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亲校教,尊师家训

2020-08-07张小香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孝德尊师孝亲

张小香

摘 要: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代表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孝德教育是培养中华儿女要有知恩、感恩情感,是培养人要有善心、爱心和良心,是培养中华儿女孝亲、敬业与爱国的情怀。培养学生的孝德,要从小抓起,家庭、学校是摇篮,家校配合效果才好。

关键词:孝德;孝亲;尊师;家校配合

2019年4月,我校开展了《基于“孝德”校本课程培育小学生传统美德的行动研究》小课题研究。经过近八个月来开展的一系列培育活动,学生、教师、家长对孝德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都内化于心,付诸行动,校园、家庭都呈现出懂孝、行孝的良好面貌,同时提高了师生乃至家长的文明素质修养。本文从家校共同育孝德方面进行阐述,与同行共勉。

一、孝、孝德的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孝,《说文解字》曰:善事父母。从老,从子,子承老者。意则“儿子支撑,赡养老人”。又意为:孝,上行下效也。先祖行,子孙效也;圣人行,贤人君子效也。孝范围很广,内容涵盖丰富。《论语》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即不要违背礼仪。《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即对父母不仅要物质上赡养,还要在态度上恭敬。根据儒家思想,现代专家学者把“孝”如是分层次:把养父母身(健其体)当小孝,养父母心(舒畅快乐)当中孝,养父母志(遂其志)为大孝,养父母的慧(免其错)为致孝。同时,把孝亲当小孝,敬业当中孝,爱国当大孝。国家行政学院朱岚教授《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中对孝的内涵作出总结,她认为孝涉及道德品行的各个方面,包罗万象,所以,只把孝定位在善待父亲是不够的,应该推广为“泛孝论”。《孝经·开宗明义章》记载:“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即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有品德的教化都是由孝行派生出来的。正如孔子所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百善孝为先”,学生的品德形成有了孝德作为伦理底色,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美德的养成。

综上所述,孝德,即好品行。它包涵人的仁爱、信义、正直、勇敢、节操、聪慧、勤劳、刻苦、俭朴、善良、团结、互助、敬业、爱国等良好品行。

钱穆先生说:“《论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其,不但影响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还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情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强调继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教育部也多次发文强调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人格中小学生的培养。鉴于当前中小学生受家长的溺爱,不体谅、不尊重父母及他人的不孝道行为表现,将孝道融入小学生德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孝德教育与践行

如何开展孝德教育,如何才能使孝德教育更能内化于心与付诸行动,于中小学德育过程中方法与措施是多样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采用了家校配合方法,且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效果。

(一)孝亲教育主体

当父母的可不可以对儿女说:“我是你的爸爸妈妈,你要孝顺我。”说得出口吗?说不出口。儿子会说我为什么要孝顺你。谁来教效果好?第三者来教——学校教,老师教。教师依据《弟子规》《论语》《孝经》等古人著述的经典而教,依据民族精神,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与情感而教,教出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的孝亲、敬业、爱国的龙的传人。我们要如何开展孝亲教育?

1.教师达成共识。先由张校长与邹主任(德育主任)经过讨论的孝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培养的问题,确定孝德教育课题研究,然后在全体教师中提出广泛讨论,让全体教师达成共识,使得大家都积极投入孝德教育活动中。

2.孝行学习资料的搜集。组织相关实验教师搜集古今孝行经典读本、行孝美德故事,精选适合小学生学习与践行的内容。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孝经》《二十四孝》《劝孝文》等。以这些经典中节选一些章句编印成校本孝德教育小册子。

3.诵读与讲解。规定时间诵读孝行章句(每周利用星期二和星期四午读时间进行诵读);在每双周的班会课里由教师抽一些时间进行讲解。

4.孝文化经典诵读表演。每个星期一早上,利用升国旗时间,安排班级上台进行经典诵读表演(可以是学生个人,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集体);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的班际诵读经典表演。

5.利用有关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雷锋纪念日,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教师节等,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大小型的孝文化活动。或者全校开展孝章句诵读讲解、孝亲故事演讲比赛;或者师生共同制作书签,书法、摄影、习作比赛等,这些活动都围绕“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的主题开展。孝不仅仅是讲在口头,背在脑子里,更重视行动,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关爱同学、认真听课、完成作业等就是孝行表现;在家中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晨则省,昏则定”等《弟子规》里的有关规教就是孝行表现。

