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德育活动中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

2020-08-07季小香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研究性问卷德育

季小香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正因为研究性学习没有既定的教材和模式,所以学习的活动空间是开放的,具有广泛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灵活性等,显示了重自主、重应用、重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等价值取向。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旨在彰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研究实践形式中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感悟,在合作中共进,在体验中不断成长,是提高德育实效的一个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本文将以小学德育活动中的“邓廷桢研究性学习”为例,浅谈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

一、研究性学习的背景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精神是国家领导人一直推崇和倡导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少年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理所应当以英雄为榜样,弘英雄之正气。在我校开展一系列的德育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班学生以民族英雄邓廷桢为对象,开展“邓廷桢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1.收集资料,归类整理。将与邓廷桢相关的纸质、电子文献、图片影音等资料整理归类,形成目录。

2.学习资料,个性生成。深入了解邓廷桢的生平主要事迹、人物品质等,以思维导图等方式来呈现学习成果。

3.整理作品,研究诵读。整理邓廷桢书法诗词作品,重点学习、吟诵反映其爱国主义精神的诗词。

4.设计问卷,调查反馈。设计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邓廷桢的知晓程度,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5.寻访墓地,瞻仰纪念。路线考察后开展实地瞻仰活动,并且根据网络提供的线索及利用身边家长资源,寻访邓廷桢后人。

6.现场汇报。PPT呈现研究成果,各研究小组推选代表参加现场汇报,邀请邓廷桢后人来到现场参加活动。

7.整理与总结。归类整理此次研究性学习的所有电子、实物资料,总结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和收获,并推广经验。

三、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

英语里有这样一句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这句格言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传授型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方式和结果上的显著差异。在小学德育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意义与核心价值不仅仅是主体参与和知识建构,更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社交技能等方面和谐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初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唤醒潜能,促进自由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升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研究性学习没有教材,没有大纲,但是学生关注到了家长职业和图书馆等有利资源,拓宽了学习渠道。随着资源日益增多,学生对于邓廷桢的认知和理解开始从书本典籍、文献资料走向校外研究实践行动。他们不仅用制作个性化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学习资料的成果,还列出了“绘制邓廷桢人生轨迹地图”“调查问卷”“实地瞻仰”“寻访后人”等活动计划,也能够结合整理出的文献资料和现实生活等,分析校外研究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这是以往在课堂中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解所无法达到的。这些研究方向凝聚了学生的思考,每个研究过程都是学生创新意识的集中体现,而研究开展的过程也是他们创新思维的有效发散,更是他们创造能力逐步提升的载体与催化剂。

(二)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新事物的科学精神

以往的集体活动中,往往出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被动学习状况。而研究性学习赋予全体学生远比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机会和权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或特长的研究性课题,并在课题小组中承担一部分研究任务。

例如,对历史地理感兴趣的孩子对邓廷桢历任官职名称进行了梳理,还深入研究了介绍古代官职的书籍;

为了便于其他同学理解和记忆,他们想到了打印一份较大的清代地图,将邓廷桢的年龄、为官地点、官职、主要事迹等用记号笔一一标注,用箭头连接使之形成路线图,人生轨迹一目了然。喜欢绘画的孩子在绘制邓廷桢墓地导航地图时,他们学习了地图上的常用标志,在实际操作时更注意掌握一定的绘图比例,使地图更加具有准确性、科学性。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探索。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不仅获得了新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新事物的科学精神,提高了研究能力。

(三)着眼合作,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现代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许多问题不是仅靠个人的能力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收集信息、寻找答案。

例如,在调查问卷小组的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在设计问卷时会因为认知有限而使问卷格式不规范,这时就需要他经过独立探究来解决;当设计问卷问题时,发现自己经过思考尚不足以使命题具有针对性和价值, 就需要虚心寻求他人的帮助;当被求助者也不能解答该问题时,就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探究、齐心协力地解决问题,确保最后呈现的调查问卷具有科学性、完整性、指向性。

小学德育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小组合作中他们习得团体规范、形成社会交往技能,建立起一种友爱、合作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认知、情感、态度与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四)反思改变,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杜威曾说:“教育即生长。”小学德育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将植根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把目标指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学生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实践,反思着生活、改变着生活、提升着生活的意义。

在实地瞻仰邓廷桢墓地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邓廷桢墓是文物局保护单位,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是这里不仅墓地年久失修,而且百度导航地图还将地址“邓廷桢墓”误写成“邓延桢墓”。因此他们向文物主管部门提出增设墓地指示牌和修缮墓地的建议,得到了对方的回应和承诺;与此同时,他们向百度地图方进行人名报错,百度地图后台也根据他们的报错及时修正邓廷桢名字;在不懈的寻访中,他们成功地找到了邓廷桢的后代,并且如愿邀请他们到活动现场汇报发言;汇报时得知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来到了现场,他们又现场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定期组织学生去该爱国教育基地开展活动的建议。

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评价的标准也不是判断学生学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评价学生审视问题的视角,认识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终身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化成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走进学生个体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大课堂,寓德育于各项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获取亲身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未知世界,获得新的认识和体验,同时也为德育注入了新的機制和新的活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逐步达到道德升华,从而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也为目前学校开展的德育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但如何借助研究性学习因势利导,努力开展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这仍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研究性问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问卷网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