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新工科建设,促进工程教育创新发展

2020-08-18金开军石文昌安金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方法策略

金开军 石文昌 安金亮

摘  要: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攀升,经济发展迅速,这一状况对我国现阶段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教育作为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关键环节,对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以新工科教学建设为载体,结合贵阳学院新工科建设概况,就如何促进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相关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工科建设  工程教育  创新发展  方法策略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我国的工程教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2017年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建设,陆续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新工科建设指导性文件。在此背景下,对工程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进行刺激和有效激发,对学生的相关专业课程学习进行有效性提升,强化工程训练,拓展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一、引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提升工程教育创新水平

受互联网时代共享思想的影响,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方式多样化,因此,传统的知识讲授并不能有效刺激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激情,反之极易使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产生逆反心理,并且不利于学生专业科学研究训练,因而工程教育实践中引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丰富学生的课余科学研究生活,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新工科教学所具有的特别魅力,并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研究环境和条件。

教师可组建学生团队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或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在教学科研中,针对相关问题为学生拟定一些教学科研课题或工程教育改革研究方向,引导邀请有意愿的学生参与教学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科研的一般方法,针对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团队的力量,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并提出预防问题的措施。对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情况进行过程和结果评价,积极参与科研,并主动有效解决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为学生核定科研积分或为其颁发奖励,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对于长期不愿参与到科研活动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与其交流沟通,以温和的态度和温柔的语言解除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心理障碍。或者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科研材料,组织学生自行进行相关的科研作品制作或教具设计制作,通过科研活动帮助学生跨界学习,学会团队协作,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工程训练实践水平。

学生参与科研能有效拓展相关专业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学校强化学生科研建设,提升学生科研水平,能有效推动学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

二、采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拓宽工程教育渠道

相比较传统工科而言,新工科教育着重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对学生的培养更注重实践技能和工程素养,这同样是工程教育所需要的,而部分院校受经济和教学实践场地的限制,无法为学生打造较为丰富的工程教育实践平台,因而可采取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以达到学校和企业互利共赢的目的。

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学校与当地相关企业联系密切,企业能提供丰富的工程教育实践资源,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前往企业进行工程教育实践和相关专业理论学习,企业为学校提供场地和教师等资源,同时学校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新工科人才,学生毕业后,企业有优先选择聘请该学校学生的权力。

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仅能够缓解学校的压力,引导学生在企业提供的实践环境中进行工程训练实践,学习真正的工程实践技能,为学生今后融入企业的工程项目实践奠定基础,同时为相关企业培养新工科人才,促进地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稳步提升。

三、强化工程实践教学,提升工程实践水平

新工科是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向,而工程训练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通过融入工程训练实践为学生创造相关工程操作技能的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的能力水平,帮助学生拓展相关理论知识,并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检验,引导学生以工程训练实践为载体厘清专业知识,因此可在工程教育实践中适当增加工程实践项目数量。

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工程教育实践是现阶段大部分工科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的专业学习出现偏颇,因此强化工程实践能够帮助学生转变这一观念,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专业教研室可对专业所涉及的相关工程项目进行统一整理,并以专业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参考依据,准备相应的工程训练实践耗材与实验设备,同时对工程实践项目间的关联性进行整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工程项目顺序整理,且工程项目实践中注重实践工程和实践结果的评价,分析总结工程项目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实时提出整改措施,优化工程实践项目体系,提升工程实践水平。

结语

引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可有效提升工程教育创新水平,采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可有效拓宽工程教育渠道,推进学校工程教育实践,强化工程实践教学能有效提升工程实践水平。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导向,强化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促进工程教育创新发展,推动高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Z].教高司函[2017]6号,201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0-1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24-25.

作者简介

金开军(1982.11—),男,汉族,籍贯:贵州赫章,贵阳学院教育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服务机器人、自動控制、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方法策略
浅析新升本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通识性课程建设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早期发展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工程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