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0-08-09吕楠楠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联系实际课前预习小学美术

吕楠楠

摘 要:美术在小学生的素质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形式丰富多彩、内容生动有趣的图片吸引着小学生的兴趣。美术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同时,美术是抽象的,有些时候无法用语言形象地表述,所以,应该怎样去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率成为广大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共同应对的话题。通过课前预习,联系实际,合理运用多媒体,对小学美术进行教学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前预习;联系实际;多媒体

小学是孩子们刚刚脱离幼儿园,开始正式学习知识的阶段,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是开发智力、增强思维能力的阶段,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过渡,那么,美术的学习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小学时期的孩子们并不懂得什么是学习,也不知该如何去学习,这个时期是他们好奇心旺盛的阶段,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所以说,美术课本的内容应该按照孩子们的喜好去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一、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预习在各科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通常会提前布置预习作业或者课前预习,而美术课也是如此,在预习的前提下,教学会更加有效地完成。那么怎样去预习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呢?首先,学生可以观察生活中有关的物品或者画面,让学生在心中形成一个画面感,可以更好地进行美术作品的完成。其次,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一定的有力工具,例如电脑、手机等智能化的信息工具,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并对这些视频或者介绍认真观看与欣赏,对老师下节课要讲述的美术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由于小学是各种思维形成的阶段,学生的感受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教师讲述作品的过程中,对于同一个作品会有不同的观点,在课堂上就会有激烈的讨论,会激发新的思想火花,而不是一味听取教师的讲解[1],单一的思想,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对小学美术的教学具有很大的作用,有很大的益处。

例如,在学习“有趣的勺子”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找出家里不同形状的勺子,并在此基础上查阅资料,勺子是什么金属物质组成的,是经过怎样的冶炼制成的。因为小学阶段对字的意思不是很明确,所以就要求学生家长的帮助,帮助他们理解所要求的内容。相信“预习”是每科学习中的关键,既可以减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负担,又可以帮助学生学到更多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新知识和更多的生活常识。

二、联系实际生活

欣赏生活中的作品既是改造主观也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活动,不仅可以欣赏世界名著或者世界各种遗址,也可以让学生挖掘身边的许多景和物。因为“‘美来源于生活”这句话确实不假,实际生活中的“美术作品”有千千万万,但都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寻找、去发现。对于现在的方式,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紧盯着书本上的内容知识,很容易忽略身边的事物,身边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2],所以就要求我们多出去走走,出去看看,发现更多的“美术作品”。

例如,在学习“校园合影”这一课中,可能很多学生第一反应是,校园这么大,选取什么最合适呢?是校园里的假山还是鱼池,是校园里的柳树还是教学楼,是校园里的篮球运动员还是足球运动员,这一切都得你仔细去分析。“合影”,首先它要求很多个景,不止一个,其次应该是一系列的景或者物。比如说你喜欢校园里的小假山,那么我认为你可以将“小鱼池”、各种树木和林荫小道等相配合,将它们联系起来,组成“校园合影”,当然,如果这些景可以同时放在画面里,就最好不过了。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

虽然说“美术作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对于一些不在自己身边的,比如世界遗址等学生还未来得及欣赏的,就需要教师在多媒体上去展示。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有很多,但是仍然需要合理运用,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运用多媒体和使用方法应该正确。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过度运用多媒体,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然后注意力不集中,无法集中学习,从而使得学生跟不上老师教学的节奏,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使用多媒体,不在黑板上写该注意的点或者重点知识,一节课结束以后,黑板上干干净净的也是不可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多媒体上的内容时,将重难點知识写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消化。

例如,在学习“提线纸偶”这一课时,“提线纸偶”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找一些视频来解释什么是“提线纸偶”以及“提线纸偶”如何操作,让多媒体视频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刺激学生在视觉、听觉上的感知能力,让他们在脑海里形成图像和图形的画面,加深学生对课堂上知识的印象。同时,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也可以结合动画、音乐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与教学知识的结合,通过不同的感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刺激,使得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四、总结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生动地讲解课本内容,还要求教师“创新”,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戴萍萍.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J]. 美术教育研究,2013(6):138.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联系实际课前预习小学美术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探究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