不断强调“新基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一时间,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智慧交通、区块链再次成为热门词汇。尽管目前关于新基建在投资界仍众说纷纭,但对于老牌VC红点创投中国基金来说是个好消息。

红点中国15年

作为中国最早进行企业IT服务和前沿技术领域早期投资的机构,红点中国的许多被投企业有机会受益于新基建政策。红点中国投资的80余个项目涉及消费互联网、企业服务和前沿科技领域的各个细分赛道:在芯片产业,红点投资了燧原科技;在无人驾驶领域有小马智行、仙途智能、镁佳科技;在大数据领域,有Kyligence、XSKY、九章云极等;在网络安全领域,不仅有360,还有提供移动应用安全服务的梆梆安全、解决智能身份认证的芯盾安全、提供云安全技术服务的青藤云安全等。

红点创投中国团队成立于2005年,创始及主管合伙人袁文达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后进入英特尔工作,担任过集成电路的设计工程师和微处理器部门的产品经理,后在硅谷创业。他谈起技术滔滔不绝,聊到自己时却有些犹豫。在英特尔工作期间,袁文达精进专业,也学到了大公司的管理和工作经验。离开英特尔后,袁文达先后成功创办了三家互联网通信公司。2003年,袁文达回到麻省理工攻讀MBA,毕业后随即加入美国著名风投机构红点创投,熟悉中美两国环境,对技术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宝贵的三次创业经历让袁文达快速适应了投资业务。2005年,红点创投进入中国,袁文达回到上海开设红点中国办公室,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风险投资人。

红点中国的核心投资团队成员全部来自于行业如英特尔、英飞凌、谷歌、腾讯、华为等,具备技术背景,专注于TMT领域里的技术推动型项目,聚焦技术驱动的消费互联网和企业IT服务机会,以及前沿科技。袁文达相信,“技术是最大的杠杆”,将为消费行业、企业服务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也造就了红点重视技术创新的投资风格。这样一支具有专业技术思维的“理工男”团队在投资中以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理性思维取胜。十五年间,红点创投中国团队在中国投资了80多个项目,其中不乏奇虎360、梆梆安全、乐逗游戏、APUS、趣头条这样的明星项目,管理着一只人民币基金和两只美元基金,共约10亿美元。

芯片——新基建的底层建筑

“新基建”发展如火如荼,涉及的各个领域将带来大量的芯片需求。比如,人工智能的进化要求更先进的芯片提供更强大的算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将直接提高计算、网络、存储和智能芯片的出货量;智能城市的布局也会增加智能传感设备的需求,带动传感与通信芯片的增长。

红点中国作为早期投资人参与的燧原科技或许有机会在新基建浪潮中大放异彩。芯片作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行业的“基础设施”,正在经历一场重要的变革。

2019年6月,红点中国宣布完成领投燧原科技的A轮融资。彼时,燧原科技还没有任何产品,袁文达凭借自己敏感的行业触觉做出判断,果断地选择投资燧原这个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超大芯片研发经验的团队。

燧原的主要成员来自于AMD中国,在芯片行业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熟悉中国市场。当年,燧原科技发布了第一款产品——云燧T10人工智能训练加速卡,将在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政务等领域的人工智能训练场景“发光发热”。

云燧T10人工智能训练加速卡的核心是超大规模芯片,密布着141亿个晶体管。这个数字有些难以想象,但如袁文达这样的专业人员,深知这是一个多大的飞跃:“20年前我在英特尔参与奔腾586芯片的研发,那时一个芯片上有300万个晶体管。”20年间,芯片行业在“摩尔定律”的魔咒下迅速发展,从“300万”到“141亿”,芯片的运算和处理能力获得了巨大提高。袁文达也感慨:“这是行业内百年不遇的系统性机遇。”

燧原科技的产品对国内的AI行业能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虽然人工智能并非新鲜的概念,在四五十年前大专院校就进行人工智能的理论性研究,但是受制于有限的运算处理能力和不全面的数据,AI技术难以落地和应用。

