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下肢创面为首发症状的非HIV 型马尔尼菲蓝状菌病1 例

2020-09-05毛旭东曾明

甘肃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皮片植皮大腿

毛旭东 曾明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646000

患者,男性,16 岁,早期大腿中部以瘙痒及皮肤破损为主,持续两年,发展至溃疡创面,多次于当地医院就诊换药及包扎治疗,创面愈合不佳。患者病情反复并加重后于当地市医院行游离皮片移植治疗,创面愈合良好,维持半年左右,植皮处中央破溃创面再次扩大,于2019 年3 月25 日来我院就诊,HIV 抗体检测阴性,大腿溃疡创面(20cm×20cm)病史2 年,创面分泌物多。行一次植皮治疗,皮片存活差,创周分泌物较多。

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气促、呼吸困难,腹胀等,血氧饱和度持续在60%~80%,双侧颈部及双侧腹股沟区肿大淋巴结,右侧大腿溃疡创面(20cm×20cm)分泌物多,感染重。见图1。实验室检查:胸腹水黄色浑浊,力乏他阳性++,白细胞0.775×109/L,有核细胞1.420×109/L。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4+/CD8+(%)为1.19,B 淋巴细胞百分比为5.5,NK 淋巴细胞百分比为4.2。影像学检查:胸部正位片及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高密度团块影,肺脓肿可能;肺部感染,双下肺肺不张;纵隔、肺门、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胆囊窝积液;盆腔积液。全身淋巴结彩超提示:双侧颈部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可见多个淋巴结,结构异常。胸水彩超提示:双侧胸腔大量积液。腹部彩超提示:胆囊内稍高回声物充填,其内网格样改变;脾大。创面分泌物培养:耐甲氧西林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创面深部真菌培养:青霉菌属。

入院后积极清创及局部换药包扎,根据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使用替考拉宁抗感染治疗,并行胸腔闭式引流、培养,待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后,于头部取皮,右侧大腿游离皮片移植术。见图2。同时患者三系降低明显,予以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悬浮红细胞、白蛋白、血小板、胸腺肽等对症支持治疗。皮片不存活,多次行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为阴性。最终行创面深部真菌培养,结果为马尔尼菲青霉菌属,积极予以伏立康唑、氟康唑静脉滴注治疗,患者局部创面分泌物减少。但患者病程长,多系统马尔尼菲蓝状菌(TM)感染,氧合指数低,最终死亡。

图1 植皮前图片

图2 植皮后图片

患者病程持续4 年,右侧大腿可见20cm×20cm 创面,局部皮肤及基地组织坏死,大量脓性分泌物伴恶臭,右侧大腿上段肌肉僵直,触痛不明显。创面分泌物多,感染重。肺部感染、双侧胸腔大量积液、肺脓肿,血氧饱和度低,持续在60%~80%。归根结底在于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导致误诊。一般认为马尔尼菲蓝状菌病常合并HIV 及肺部合并孢子虫感染。未能早期诊断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积极抗真菌治疗,以至于感染扩散至全身。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talaromycosis marneffei,TSM)是由马尔尼菲蓝状菌(talarromyces marneffei,TM;原名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所致的一种深部真菌病[1],具有系统多样性的二态致病菌,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但对一般人群的威胁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免疫抑制的寄主。当他们在环境与人体之间转移时,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进行形态学变化。相变受温度调控,形成了低温环境中的菌丝形态和人体较高温度内的酵母形态。真菌从菌丝到酵母(M-Y)的转化被认为是具有系统多样性的二态真菌致病性的关键,因为酵母形态是在宿主体内生存的最佳方式,能够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2]。PM 是由法国Capponi 等在1956年从竹鼠体内分离来的,PM 为机会致病菌,是青霉菌属中唯一温度控制的双相真菌,在25℃时呈霉菌相,37℃时呈酵母相。TM 可引起TSM,主要感染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TSM 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播散性TSM 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可高达100%[3]。竹鼠是TM 的天然储库,目前被认为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感染源[4]。消化道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5]。TM感染人后主要寄生于巨噬细胞内,人体需通过细胞免疫进行清除,尤其CD4+细胞对于清除TM 具有重要作用。CD4+T 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是AIDS 患者易继发感染TM 的主要因素[6]。对CD4+T 细胞计数小的患者,尤其是CD4+T 细胞计数<200cells/μL 的患者,临床需要预防性用药。患者可表现为局部的、惰性的皮肤感染或累及肺部、骨骼、肝脏和淋巴结的播散性感染[7]。对于TM 感染引起皮肤病变患者,皮损的形态多种多样,有丘疹、斑丘疹、丘疱疹、结节、脓疱、坏死性丘疹、痤疮样损害、脓肿、糜烂及溃疡等,传染性软疣样丘疹、中央凹陷或坏死,破溃后流脓性分泌物[8]。而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的疾病也包括结核、淋巴瘤及恶性肿瘤,也间接导致了误诊和漏诊。未能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及适宜的治疗是导致TSM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TM 可侵犯人体多器官及系统,早期确诊TSM 有赖于多种检查手段,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活检、胸腔镜、淋巴结活检、骨髓穿刺涂片等。同时也需要加强临床医生、放射科医生、超声科医生、微生物检验师及病理医生等多学科的合作[9]。因为这种疾病有治愈的潜力,早期的诊断是必要的。确诊后积极予以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等抗真菌治疗,可以提高TSM 的治愈率。

猜你喜欢

皮片植皮大腿
MEEK 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大腿肌内颗粒细胞瘤1例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8例严重大面积热烧伤患者行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我的朋友
吃肉长肉
早期切削痂植皮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