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体亦育德

2020-08-07王天毅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一体化立德树人德育

王天毅

摘 要:德育,立德树人的根基所在;体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立德树人功能,从中产生的德育价值,对学校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思考和实践、从教师关注、学生投入、学校引领等方面让德育融入体育,实现一体化,让“寓德于体”真正地落地生根。

关键词:德育;体育;一体化;立德树人

充满智慧的德育是教育的光源,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书面上,更应出现在实践中。在这样的呼吁下,体育教师面对校园里出现的德育问题,如何激发体育课堂的德育魅力需要关注和思考。

一、涸水困舟,小学体育育德现状分析

体育应德育而兴,德育因体育而行。但现阶段小学体育与德育融合的现状却像一湾干涸的河道,体育这叶扁舟被困其中难以畅行。

(一)灯下暗影,体育育德认识不深刻

由于近年来学生体质连续下降,学校体育开展方向主要倾向于想方设法提高学生体质,反而忽略了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的德育功能。不少教师更是对体育育德的认知和理解趋于模糊,甚至在课堂中完全没有体现。

(二)无的放矢,体育育德目标不清晰

体育教师在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时参考依据五花八門,缺乏明晰的德育目标体系。没有目标,教师和学生都无法系统、全面地认识体育德育的价值。

(三)形式单一,体育育德效果不明显

体育德育的渗透仅依靠体育课堂教学这一途径明显是不够的,加上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单一,体育育德无法有效开展。

二、引水浮舟,校园体育育德智慧思考

成尚荣先生说:“儿童的道德成长需要道德教育的智慧。”基于现状展开思考,寻找对策,疏通淤泥,引源灌溉,用智慧让体育之舟浮于水面,发挥功效。

(一)师有所长,教师重启体育德育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体育教师重新认识体育教学中德育目标渗透的重要性,让教师充分发掘体育学科的德育价值。教研活动时专项开展体育育德研讨内容,拓展体育课堂德育内容,做好整体设计,让德育融进体育之中。

(二)生有所属,德育让学生拥有表情

多元化的课堂设计,多样化的技能学习更有利于不同学生个体、不同年段整体的身心需求,让学生因运动走到一起,彼此交流,互相理解、鼓励和关心,让学生拥有校园主人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校有所导,德育校园文化引领

体育德育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架构,同时学校应建立体育德育一体化制度,建立体育教师德育发展规划,注重校园德育氛围的养成,打造特色项目,推动全校性体育德育活动,营造“体德一体”的学校生态。

三、顺水行舟,德育融入体育的践行掠影

【案例】“找公主”,找回正途

1.回放

低年级的一节体育课,有孩子向我哭诉,放在书桌上的一套文具被别人“偷”走了。面对扑朔迷离的事件,低年级学生缺少正确的判断,容易蜂拥群起,那么,教师更要保持理性,没有证据不能妄下定论。发生在体育课堂中,能否巧妙借助学科优势,寻觅事件的“始作俑者”?

2.跟进

我让学生保持安静,在整队的过程中观察每一名学生的面部神情变化,果不其然,学生小鑫的神情显得不是那么自然。

课中,我集合学生,告诉他们,今天要做一个名为“找公主”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1)选出一名公主,一名侍女,一名将军;

(2)侍女站在台上,公主隐匿在人群中且身份要向将军保密;

(3)游戏开始后,所有人统一动作从拍肩膀开始,公主的动作可以随时变化,所有平民不得看向公主。台上的侍女模仿人群中公主的动作,平民必须根据侍女动作的变化及时模仿来达到掩护公主的目的;站在一旁的将军就要抓住这变化的瞬间,发现人群中谁是第一个改变动作的公主身份。

这本是一个发展学生观察力的游戏,但在游戏开始前我说了这样一段话:“其实老师早就知道谁今天误拿了这套文具,因为有一个传说,误拿了别人东西的人反应会突然变慢,所以待会游戏中,我会仔细观察,哪位同学的动作不能及时模仿,就说明他的心里有鬼!”一听这话,学生纷纷咋舌,小鑫似乎也更显得紧张了。

游戏过程中,我故意安排小鑫站在公主的前方,原本就紧张的他为了“不被老师发现动作慢一拍”而怀疑,不得不屡次回头想率先观察公主的动作变化,即使犯规也在所不惜。

而那天下午回到办公室,我发现桌上不仅摆放着遗失的文具,还有这样一张纸条:对不起,我错了,再也不敢了,请您不要告诉他是我做的……

3.分析

在游戏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是完全沉浸在游戏带来的欢乐中的,而犯错学生反常的行为就更容易被教师捕捉。此外,游戏带来的乐趣也掩饰了他的异常,不易被其他低年段学生发现,这恰好也保护了犯错学生的隐私。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德育中发挥体育的作用,从学生心智入手,对学生倾注爱心,用爱和智慧滋润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重建健康、积极的心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今天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投入,学校引领,让德育融入体育,促进校园体育德育双发展,这不仅关乎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促进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根基。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最高目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张妙龄.德育从心灵开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3.

[3]卫虹光.中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的实践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一体化立德树人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