AI的第一步是学习,第二步是推理,早期的AI基于规则和定律,现在则是通过大数据集群的输入进行机器学习和推理,随着超级计算机的算力突飞猛进,数字化时代实现了大量数据的采集与积累,这两个条件的成熟让AI深度学习成为了可能。而芯片作为机器学习的硬件,计算能力的大大幅提升使得人工智能可以变成现实。

云燧T10 是燧原科技基于邃思芯片打造的面向云端数据中心的人工智能训练加速产品,腾讯也是燧原科技重要的战略投资人。目前,燧原科技正在进行产品测试,5月之前预计将完成集群测试。袁文达与燧原科技的创始人赵立东相识25年,早年都在硅谷的芯片行业工作。现在,一位创办了自己的技术公司,另一位成了他的早期投资人。“芯片行业的门槛非常高,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领域,我认为燧原的团队的经验是最相关的,是最能胜任这项艰巨任务的。”袁文达说。这支团队的新产品测试之际,也获得了一轮新的融资——5月7日,燧原科技完成B轮融资7亿元人民币,获得了著名的半导体产业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的加持。

在国内打造云端AI训练和推断的加速平台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求,也有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袁文达对于燧原科技有着“对标英伟达”的期待。

众所周知,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遥遥领先,训练性和推理性并重,是全球众多企业的选择。另一方面,英伟达有完善的生态系统:除了芯片,良好的软件生态环境和标准汇编语言是英伟达最大的优势,英伟达的CUDA是全世界的AI工程师使用的编程模型。

就像许多人因为苹果的iOS系统和生态而离不开苹果设备一样,AI工程师们也依赖英伟达的生态。因此,要与英伟达竞争,燧原科技势必要打造自己的技术制高点和生态系统。红点中国积极帮助燧原与国内的技术权威和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合作,加速建立燧原生态。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与国家下一步战略目标下,中国需要自主可控的AI芯片技术,而本土企业更能适应国家的特殊应用,满足国内企业的需求。

疫情期间,国外芯片厂商有断货甚至停产的风险;从长期看,芯片国产化也是解决高端芯片卡脖子问题的必然要求。“AI芯片必将在可预见的将来成长为一个千亿人民币级别的市场,潜力巨大”,袁文達对燧原科技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对燧原科技的投资是红点中国投资逻辑的一个注脚。新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改造升级作用与芯片对新基建的“加持”类似,在消费领域,技术能提高用户体验或用户转化,提升个人和企业消费者的体验,无论是to B的SaaS、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等领域,还是to C的教育、金融、医疗健康等项目,技术都是红点中国衡量一个创业团队的重要标准,更不用说真正的前沿科技,比如芯片、无人驾驶、区块链等硬科技。

临危不乱,笑对周期

新冠这只“黑天鹅”对许多创业公司和投资机构打击不小,作为经历过多次周期的袁文达来说,却已经处变不惊了。红点中国在疫情期间的投资脚步没有慢下来,仍在不断布局。“下滑的时候是早期投资的好机会,创业者的心态会更务实,估值也更理性,反而泡沫巨大时不是出手的好时机,而是退出的好时候。

”2020年春节后,红点中国已经确定了四个项目,涉及大数据相关的开源项目,在线教育、5G和芯片行业;红点的十余家被投企业也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后续融资。红点中国的投资逻辑非常清晰:关注创业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方面,考量创业企业的技术是否有独特之处,能否在长期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在三年、五年以后,创业企业的市场有多大。红点中国作为早期的投资机构,着眼点比较长远,一方面关注企业的现金流,但是更加重视长期的技术发展趋势,布局长期机会。

红点中国凭借投资人的专业知识、丰富的资源、细致的投后管理将各个行业的头部创业公司“纳入麾下”。“我在大公司工作过,也创过业,再成为一个投资人,能更好地体会创业者在每个环节遇到的挑战和心里的压力”,袁文达的这种感同身受能让红点中国更好地为创业者服务,帮助创业者更好地把握创业过程中的每一步。

猜你喜欢

芯片人工智能科技
装错芯片的机器人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数读人工智能
植入芯片变身“超人”,挥手开门不再是传说
下一幕,人工智能!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