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蛇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RF、ESR、CRP的影响

2020-08-14高洁朱小燕吕明芳李少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针灸疗法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高洁 朱小燕 吕明芳 李少峰

摘要:目的探究长蛇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7月—2019年6月选取本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普通针刺,观察组采用长蛇灸+普通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RF、ESR、CRP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RF、ESR、CR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RF、ESR、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蛇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降低患者RF、ESR、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长蛇灸;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593.2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4-0070-03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类以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翳形成等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腕关节等部位[1]。類风湿关节炎早期的症状以关节的肿胀、疼痛伴有晨僵为主,据统计,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全世界均有发病,平均发病率为0.5%~1%,可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及老人,且女性的发病率通常为男性的2~3倍[2]。目前,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西医以提高人体免疫,延缓炎性反应的发生为主进行药物治疗,短期效果较乐观,但患者长时间大量服用会严重损害肝脏和肾脏。长蛇灸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细胞免疫和抑制体液免疫,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3]。本文旨在探究长蛇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RF、ESR、CRP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于2017年7月—2019年6月选取本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20~54岁,平均(32.14±5.21)岁;病程1~10 a,平均(3.21±1.09)a。观察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21~55岁,平均(32.27±5.13)岁;病程1~11 a,平均(3.41±1.25)a。2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近一周内未接受相关治疗者;(3)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1.3排除标准(1)对所用治疗药物过敏者;(2)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者或有精神障碍者;(3)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1.4诊断标准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4]:晨僵持续>1h/d,病程,腕、掌指、近指关节肿及对称性关节肿>6周;关节肿≥3个;有皮下结节;RF阳性(滴度>1:20)。

1.5方法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生产企业: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2674,规格:2.5 mg×16片)+叶酸片(生产厂家:上海信谊黄河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147,规格:5 mg×100片)进行治疗:甲氨蝶呤首次口服剂量常为5~7.5 mg,1次/周,如疗效好且可耐受,可每2~4周增加2.5 mg,最大剂量15~20 mg,每周1次。在用甲氨蝶呤后第3天联合叶酸口服,至少5 mg/周。配合普通针刺治疗:根据病情取局部患处穴位,对局部皮肤消毒。根据按腧穴深浅选取毫针,进针,配合捻转泻法行针,最后起针,用棉棒按压针孔防止出血。疗程为2个月。

观察组采用长蛇灸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取穴:脊柱(大椎~腰俞),在穴区常规消毒。脊柱涂抹条状姜汁,均匀撒上宽2~3 cm的线条状灸粉,后敷上铺有2 cm厚生姜泥的桑皮纸,将艾绒置于姜泥上,自腰俞、大椎、至阳端点燃艾让其自然烧灼。擦净姜泥及艾灰,于第2天刺破水泡,挤出液体,碘酒消毒,隔4天1次,治疗2个月。普通针刺同对照组。

1.6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RF、ESR、CRP水平;(2)疗效判定标准:痊愈: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完全消失,RF因子阴性(滴度<1∶10);显效: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基本消失,RF因子弱阴性;有效:肢体关节疼痛、肿胀有所改善,RF因子阳性;无效: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

1.7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RF、ESR、CRP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RF、ESR、CR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RF、ESR、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3讨论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及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数已高达3000万以上,如不给予适当治疗,会导致患者关节破坏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

甲氨蝶呤属于抗叶酸代谢产物,具有抑制白细胞的趋向性,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甲氨蝶呤最早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追溯到1951年,早期可控制病程的发展且疗效较好,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之一[6]。但甲氨蝶呤可致患者出现口腔炎、口唇溃疡等胃肠道反应,对肾脏也有损害,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及尿毒症等。叶酸既能减少甲氨蝶呤副作用,又能保持甲氨蝶呤疗效,从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有效率75%,可见甲氨蝶呤加叶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长蛇灸是目前灸疗中施灸范围最大、一次灸疗时间最长的灸法,适合于虚寒性的慢性疾病及亚健康的保健治疗,自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就有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报道,已引起针灸界的关注。本文表1结果显示长蛇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率高达95%,表明长蛇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RF是一种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可高达79.6%,是患者血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可用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ESR病理性升高与各种炎症有关,CRP的升高也是一种炎症的表现。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RF、ESR、CRP水平降低幅度更大,这表明长蛇灸能显著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RF、ESR、CRP水平,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综上,长蛇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降低患者RF、ESR、C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晓朦,金勇男,张冰,等.川草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益-风险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2):234-241.

[2]顾晓丹,赵东宝.外泌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8,22(1):64-66.

[3]张伟,陈明人,胡锦玉.长蛇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7):694-698.

[4]罗阳,冯菲,王惠,等.超声技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33(5):787-790.

[5]林昌松,李楠,姜玉宝,等.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5020-5023.

[6]罗东萍,刘秀梅,傅自力,等.他克莫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7,21(3):185-187.

(收稿日期:2019-11-27)

基金項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课题(2017A116)

作者简介:高洁(1986-),女,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推拿。

通信作者:李少峰,E-mail:gaojie0791@163.com

猜你喜欢

针灸疗法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温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运动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的控制作用研究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双藤痹痛凝胶对CIA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疗效观察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现状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方邦江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