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向前:创投进入精耕细作时代

2020-09-08李文苧

陆家嘴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业者企业家消费

李文苧

科班出身的宋向前经历过中国资本市场早期的成长,也近距离观察了中国经济成长的脉动,他很早就察觉到私募股权行业的无限可能。

2007年,宋向前选择“下海”,那时私募股权基金还是外资的天下;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也刚刚完成,才开始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资本市场,私募股权行业才刚起步。

今年3月1日,新《证券法》生效, 资本市场迎接全面推进注册制新周期,宋向前认为这是在他从业25年之后,中国真正开始有市场化的资本市场。

“之前我做卖方业务,主要停留在合规和做材料阶段,对企业的帮助也没那么大,对个人的能力锻炼、创造力发挥程度不够,而我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人,我愿意与时代共同成长,所以我选择来做股权投资业务。”他说。

经济学出身的宋向前对中国经济有着很深入的洞察。在他看来,2000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他对中国经济趋势做了几个判断:

一是中国是人口大国,大国的消费崛起是必然的;

二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消费者是未来中国经济最大增长体的动力;

三是中国的消费者逐渐成长,中国的品牌、消费和服务业一定也会崛起,一定会诞生若干个与国力、经济地位相称的国有品牌。

四是我国的科学技术没那么发达,中国有基础,其实没有基础科学,技术的路道阻且长,但中国消费者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对消费的需求是一个爆发性的。

“事实证明,我的分析是对的,中国现在的国有品牌、民族品牌,国货在崛起。而我选择进入消费投资领域的时机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正确的。”宋向前颇为自豪地说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疫情对消费服务业的冲击是难以避免的,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加华资本以实际的投资行动,资本的温度来托底民营企业家的理想,支持中国民营经济,助力中国消费。“疫情之下,需要有人为行业发声,为行业站台,更重要的是给全体餐饮人、全体消费企业、全中国企业家一个信息,他们是有希望的。这时候需要我站出来,我义不容辞。”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宋向前告诉《陆家嘴》记者。

赚辛苦钱应该被尊重

《陆家嘴》:你觉得投资人成功投资的关键是什么?

宋向前:第一,也是我觉得投资成功最核心的一条:要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建议。我认为投资人要把自己的命运投射到当下的中国经济宏观背景下,顺势而为。中国现在就是一个大消费时代,是中国消费和服务业崛起的超级时代,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和民族品牌已经在崛起。这时候更要顺势而为,买中国经济成长的引擎和方向。

第二,要坚持价值投资理论,要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

因为一个投资机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实是一个信托业务获取的社会资本,然后要把社会资本通过配置投到更好的企业里面去,其实变相也是完成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的品牌、行业发展,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中国的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这个工作很有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我认为,中国虽然有2万多个机构,真正的做价值投资的可能5%都不到,大多数机构还是忙于套利,但是中国经济需要专业的投资机构,能够深耕产业,理解产业,然后把自己身上的一些能力赋能到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间,配套企业,跟企业一起共同成长。从人性的角度说,企业家也是很孤单的。在这个过程中间,他是从一个专家型的人才,变成全面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最终能够从一个创业者变成一个企业家,升级的过程,也需要我们这样的配套性的专业机构。

第三,精耕细作、好人做生意的时代到了,赚辛苦钱应该被尊重。

投资是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现在有很多人涌向投资领域,有金融人士、非金融人士,投资赛道变得很拥挤;大家发现这个市场有机会,都进入这个市场,这个阶段都是公平的,但是一旦进入赛道,我们就要尊重常识,力争使机构和从业者都成为一个专业人士。投资人是个终身成长的职业,作为投资人,更要终身学习,我们要真正对企业负责,真正地为中国企业家阶层的诞生和崛起,中国企业精神的发育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只有这样,我觉得这个工作才会有意义。

《陆家嘴》:对你来说,投资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宋向前:投資从来就不是个简单的挣钱的运动,它的维度丰满度应该更高,某种意义上它既是一个经济活动,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它也是为中国经济在赋能,同时它很有哲学意义的,能带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的浪潮。正确价值观的牵引,对社会产业的进步,包括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进步都有很大帮助。很多投资人并没有想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对的,价值观是正确的,那么你认真努力的去做,之后取得经济成就是不言而喻的,往往在经济成就之外你收获的可能会更多。

创业者需要专心、专注、专业

《陆家嘴》:你接触过很多的创业者,一般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创业者,选项目有没有一些标准?

