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理解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丰富内涵

2020-09-02单连春周健

唯实 2020年7期
关键词:人民战争防控新冠

单连春 周健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从武汉蔓延至全国,给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各党政军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纵观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人民群众是疫情防控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的重要保障。理解和把握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深刻内涵,对于打赢全球范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至关重要。

一、疫情防控是一场特殊的人民战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的论述,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它具有正义性、群众性等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将疫情防控定性为“人民战争”,这里主要是强调它的群众性,表明广大人民群众是战胜疫情的关键所在。面对疫情,党和政府沉着应对,在准确判断疫情发展形势的前提下部署各项工作。将疫情防控比作“人民战争”,一方面表明疫情防控战具有“人民战争”的一般性特征,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战胜疫情。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战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是一场特殊的“人民战争”。

战争的对手是新冠肺炎病毒,战争目的是挽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新冠肺炎防控,是一场看不见敌人、没有硝烟的战争。敌人看不见摸不着,但一直潜伏在人群当中,且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从疫情的全球蔓延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对手。新冠肺炎病毒使民众陷入了焦虑恐慌,并给广大群众的生活造成极大困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造成巨大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疫情防控的突出任务就是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没有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必须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判断疫情防控阻击战胜利与否的首要标准。

战争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主体是全国医护人员,参与者是人民群众。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地汇集了4万多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赶赴前线同新冠肺炎病毒直接展开交锋,广大人民群众在后方戰场主动隔离,积极配合。在这场战争中,最大的功臣无疑是那些最美的“逆行”者即广大医务人员,他们在疫情面前展现出了责任与担当。

主战场在武汉市乃至湖北省,“封城”是特殊时期的战争手段。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被证实为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短时间以武汉为中心向全国传播,武汉因此成为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广大医务人员等纷纷赶赴武汉前线,同病毒展开斗争。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武汉,武汉的胜利就是疫情防控战的胜利。在新冠肺炎疫苗还没研发成功之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以阻断新冠肺炎病毒继续蔓延。从2020年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武汉解封,共“围城”76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千万人口级别大城市采取最严厉的防控措施。武汉这座城市按下“暂停键”,为全国疫情不再扩散,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

二、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极具复杂性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的大局,这是一场特殊的人民战争。之所以把疫情防控界定为人民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不仅针对疫情防控这个主要矛盾,还涉及方方面面的斗争。这场战争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好疫情防控战,各项工作都要为疫情防控服务,坚决遏制疫情继续蔓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按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各个方面抓好防疫监管。武汉封城,全国各地酒店、电影院等场所暂停营业。从城市到农村,广大群众都在家隔离,减少出门,整个中国都在为疫情防控做出努力,广大人民群众都在疫情防控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防控是这场人民战争的主要任务,能否打好疫情防控战,直接影响到“舆论宣传战、社会稳定战、文化自信战、制度保卫战和复工复产战”等其他分战场,关乎这场人民战争的成败。现阶段,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已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其他方面的斗争还在激烈地进行,这也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复杂性。无论哪方面的斗争,只要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取得这场战争的全面胜利。

疫情防控是一场舆论宣传战。要打好舆论宣传战,为打好人民战争提供了坚定信心与决心。疫情发生以来,网上网下、国内国外到处充斥着一些谣言,这些谣言在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了一些思想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一些群众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持社会稳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舆论宣传战也随即打响。首先,相关部门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防疫政策。让群众知道党和政府要做什么,自己要怎么做,更好地做到上下一心。其次,积极清理网上网下不良信息,严厉打击造谣者。能否打好舆论宣传战,让人民群众充分信任党和政府,对坚定社会信心、战胜疫情至为关键。防疫部门在主动发布权威信息的同时,治理打击各种不良信息,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流,壮大社会正能量。

疫情防控是一场社会稳定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大特点就是来势迅猛,极易造成群众恐慌,导致社会混乱。能否打好社会稳定战,是有效应对人民战争的重要保障。只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首先,要维护好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其次,要维护好医疗救治秩序。疫情期间感染人数多,极易造成混乱,必须加大安全保障,确保医疗救治有序进行。再次,要做好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加大社会监管,严厉打击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如哄抬物价、诈骗以及制售假劣防疫物资等各类行为。最后,要维护好正常交通秩序。随着人员的流动,极易造成疫情交叉感染,因此做好交通排查和疫情追踪十分必要。

