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的当代解读及其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

2020-08-18张彩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高职生核心素养

张彩霞

摘  要:从目前高职教育现状来看,每年八百多万的高校毕业生输送至社会,导致高职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基于当前的社会形势和经济发展现状,高职生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在逆境中生存所必有的精神品质。因此高校要注重对高职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知行合一的理念,构建立足长足发展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知行合一  高职生  核心素养

2015年全国教育研讨会上,教育部颁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服务于两个一百年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1]。在高职教学中,计划以面向所有学生,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以产教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为基础,展开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为高职创新教育发展提供新路径。新时代高职教育在计划的指引下,为广大高职教师提供了教育教研的总方向,即思考如何应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来促进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知行合一理论解读

有关知行合一的教学理论,不同的教育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对此的定义是:基于在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对某一学问展开实践操作以期能够将其内化于心[2]。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以生活背景资料为例,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认为在知识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同等重要,不可缺少任意一个。“知行合一”主体上强调人的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高度统一,体现在教学方面就是学有所用,身体力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机构,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和实践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知行合一的学习理念。

二、知行合一理论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现状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通过教学研究和实际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知行合一理念没有进行合理的解读,这也导致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知行合一理念的缺失,主要表现在:

(一)眼高手低,懂知但不开展行

部分高职生将自己的定位错误,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就应该要担任管理者,在工作岗位上应该是领导者的角色,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这部分学生往往对那些又脏又累的实践操作不屑一顾,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技术理论学习上,虽饱览群书但是很少参与实践,导致知识得不到验证,缺乏实践也不能够对知识进一步提升和升华,而理论和实践恰巧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墨守成规,重操作忽视理论

高职教育中实践课比较多,再加上高职生理论基础薄弱,高职生会避开自己的短板,花更多时间在操作实践上,忽视了理论的重要性。导致很多高职生最后在工作岗位上沦落为操作工,无法跟上时代的操作技术,最终有一天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思想,是阻碍知行合一理论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缺乏完善的人格素养

大多数高职院校本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关注对学生的技术和创新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人格素养培养[3]。导致很多高职生在社会上处处碰壁,空有一身才华但是无法施展开来。人格素养是道德、法律和政治方面的知识,缺乏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也是没有完全理解,知行合一教学模式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表现。

三、知行合一理论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

基于对知行合一理论的解读,和知行合一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现状,在此对知行合一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进行阐述。

(一)培养学生重视理论基础

高职教学虽然是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但是技术应用的基础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大部分高职生理论知识薄弱,经常通过模仿式的操作学习来掌握技能,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知行合一理论正确地处理好知和行的关系,将知和行树立于教学的同等地位,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让学生知道正确的知是开展行的根本,培养学生重视理论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

高职学生的毕业方向基本上都是以就业为目标,社会不仅仅需要能力强有技术的人才,还要具备完善的人格素养,所谓的“做事先做人”就是告诉人们人格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人格也是高职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4]。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有一句这样的话:“与智者为伍,与善者同行。”并且还提出了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秉持“正知”和“正念”的态度。这里的“行”指的并不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而是与人交往交流的过程,意思就是要求学生要常与智者、善良的人交往,并且内心还要有正确的思想和观念,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人格素养,还帮助学生在交往和观念上形成知行合一的目标。

(三)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高职教学中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将企业和教学结合起来开展,推动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从长远角度来讲,将企业和教学融合于一体具有深远意义,企业是学生实践操作的场所,是贯彻“行”的教育过程。而学校以理论知识文本展开教学,是贯彻“知”的教育过程[5]。知行合一,以理论来指导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理论必将不断地延伸和发展,所以实践必须要改进和更新。为满足实践和理论相互促进和发展,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展开科学探索,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

四、知行合一的當代解读及其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知行合一的教学观念

思想和观念是行动的先驱,高职教育要想培养具备“修业进德,弘毅笃行”的现代化高职生。首先高职院校自身必须要摒弃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墨守成规式的教学观念,转变大学是一座象牙塔的教学销策划》课程为例”(项目编号:ZJGB201904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高职生核心素养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