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育人视角下初中临界生的学习指导

2020-08-25蔡雪静农大明陆劭桓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个性化

蔡雪静 农大明 陆劭桓

【摘要】本文从个性化育人的视角论述指导临界生学习的策略,针对当前众多学校对临界生学习指导存在只关注分数、指导方式整齐划一、操作上欠科学的问题,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界定、分类、建档、定策”四部曲的个性化指导临界生学习的操作实践。

【关键词】个性化 初中临界生 学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024-02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用A、B、C等级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一种常态化的评价方式。初中学段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在一段时期内的屡次测验中,总成绩大都在临近等级界限徘徊,止步不前。对于这类学生,我们称之为“临界生”。临界生学业成绩能否有效突破,事關其学业成绩评价等级、学习获得感、自信心确立和学习斗志的激发,也事关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能否冲出重围、再上台阶,赢得社会的良好评价。为此,教师对临界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至关重要。

一、学校对临界生学习指导存在的问题

当前,“得临界生得天下”“得临界生得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已成为许多教育人士的共识。不少学校制订有关临界生的学习指导方案,目的是通过有效指导,使临界生的学业成绩能在短期内发生质的飞跃。但对临界生的学习指导上,许多学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只关注分数层面。不少学校中,教师虽然关注对临界生的培养,但关注的焦点大都在显性层面——分数,即只关注临界生得了多少分,还差多少分能达到A+或A等次,而学生分数背后的自律、自信、学习方法等,未来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却极少去关注。教师制订出的临界生培养方案,只涉及学习方面的内容,治标不治本,临界生学业成绩难以突破或突破面不广。

二是“整齐划一”的指导方式。许多学校往往按照同一标准要求、统一目标规范,及同样的方法指导教育学生,不考虑临界生独特的个性,缺乏有的放矢个性化教育,难以让他们实现学业上的飞跃。

三是具体操作方式欠科学。首先,对临界生的界定不科学。许多学校仅凭两三次测试成绩,或是凭借教师的个人感觉而定,没有多次测试成绩的大数据作为依据。其次,没有给临界生建档立卡,无学习过程记录。学校确定临界生后,没有建立追踪档案,对临界生的学习过程不作记录分析,只针对每次考试出现的问题做学习指导,无整体指导的规划方案。最后,对临界生学习出现的问题没有做深入分析,如“某学科成绩不好”,究竟是基础不扎实、答题不规范,粗心还是自信心不足或其他问题,不做深入分析,而仅对该学科教学存在的共同问题无差别给予指导,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临界生在学科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学习成绩无法达到理想目标。

二、个性化指导临界生学习的理论思考

首先,个性化指导临界生学习体现了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教育实践的产物,是历久弥新的一条重要教育原则,也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的有效方法。教师根据每一个临界生不同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制订个性化学习指导方案,开设出针对临界生学习的方法、学习动力、学会自律、心理辅导等相应课程,对临界生实行差异化评价机制,从学科、学科知识模块进行差异性测试,及时发现临界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等,都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及方法的体现。

其次,个性化指导临界生学习体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等至少9种智力,这9种智力在个体身上都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从而使个体智力各具特色。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相应的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对临界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辅导,旨在发挥临界生优势智力领域,找到自信支点,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认知,帮助他们在智力弱势领域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改变智力弱势领域的学习方式、方法。

再次,个性化指导临界生的学习体现了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获得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学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许多学生对学习内容达不到掌握的程度,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不是学生的智力欠缺,而是未能给他们适合的教学条件与切实有效的帮助。个性化指导临界生学习,就是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规划学习时间、增加学习时长;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和掌握知识的速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让他们愿学、乐学、会学,增加学习兴趣,进而让他们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成绩。

第四,个性化指导临界生的学习体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就是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和潜在水平的差异,不断把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化为已有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加速学生的进步。个性化指导临界生的学习,教师就是围绕“最近发展区”,通过方法、目标、信心、自律、心理等方面,给临界生予以个别引导,通过诸如解惑本、错题本、好题本、养成记录表、闯关卡、目标挑战卡、闪光日记、表扬书信、激励评语等方式方法,让临界生获得前进的动力,明确努力的目标,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个性化指导临界生学习操作策略

一要科学界定临界生。以界定A+等级临界生为例,如某校近五年中考平均有3%的学生总成绩为A+等级,假设该校当年有300名学生参加中考,各种条件相似,A+的比例一般不变,应该有9个(300×3%)学生总成绩上A+等级。而该校近五次大考(期考、月考、模拟考)中,前后共有学生20人次至少有一次总成绩达A+等级。那么,该校的A+等级临界生界定为:20-9=11人,即临界生要依据这两个条件进行界定:一是学校近五年中考各等级人数的平均占比乘以当年参加中考人数得出的预估等级上线人数;二是几次大考中,该生至少有一次达到学校划定相应等级的分数线。依据这两个条件界定的临界生,比较真实、潜力比较大。

二要对临界生进行相对分类。界定临界生以后,为了对他们的学习指导更有针对性,班主任、科任教师、教务处要通过课堂观察、作业、笔记、日记、作文、考试测验、家长访谈、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把临界生进行相应分类。按以往的经验,根据临界生所表现的共同规律和特点,我们大致把临界生分为五种类型:一是自控力差的不自律临界生;二是产生自卑心理的不自信临界生;三是学习方法欠缺的不会学习的临界生;四是没有理想目标的无动力临界生;五是心情过于紧张有焦虑倾向的临界生。

三要建立临界生档案。档案应该包括这几方面内容:一是临界生的基本情况,含临界生基本信息和学习状况,包括临界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多次考试成绩排位、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学科优势及劣势的分析;二是学生的成长档案,含中考目标(想考上哪所高中学校)、中考座右铭及实现目标计划、错题重做本、考试试卷分析、每周学习总结;三是学科教师辅导分工落实(学习方法、心理辅导等)表,含谈话次数、时间、地点、谈话解决主要问题。针对该临界生所设置的辅导内容、次数、时间、地点、效果(与上一次考试相比,成绩如何)、下次辅导计划、对临界生前段时间学习状况简要评价等。建立临界生的学习档案,对临界生的辅导更有规划,更能针对重难点,也使个性化辅导真正落到实处。

四要按类型拟定学习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临界生,我们要制订不同的指导学习策略,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力,总的操作策略可按照下列图示进行。

总之,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智力水平、家庭环境、学习习惯、生活习性、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心理品质等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作为临界生个体,每一个人是不相同的,教师应有效地对临界生进行学习指导,采取个性化策略,做他们成功心理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其获得力争上游的动力。

注:本文系获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等次项目“個性化育人视角下临界生转化教育实践模式研究”(桂教基教〔2020〕26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蔡雪静,女,正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广西特级教师,主要从事临界生、激发学生潜能、个性化育人、基础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农大明,壮族,正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广西特级教师,主要从事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育人、基础教育等方面的研究;陆劭桓,女,正高级教师,本科本科学历,广西特级教师,主要从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等方面的研究。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个性化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浅谈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与栏目的个性化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定制印刷正在逐渐变得成熟
同桌宝贝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寒风吹彻》的个性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