6.学科教学参透,要求各科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渗透孝道教育。

7.开展评选“善孝少年”活动。每个学期评选两次,期中和期末各一次,每个班根据评选标准,每次评选出3~5名。获得“善孝少年”称号的学生可获得奖状和奖牌,并在学校橱窗、宣传栏公布表彰。

8.校园环境感染。在校园墙壁、楼梯、走廊等适宜处设置孝行章句语牌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让他们记于脑,化于心。

(二)尊师教育家先行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自古老师的恩德与父母没两样。孝亲与尊师是相辅相成的,因而在孝德教育中尊师教育不能缺。

同样一个道理,老师对学生不好说:“我是你的老师,你要尊重我”,也说不出口。谁教?父母教。父母教,效果好,古代人就是父母教。父母怎么教?利用中華传统文化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事师之道,当如子弟之事父兄”“天地君亲师”“教三行:一日孝行,以亲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以及古今尊师范例来教,让学生认识老师的恩德与父母没两样。

父母如何对子女尊师教育?

1.召开家长会。同家长道明学校开展孝德教育研究,让家长对孝德教育意义有深层认识,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培训家长。学校负责搜集尊师爱友的古今经典语句语段以及尊师范例编制成小册子供家长参阅,同时做尊师专题讲座。育人先育己,要使家长教育子女尊师就先应让家长懂尊师。

3.学生汇报会。各班利用班会课时间,让学生代表汇报他们父母如何教育他们尊师的情况。

4.家长汇报会。学校一个学期召开一次会议,让家长汇报教育子女尊师的情况。家长代表发言,学校表彰,颁发“尊师教育优秀家长”。

三、孝德教育的发现

(一)校园尊师爱友呈新貌

自开展孝德教育行动研究以来,我们通过上述研究探讨,师生面貌焕然一新,教师从老说学生对自己的不礼貌、不尊重情绪中焕发出受学生尊重与礼貌招呼的笑靥。目前,全校学生见到老师都能主动地向老师鞠躬问好;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安静听课不扰乱课堂教学;生活中,同学之间形成了互助友爱的学习氛围。

教师本身也深受教育,教人先教己。在教育学生孝德过程中,教师获益于对古代孝文化和进一步学习,丰富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孝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检查对照自己的孝文化孝行为的缺失,促进了自己对父母老人孝的行为表现,促进了同事之间的和谐相处行为,促进了热爱教育事业心(中孝敬业),促进了爱国情怀(大孝爱国)。

(二)家庭孝亲尊老见笑脸

通过学校开展孝德教育,家长对学校此举跷拇指赞扬。如家长说,孩子原来在家总是娇与懒,现在学了孝文化,感觉突然长大了。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每天放学回家总想着帮父母做家务,学做菜煮饭,搞卫生,给父母、爷爷奶奶按肩和捶背。懂得“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懂得“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家长在汇报会上说学生在“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方面进步最大,还有在“出必告,反必面”“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等方面表现也比以前大大进步。所以家长给学校跷大拇指点赞,家长看到孩子们学孝道、懂孝德行孝为,脸上露出笑容,同时自己深受教育,也对自己父母孝顺有加,使孝德教育惠及各学生家庭各成员。

以往的尊师爱友、孝亲敬老教育,只是学校在唱独角戏,自己在学生中喊尊师(尊重自己),学生往往听而不闻,闻而不入,听而不行。孝亲敬老虽是学校教育为主,但缺乏家长的参与,学生回家后的行为方式没有反映出对父母的孝敬。往往不知道,因而效果也甚微。家校配合,孝亲学校教,尊师家长训,双方配合并且有计划地配合活动,才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两者缺一,都难于教好。因此,我们本学期的家校配合共同育孝德的研究探讨已取得了明显效果,我们将改善做得不太满意的方面,继续探究出更有效方法,把我们的孝德教育做好,争取更大成效并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土生.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J].中国德育,2013(2).

[2]朱嵐.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3.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孝德尊师孝亲
浓浓尊师意 深深感恩情——玉泉小学教师节主题活动
孝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教师节品味尊师联
何尊师之谜
试论王阳明的孝德观
名人尊师
中脉践行孝德
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
赡养孤老不为钱孝亲奉献整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