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体育作业应常态化

2020-08-25黎雪娟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意识

黎雪娟

健康体质是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必备条件,也是提升家庭幸福感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保障。当前,国家已经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形成覆盖校内外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体系。家庭体育作业为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锻炼能力和体质发挥了特定的作用,应如同语文、数学课后作业一样受到重视。

据了解,有少部分城市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真设计家庭体育作业,并且督促家长监督学生完成。然而,大多数学校不太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有的学校临近初考中考时才把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上日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缺乏设计与落实家庭体育作业的“刚性”,使家庭体育作业没有得到正常开展。此外,学生完成家庭体育作业得不到家长及时有效的监管,导致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甚至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再加上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很多家长认为督促孩子体育锻炼的责任在学校,缺乏主动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意识。在缺少家长监督与支持的背景下,家庭体育作业难以落实,学生的运动习惯难以养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2020年,是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目标要求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应该仅仅成为学校的“专利”,还应该落实到校外的课余生活,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具体而言,教育相关行政部门要把相关号召落实到学校,督促学校创新、丰富家庭体育作业的内容和评价体系。例如,江苏省通过颁布《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鼓励各地各校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和体测实际,科学合理布置家庭体育作业。

学校应该加强家庭体育作业的宣传,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反复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制订一套完整的实施家庭体育作业的措施,严格落实每日锻炼目标,不能为了应付初考中考而“临时抱佛脚”。比如北京史家教育集团编著出版了《少年儿童健康促进“天天练”》手册,并将其分发给每名学生及其家长。该手册将家庭体育作业和体育课内容结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作业布置、监测与评价体系,使孩子和家长明确“为什么要锻炼、如何锻炼、如何评价”等。

体育教师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家庭体育作业,如分年段分男女生设计体育作业内容。比如,江苏省宿迁市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给予每一名学生“薄弱项目运动干预建议”。其次要创新和丰富家庭体育作业的内容,结合当地体育特色设计适时适量的体育作业内容,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促使学生积极完成家庭体育作业。比如,河北邯郸某教师根据不同年段推出多种“套餐”体育作业,包含抖空竹、踢毽子等趣味性较强的项目。再次要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尽量减少需要用到体育器材的家庭体育作业,且最好能不用打卡类的监督模式。比如,北京某小学通过每年举办一次跳绳比赛,利用比赛检测学生的锻炼成果,既在无形之中刺激学生主动锻炼,也让家长免了打卡的烦恼。另外,体育教师在布置家庭体育作业时要不拘泥于形式,化有形为无形,使家庭体育作业能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

在家庭方面,学校要尽量打消家长认为家庭体育作业是学校转嫁责任的疑虑,通过向家长宣传家庭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家长意识到布置家庭体育作业确实是从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角度出发,以消解家长的抵触情绪,让家长由敷衍推责变为积极配合。这样做,才有利于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进而遏制轻视体育的不良倾向,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自主锻炼的意识。

少年强则国家强。新冠肺炎疫情讓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注重身体锻炼才是为健康做的最好投资。所以,不管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都应该重视家庭体育作业的设计与落实,使学生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也能塑造性格、锤炼意志。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