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助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2020-09-02杨映军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策略

杨映军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被引入教学,其中导学案作为能指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的活动方案,它的实际应用效果得到教师的认可。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和导学案的特点,阐述了运用导学案的策略,希望能拓宽学生的学习道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   导学案   策略

导学案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等功能,它的教学优势在于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明确认识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并在学生现有的数学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策略,最终实现高效教学。

一、基于课前预习环节设计高中数学导学案

高中数学具有抽象性和枯燥性的特點,学生如果缺乏有效的课前预习,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导学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自主预习、学习重点和难点、自我反思等,在这样细化的学习流程中,学生很快就能明确学习方向。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利用导学案为学生打开数学预习的大门。

如在设计《直线、圆的位置关系》的预习导学案时,教师可以将导学案的内容分为预习目标、预习重点和难点、预习引入、具体概念、简单的预习习题、预习总结这几个部分,让学生初步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回顾之前学过的圆的方程形式。然后,教师可以将提前设计好的导学案打印成册,并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和指导完成对应的课时预习。最后,教师要收集学生的预习导学案,通过批阅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更加精确的指导方向。

二、基于课堂教学环节设计高中数学导学案

课堂是高中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场所,更是教师发挥导学案教学优势的有利平台。面对抽象的高中数学知识,很多学生都觉得颇为吃力,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数学基础不牢固,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导学案包含了提出教学问题、总结教学方法等多种课堂学习活动形式,对学生而言是很好的学习工具,所以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引入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他们有效突破知识点。

在设计《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导学案时,教师可以将导学案分为学习目标、问题导学、问题探究、课堂练习与小结这四大版块。其中,问题导学部分可以引入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学过的向量问题,如“船速为向量AB,水速为向量BC,求两者速度之和”。通过提出学生熟悉的向量表达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探究环节,教师可以将对应的向量运算法则和数形结合作为探究的核心思想,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探究思考中完全掌握数学知识点。

三、基于课后复习环节设计高中数学导学案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后复习环节中,大部分教师都会让学生做习题,但是单一的习题练习是不够的。导学案的整合性能帮助学生快速回忆课堂所学的知识点,是学生反思自己学习不足之处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内容设计具备整合性的复习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进行全面复习。

如在复习“数列”时,教师可以针对该版块的内容设计对应的复习导学案。教师可以先将导学案的内容分为复习目标、知识点回顾、解题方法与习题练习、复习总结这几大部分,其中,知识点回顾和解题方法与习题练习是重点,教师可以推理、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相关的数列公式,然后在解题方法与习题练习版块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知识点。在复习总结版块中,学生需要反思自己整体的知识复习情况,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导学案复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以期落实全方位的高中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教师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尽可能地通过导学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最终实现高中数学的突破性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帆.导学案在高中数学命题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3).

[2]白玉.浅谈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8(79).

(作者单位: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

猜你喜欢

导学案高中数学策略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