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与应用

2020-08-18彭金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课程思政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教育越来越注重思政教育。本文将具体探究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几点“课程思政”在“演讲与口才”教学中应用方法,以进一步挖掘“演讲与口才”课程中有关思政教育的内容,提升课程育人功效。

关键词:课程思政  演讲与口才  写作教学  口才训练

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仅依靠这一门课程难以发挥显著的思政教育效果,且学生积极性普遍不高。高职“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性较强课程,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在“课程思政”运用下,可以真正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课程兼具教人、育人功效,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演讲与口才”与思政教育存在天然联系,因为课程中包含了很多思政教育相关内容,作为一门人文通识学科,非常关注人类语言活动对思想、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教育的知识教育体系。在该课程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可以将教育教学需求满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由此,“演讲与口才”课程理应肩负起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运用专业知识的同时,首先学会做人,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统一,从而满足教育教学需求[1]。此外,还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演讲与口才”课程重要目标之一在于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基本方法,端正自己语言表达态度,唤起尊重语言的意识,认识并了解语言价值,从而养成正确的学习及工作态度,更好地融入各种学习活动中,专业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二、在“演讲与口才”中运用“课程思政”的具体方法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我修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对“演讲与口才”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积极探索,并增强运用信息化及新媒体教学的能力,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渗透有关思想政治的内容,包括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等。“只有成为一名锤炼品格的领路人,才能成为知识领路人。”为此,课堂中,需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除了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愿意交流与沟通,还要多与学生分享,主要是分享社会中正能量新闻、故事等,树立正确道德观念,以积极眼光看待周围人和事;更要在课堂中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及友好互助意识;不断对教学方法创新优化,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模拟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在实用演讲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

将实用演讲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起来,这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两者的融合下能够更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实施效果,更显著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融会贯通的运用蕴含思想道德的中外演讲名篇,引导学生对这些名篇鉴赏学习。比如,《我和世界不一样》演讲中,作者不仅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与感悟,更对青少年身心成长给予鼓励,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深刻传递出来,“学会接纳自己,聆听内心呼唤,展现自己价值”。虽然作者本人身患残疾,但并未觉得与别人不同,反而积极传递出正能量,体现了身残志坚、笑对人生的积极态度。通过这种演讲作品的学习与鉴赏,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提升尊重他人、善待自己的思想意识。还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开展实用演讲,比如,某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教学中就开展了爱国主义演讲实践活动,在该活动中,要求全班同学均加入其中,为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出来,采取小组讨论及自我准备两种方式准备演讲稿,有效培养学生沟通、思考、组织及写作能力等。具体活动流程为:教师布置任务——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演讲比赛——教师指导点评。通过这次演讲,所有学生均积极准备,期望展現自己演讲过程中的风采,整个学习氛围非常积极,学生积极收集有关爱国的素材,包括爱国故事、英雄事迹、新闻热点等,并能够站在不同角度客观的发表自己观点,升华了对国家、社会的认知,提升了自己爱国主义情怀,有助于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祖国、人民及社会甘愿奉献自己智慧与力量。

通过以上对有关思政主题演讲稿的分析及与思政主题有关演讲比赛的开展,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深思政教育的渗透,更能有效开展有关生命道德、思想道德、行为准则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潜移默化的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实现“演讲与口才”与思政教育双重教学目标。

(三)在演讲写作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

语言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习惯,在语言的相互碰撞下可以加深对个体的思考,将更多的理性认识创造出来。在“演讲与口才”教学中,演讲稿的写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演讲效果,为此,演讲稿的写作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学生某个感兴趣的领域开展讨论,从而使学生更有效的表达思政观念,将一种更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找到,从而使演讲稿的写作真正将思政教育融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得到训练,还能在积极参与主题创作中加深对思想政治的理性思考与表达[2]

比如,课堂中开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讲稿写作教学中,先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包括经典语录、名人名言、新闻摘录等等,将这些素材整理好并写下来,然后分组形式讨论演讲稿的写作方法、主题构思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和谐”等主题充分理解,可以以任意一个主题作为切入点,在选定好其中一个主题后,进一步对有关资料整理,从中筛选出适合主题的资料,然后深入思考、研究开头、中间及结尾的写作方法。

最后,教师针对本次写作活动给出指导性建议,对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并在全班传阅、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感悟,帮助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等,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在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技巧外,更加深了思政有关内容的学习,真正实现了专业学科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四)在“演讲与口才”训练中运用“课程思政”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课堂训练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只有不断通过训练才能提升口语表达、思辨及反应能力等。主要包括朗诵口才、演讲口才、主持口才及面试口才训练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开展相对应的比赛训练这些技能,比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主持比赛、模拟面试比赛等,使各项技能得到综合提升。每一个口才训练项目都按照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习讨论——学生课堂/课外比赛准备——学生课堂/课外作品展示——教师总结评价的程序进行。比赛中由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轮流进行比赛,教师随堂监督指导。

可以在训练中可融入关于思政教育相关内容,比如“国际视野”相关主题,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内外的交流与沟通日趋频繁,很多学生未来有走出國门的意愿,以此加深职业深造与学习等。由此,通过这一主题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国际间的开放与协作,并明确自己的道德与责任等。无论是演讲比赛或朗诵比赛这种更注重语言表达的比赛还是模拟面试或者推销这种注重临场表现与反应的比赛,都要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自主设计内容,展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接受主题蕴含的观念与思想。

对于比赛的考核也要积极创新,开展更为灵活的课程考核。在考核中注意以下几点:(1)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结合模式,可以在班级内组成6人评委团,对每场比赛评分,基础得分80分,加分项目满分20分,减分项目每次扣2分。这种考核方式更能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且更能营造比赛氛围,学生也将更严肃对待。(2)课程考核与课外相关比赛结合,并将其作为加分项,比如,全校演讲比赛、主持人比赛等,依据成绩表现等酌情加分,成绩越优异加分越多。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实践操作性较强,提升了学生参与感,并且能够从中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学生获得的满意度也更高[3]

在“演讲与口才”训练中,以各种方式融入思政有关的主题,可以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政教育熏陶,在表述感兴趣的领域时更能激发自己的共鸣,从而培育起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润物无声”的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等传递给学生。

结语

将“课程思政”运用到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中,可以帮助更好地在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突出课程育人作用,在今后课程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创新“课程思政”应用方法,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使课程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陶玉芳.融合问题思考——“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专业课实践教学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50-51.

[2]唐高峰.基于问题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3):85-86+91.

[3]肖兴,王莉.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4):149-150.

作者简介

彭金梅(1975—),女,苗族,籍贯:湖南怀化沅陵,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教学。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