疫情防控是一场文化自信战。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精神动力,它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此,疫情防控战也是一场文化自信之战。要打好文化自信战,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早已淬炼出自强不息的品格,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人民展示出“不畏艰难、勇往向前”的斗争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敢于负责、敢于作为”的担当精神和“充满必胜信念”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是对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表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让世界为之侧目并纷纷“点赞”,既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力量,也让全国人民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疫情防控是一场制度保卫战。打好制度保卫战,才能更好地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但是疫情防控在不同国家却表现出巨大差异。病毒最先在中国传播,最后几乎蔓延至整个世界。面对疫情发生初期的一些慌乱,西方某些国家及其社会组织别有用心地将其归结为中国社会制度存在缺陷,并不遗余力地进行抹黑和造谣,质疑中国社会制度的正当性。为了给这些质疑以有力回击,党中央准确判断疫情形势,积极部署各项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坚持“一盘棋”思想,仅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取得了疫情防控战的重大战略性胜利。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平稳有序,而国外疫情形势仍很不乐观。中国举国上下的成功抗疫,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疫情防控是一场复工复产战。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阶段性任务不能影响全局性目标。因此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保持产业链总体稳定。现阶段,如何处理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之间的矛盾,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必须辩证处理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关系。首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按照疫情严重程度,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每个地区采用差异化策略,确保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其次,在达到复工复产条件的地区,要做到科学有序。科学部署,严密防控,做好员工健康的排查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最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都要抓。疫情防控关乎人命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复工复产关乎经济社会稳定,两条战线都不能忽视,两场“大考”都要全力以赴“考”出好成绩。

三、依靠人民群众夺取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胜利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迅猛,给人民群眾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泛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人民群众是“疫情防控”的主体力量。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首先,人民群众为战“疫”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力量。在疫情第一线,广大医务人员无惧危险,奋勇向前,与病毒正面抗争;在后方战场,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听从疫情防控统一安排,从自我做起,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共同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其次,人民群众为战“疫”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面对突如其来的莫名病毒,人们一开始是惧怕的,而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面对它。只有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抗疫阻击战,才不至于陷入恐慌,也才有信心去最终战胜它。只要把人民群众组织和动员起来,任何困难都能战胜,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最大法宝。

树立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防控工作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首先,自觉树立全国“一盘棋”意识。新型冠状病毒随时可能发生突变,各级政府疫情防控必须着眼全局,互通消息,密切跟踪疫情新情况。普通民众不得瞒报谎报自身情况,自觉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做好相应措施。其次,加强疫情防控的统一领导。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就要坚持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行动为疫情防控服务。再次,必须服从党的统一指挥。新型冠状病毒不是地方性流行病,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短时间内随着人员流动传至全国。因此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严格控制人员流动,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做好疫情防控,这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要条件。

举国上下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从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救援,到如今的新冠肺炎防控,中国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一直都秉承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首先,从全国范围看,各地医护人员逆向而行,主动要求到疫情一线救治病人,全国先后选派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护人员前往支援,19个省份以“省包地市”的形式精准支援湖北地区。各地民众纷纷捐款捐物,参与志愿者服务;各地生产医疗防护及消毒药品的工人紧急复工,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从个体上看,个人、企业、单位等都能自觉服务集体利益,严格服从疫情防控要求,在家隔离期间,通过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为湖北地区的人民加油打气,用一句句暖心话语传递爱心。病毒无情人有情,社会舆论对集体主义的奉献行为给予了高度认同与赞扬。从国际上看,疫情防控初期,国际上30多个国家和组织对我国伸出援手,捐赠各类医疗物资。我国也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承担起自身的国际责任,截至2020年3月底,已援助了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与患难与共的国际主义精神,极大地增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

总的来说,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归纳起来就是要解决三个问题,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首先,疫情防控就是为了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首先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必须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必须贯穿疫情防控战的始终。其次,疫情防控必须依靠人民。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依靠人民群众,就一定能取得任何战争的胜利。在疫情防控战、舆论宣传战、社会稳定战、文化自信战、制度保卫战、复工复产战等各类“战役”中,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最后,疫情防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务必永远牢记党的宗旨,做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尽心竭力,担当尽责,无私奉献,带领全国人民夺取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本文系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马克思‘两个转变对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的作用研究(B20020704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人民战争防控新冠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My Heroes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人民战争理论的伟大实践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