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长制”经验对江苏的启示

2020-09-02孙华平

唯实 2020年7期
关键词:集群产业链江苏

新冠肺炎疫情对江苏产业链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短期看,江苏制造业外向度较高,面临国内、国外两波疫情高峰的冲击,产业链承压严重;中长期看,疫情后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世界各国产业链内向化可能成为趋势。在江苏“强链、补链、固链”,优化产业链条整合力的过程中,“链长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兄弟省份实施“链长制”的基本做法

“链长制”这一制度安排强调基于“产业链”拓展供应链、信息链、采购链、服务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个链条,推动国内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有利于完善产业链生态,实现产业协同,提升产业集群。因此,“链长制”在贸易摩擦和疫情防控常态下受到多地重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浙江应对复杂国际经贸形势对产业链的冲击。2019年8月,考虑到复杂国际经贸形势对国内产业链的冲击,浙江省商务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工作的意见》,“链长制”应运而生。要求各开发区确定一条特色明显、有较强国际竞争力、配套体系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作为试点,链长则建议由该开发区所在市(县、区)的主要领导担任。2020年2月,浙江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开发区产业链稳定的通知》,明确提出要重点破解开发区复工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物流难等问题,创新产业链招商引资方式,推动产业链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全力保障复工期间防疫物资供给。

广西推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2019年《广西重点产业集群及产业链群链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开始实施。在实施方案中,由总群链长负责组织领导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发展工作;群长是所负责产业集群的直接责任人,同时负责组织协调所负责集群的相应产业链发展工作;链长是所负责产业链的直接责任人。群链长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研究推进重点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发展工作。

江西保障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为应对疫情冲击下产业链供应链衔接不畅等问题,江西省2020年4月份出台了《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进一步强调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全面梳理供应链关键流程、关键环节,精准打通供应链堵点、断点,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推动大中小企业、内外贸配套协作各环节协同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协力推进江西产业链发展,并明确了“一位省领导、一个牵头部门(责任人)、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模式,提出了“形成万亿级、五千亿级和千亿级产业梯次发展格局,推动全省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工作目标。此外,江西还提出将进一步建立完善链长制的议事协调体系、决策咨询体系、工作推进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

二、实施“链长制”要把握市场和行政界限

“链长制”有利于增强省内官产学研协同合作水平,降低各类制度成本,促进市场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最小化,但也应特别注意“链长制”运行中的风险因素,把握好政府与市场及社会组织的动态关系和合理边界。

避免陷入“全能型政府”。“链长制”是高质量发展和应对疫情冲击背景下地方政府肩负的新的治理责任,是政府经济治理权力的一种延伸。链长作为区域长官,在地方发展中居于核心驱动者地位,其长处在于对区域内各类资源的盘活与动态整合。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中存在“公用地”的悲剧,需要加强公共管理服务创新。但是政府的作用不能无限放大和延伸,陷入“全能政府”的陷阱。链长作用的发挥需要更好地与各个市场经济主体的“董事长”及社会团体的“会长”们协同。

避免陷入“过度地方化”。产业集群既包含地理维度,也有关系维度和制度维度。虽然城市有行政边界,但企业与产业的价值链却存在地方集聚与全球链接的特点,穿透各类行政治理的空间边界。因此,地方行政性的“链长”在推动产业发展中,需要有区域一体化与全球化的思维,价值链的治理和升级需要与全球价值链的“链主”加强对接,需要点、线、网推动地方互动及全球链接,推进产业现代化的治理和升级。

避免陷入“产业分割”。“链长制”通常要选择一些特色产业、重点产业进行扶持,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导致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当前,以数字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这种颠覆式技术,甚至消除了很多传统的行业壁垒,掌握先进技术的潜在竞争者得以快速地进入和替代原先占据垄断性主导地位的企业,于是不同产业的内涵和边界产生融合,信息链、资金链、人才链和创新链打破产业边界、地域边界。因此,应减少过多的微观干预,政策更加开放化、宽泛化、柔性化。

三、“链长制”对江苏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启示

在借鉴兄弟省份实践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以“链长制”的思路推进江苏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固链”工作,促进“链长”与核心企业“链主”良好互动,积极打造产业创新生态圈,优化产业间和企业间各类要素的动态组合,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将“链长制”的思路融入打造江苏重点产业集群的工作。产业链的空间形态通常是产业集群,后疫情时代的产业链重构更加凸显区域性产业集群的重要性。“链长”作为区域行政长官,具有丰富的本地资源和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长期以来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缺少负责人、领头羊、代表主体和执行主席等问题。“链长制”围绕产业链形成行业公共管理的责任主体与相关协作机制,可以促进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行政部门集体效率的优化。江苏可以考虑在打造1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过程中融入“链长制”的思路,在省级层面请省领导牵头成立江苏特点的“链长制”,由产业集群所在地行政领导担任“链长”。将强链工作落实到产业发展的一线,同时做好产业集群跨市域的省级协调,如省级层面的行政许可、项目审核、处罚奖励等。在具体产业方面,江苏高端纺织产业集群拥有恒力、盛虹、海澜三家千亿龙头企业,江陰、吴江、常熟三个千亿基地,东方丝绸市场、常熟服装城、叠石桥家纺城三个千亿级交易市场,打造江苏品牌需要跨区域的协调。

优化“链长”职能定位,促进“链长”与“链主”良好互动。明确并完善“链长制”中“链长”的职能定位,建议主要聚焦于“强链、补链、固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主要包括: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掌握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关键共性技术、制约瓶颈等情况;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实施“挂图”作业;制定完善做大做强做优产业链工作计划,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困难问题等。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市场规律,协调好与核心企业“链主”的关系,重在打通产业链循环中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促进产业链有效运行,避免过度的微观干预,最大限度地促进市场功能的发挥。

以“链长制”积极打造产业创新生态圈。在应对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链长制”对于提升产业链的韧性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提出新的要求:“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链长制”要积极推动以人才链引领创新链,以创新链提升产业链,以产业链集聚人才链,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闭环融合发展。江苏借鉴“链长制”思路,可以发挥“强市场+强政府”的区域组织优势,通过搭建跨界融合互动平台、鼓励跨界收购兼并等,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有针对性地补强补齐产业链,推动产业生态系统建设,促进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19CSJ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孙华平,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苏大学副教授;包卿、程俊杰,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陈柳,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戴群英

猜你喜欢

集群产业链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水韵江苏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体的品牌还是集群产品的品牌?
图说江苏制造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