宋向前:大家看到我们投了很多白马龙头的企业,但是大家要知道,任何一家顶部的企业,都是从中小微创业公司开始起步的。我们从最早发现他们,给他们配备全套资源,一路陪着他们共同成长,直到成为行业领袖。

我觉得创业者首先要专心。很多创业者不够专心致志,有人鼓吹“连续创业”,我个人对“连续创业”这个词比较反感。因为能创业成功,需要连续创业吗?不成功才会不断连续创业。

其次,我觉得专注很重要。专注在一个赛道里面长期的耕耘是非常重要的,专注下去才成为专家。“没有做不好的行业,只有做不好的企业”这句话我非常认同,专注才能形成专业能力,之后才能形成行业壁垒。

再次,专业。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没有10000小时,就不可能成为行业专家。我是一个非常冷静和保守的投资人,非常看重创业者对专业知识深度的学习,管理能力的提升化化,系统思维能力和框架的搭建。对行业的认知和了解,专业技术水平的磨炼,都需要时间,专业不是那么容易养成的。

我个人是很反对那种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企业,像瑞幸咖啡,它生下来就是个坏孩子,它就没打算要挣钱,它就是要造假,你在他身上你就看不到任何正常的行为,事出反常必有妖。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似乎盲目自信,总觉得好像我年轻就会胜过老一代,其实老一代拥有的时代比你更精彩。改革開放之初有更多的创业机会、更好的条件,更多的梦想,这些投射到今天的时代背景下,你可能都不能想象。所以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故事,但是所有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专注都很重要 ,持之以恒,融会贯通,是一个优秀企业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陆家嘴》:你之前投资了很多消费类的项目,多年的投资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可以给我们简单介绍其中几个案例吗?

宋向前:居然之家是我跟了10年的项目,一般人可能不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我认识居然之家的汪林朋总时间很早。我一直坚定相信中国家居流通产业是很大的,我看到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也看到中国消费发展的趋势,而汪总身上具备一个优秀企业家的能力和精神。 我是买定产品价值的人,“想尽千方百计,走过千山万水,说破千言万语,最后才能千树万树梨花开”。当然汪总也很尊重我们,给了我们非常多的机会,他也是我们的投资人,我们双方就形成一个融合的关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是坚定价值投资,认定之后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像东鹏饮料的投资。这些年我们服务红牛,我们对功能性饮料这个产业非常熟悉,也了解这个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和未来发展态势,我们对这个产业有10年的密切追随。东鹏特饮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红牛,我认识东鹏特饮的林木勤总也已经六七年,这个公司我们也是经过5年多不断的走访,业务交流,我们才独家得到的机会。

事实证明我们这种坚持是值得的,我们是东鹏饮料的唯一机构投资人。当然,我这边也多次撮合东鹏特饮与我们早前被投企业之间合作,我把东鹏特饮的主要高管引见给洽洽的高管,之后洽洽的渠道网点都向东鹏特饮全面开放,多家被投企业之间都开始进行产业协同。近日,东鹏特饮也向证监会递交招股说明书,未来我非常相信,东鹏特饮作为中国真正的民族品牌,中国功能性饮料的老大,慢慢将会走向世界,这对于我们人生来说,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这将会被载入史册。

今年年初,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独家投资湖南文和友。文和友是挖掘与推广美食文化,结合潮流文化,打造独特的体验场景,形成“美食+文化”的文和友模式。其中在长沙海信广场面积近20000平方米的“超级文和友”还原八十年代已经消失的长沙老城市的生活消费场景,体现出的是人间烟火气,并且融入多家地方小吃及文化服务,打造的具有当地市井文化的城市生活名片和年轻人的夜经济聚集地。年轻的用户,他们是希望了解父母当时生活的时代,最大的连接就是情感连接,那么通过文和友这种模式,每一个城市的城市生活、城市特点、市井文化都会被挖掘出来,会创造出无与伦比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

我们投资的都是有理想的企业家,我们叫志同道合,相向而行,我们基于共同的事业愿景,我们要给中国创造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陆家嘴》:2020年初,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未来消费行业的趋势是怎样的?

宋向前:疫情的发生,对消费服务业的冲击都是短期的,加华资本看多中国,看多消费服务业的观点从未发生改变。

加华在具体的投资上,会更谨慎一点。我们投的都是白马型的企业,客观来讲,我们的投资组合相当漂亮,基本上没受疫情影响。不变的是,我们会一直坚持投消费服务业,做专业投资机构的这样一个宗旨,我们也会坚持做产业互联投资机构的定位,助力中国消费,这是我们的投资特点,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与企业家共同成长,不离不弃。我们也相信这些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猜你喜欢

创业者企业家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新锐榜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榜单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数据中的创业者
信用消费有多爽?
互联网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